一、以科别命名

以科别命名的医书明确易懂,如明·薛己《内科摘要》、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清·沈金鳌《妇科玉尺》、清·芝屿樵客《儿科醒》、清·钱秀昌《伤科补要》。有些虽未名什么科,也不难看出科别,如清·吴谦等《正骨心法要旨》、清·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等。但是,由于历史年代的不同,中医的分科与名称既不统一,命名也不可能一致,学科和现代医学也完全不同。

(一)内科

古代医籍,极少以内科名书。在春秋战国时代,如《周礼·天官》记载有“疾医”。疾医大体上相当后世的大方脉科,包括了现代的内科。后世医学虽没有以疾医名科者,但常以“病”字名书,如明·张昶《百病问对辨疑》、清·沈郎仲《病机汇论》。古疾、病同义,百病即百疾,病机即疾机,不过习惯上不称百疾、疾机而已。

唐代有“体疗”一科。体谓形体,体疗不是现代体育疗法的简称,大略相当于内科。宋元以后称“大方脉”科,它是相对于“小方脉”即儿科而说的。大人即成人,它包括了成人男女杂病,但不包括妇产科。古有大方脉科,但都不用大方脉名书。唯有省去“大”字,以“方脉”名书者,如宋·刘开《方脉举要》、清·贺大文《方脉指迷》等。严格说来,中医很少有完全符合现代“内科”这一概念的著作。

历代医家,凡是不专门从事或擅长某一专科的,如妇产、婴儿、骨伤、疮疡、眼目、咽喉等科,都称作大方脉医家。因而,他们的著作除内科以外,也包括了成人属于其他科的一些疾病,只是内科的比重较大、论述的较详。这种现象与学风,具有很久的历史根源,同时也与中医的理论体系有关。张仲景曾著有《伤寒杂病论》,原书早佚,今传者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论》。《金匮》就包括了内、外、妇、产等各科疾病。被誉为医圣的张仲景,自然是后世医家效法的榜样。再者,中医理论不把某科疾病看成是局部问题,都和整体有关,所谓万病一理,以一贯之,这也是很少单论内科的原因之一。

不称内科或很少以内科命名著作,那么都叫什么名字?这类书命名比较复杂。

第一,仲景既称“杂病论”,所以很多以杂病名书。如明·刘纯《杂病治例》、清·吴谦等《杂病心法要诀》、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杂病亦称杂证,如明·张介宾《杂证谟》、清·汪蕴谷《杂症会心录》、清·程杏轩《杂证汇参》。就是说凡名杂病、杂证,以及医学、百病、方脉、病机等的医书,多是属大方脉的内容。

第二,凡是仅名症、证的,而不题妇、儿、胎、产、外、伤、眼、喉等等专科名称的,多半属大方脉科。如託名朱震亨撰的《脉因证治》、清·秦昌遇《症因脉治》、清·刘默《证治百问》、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清·林佩琴《类证治裁》、清·陈士铎《辨证奇闻》等。

第三,不属以上名称,这要通过考察,除外一些专科典故名称(下面谈到),或者通过目录提要来了解。总的说来,内科或者说以内科为主的这类著作,命名比较复杂,须注意。

(二)外科 有以外科名书者,自然不难区别,如宋·陈自明《外科精要》、元·齐德之《外科精义》、明·申斗垣《外科启玄》等。但也有不少不以外科名书者。《周礼·天官》有“疡医”,故后世外科亦称疡科、疮疡科,用以名书的,如伪托宋·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明·陈文治《疡科选粹》、清·顾世澄《疡医大全》等。在北宋以前,疡科也包括金创、金疡(亦称伤折、金疮),后世称为伤科。

伤科很古老,《汉书·艺文志》就有《金创瘛疭方》(今佚)。唐·蔺道人著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元明以来伤科更为发展,亦称伤科为正体科、正骨科,如明·薛己《正体类要》、清·吴谦《正骨心法要诀》。

也有的外科文献,既不以外科疮疡名书,也不以伤科、正体、正骨名书,如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清·陈士铎《洞天奥旨》、清·黄廷爵《青囊全集秘旨》、清·马培之《医略存真》、清·陈乐山《养生镜》、清·佚名《华祖灰馀集》等。

(三)妇科

先秦称“带下医”,唐代包括在“体疗”以內,宋以后包括在大方脉科之中,但将产科分出。唐以前虽无以妇科、产科名书者,但实际上已形成专科。如《后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卫汛《妇人胎藏经》,《隋书·经籍志》有《黄帝素问女经》、《黄帝养胎经》(以上均亡)。唐代有咎殷《产宝》存世。古妇科文献大都包括产科内容。产科名书者有宋·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集》、清·杨恢基《产科秘书》、清·汪喆《产科心法》等。产科常称产孕、产育、胎产等,如清·张曜孙《产孕集》、宋·李师圣《产育宝庆集》、托名元·朱震亨《胎产秘书》、清·阎纯玺《胎产心法》等。妇科亦称女科,如宋·郑春敷《女科济阴要语万金方》、宋·薛古愚《女科万金方》、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明·王肯堂《女科证治准绳》、清·傅青主《女科》、清·竹林寺僧《竹林女科》等。

在旧社会受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支配,对于不孕不育非常重视,因而出现不少专著,几成专科,常以广嗣、种子、求嗣、育子等名书。如明·俞桥《广嗣要语》、明·万全《广嗣纪要》、明·洪基《种子秘剖》、清·永福《求嗣指源》、清·赵东郎《神效育子方》等。在妇科、内科书中也时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往往只侧重女方或男方一方,而这类广嗣专著,多对男女双方全面论述。

(四)儿科

古称少小、颅囟、婴孺,《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师巫颅囟经》、《卫汛颅囟经》、齐·徐叔嚮《疗少小百病方》,《新唐书·艺文志》有孙会《婴孺方》(并亡)。后世常称小儿科、儿科、幼科、婴童科,因为小儿不会说话,亦称哑科。如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宋·佚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明·万全《幼科发挥》、明·秦昌遇《幼科折衷》、明·鲁伯嗣《婴童百问》、明·薛铠《保婴撮要》等。以哑科名书的较少,如清·叶其蓁《哑科指掌》(亦名《幼科指掌》)。

(五)五官科

中医没有五官科这一名称。唐代有“耳目口齿”一科,相当现代的五官科,惜无专著传世。如《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邵英俊《口齿论》,《宋史·艺文志》有《广陵正师口齿论》、《咽喉口齿方论》等,今皆亡。现存最早的专著有明·薛己《口齿类要》。而咽喉科专著就比较多了,如宋·佚名《咽喉脉证通论》、清·尤乘《尤氏喉科》、清·张宗良《喉科指掌》、清·朱翔宇《喉科紫珍集》、清·金德鑑《喉科枕秘》等。中医没有鼻科专著。

(六)眼科

唐以来眼科即成专门学科,唐有《龙树菩萨眼论》,明清以后,眼科书较多,如明·袁学渊《眼科七十二证全书》、明·邓苑《一草亭眼科全书》、清·王子固《眼科百问》等。眼科亦称目科,如清·黄庭镜《目经大成》(清·邓学礼窃名《目科正宗》)、清·刘松岩《目科捷径》等。

(七)针灸科

此科相当古老,古有《针经》,晋·皇甫谧著有《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此科文献,多是针法、灸法合著,如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明·徐凤《针灸大全》、明·高武《针灸聚英》、明·杨继洲《针灸大成》、清·李学川《针灸逢源》、清·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等。但也有专论灸法的,如宋·闻人耆年《备急灸法》、元·窦桂芳辑刊《黄帝明堂灸经》、西方子《西方子明堂灸经》、清·金冶田《灸法秘传》等。

唐代有“角法”一科,相当今天的拔罐。角法一科,久已失传,有关拔罐疗法的文献,向无专著。现代才有这方面的普及专书。

还有专论经穴定位、流注的图书。如元·滑寿《十四经发挥》、明·夏英《灵枢经脉翼》、明·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明·张三钖《经络考》、清·陈惠畴《经络图考》等。

(八)伤寒科

古之伤寒,大抵包括了各种外感急性热病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相应杂病。古以伤寒为大病,且张仲景著有《伤寒论》,成为医家必读之经典。历代医家研究注解《伤寒论》者不下数百家,伤寒一证俨然形成一家之学,蔚为专科。这类文献大都以“伤寒”名书,不难识别。但也有不以伤寒名书者,如宋·朱肱《南阳活人书》、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清·喻昌《尚论篇》、清·吴人驹《医宗承启》、清·庞润田《证治集解》等。

(九)温疫科

这是明清以来发展形成的一个学科。关于温和瘟的涵义是否有所区别,学术界还有一些争议,我们这里姑且不谈。我们从文献上把温病、瘟疫做为一个门类,它包括了一些急性热病、杂病、传染病。这类医籍的命名也比较复杂。有以下各名:

瘟疫:如明·吴有性《瘟疫论》、清·戴天章《广瘟疫论》、清·熊立品《瘟疫传证汇编》。也有单以瘟或疫名书者,如清·刘奎《松峰说疫》、清·李炳《辨疫琐言》、清·余德壎《疫证集说》及清·隋霖《瘟证羊毛论》、清·曹华峰《治瘟提要速效合编》等。

温病:如清·叶桂《温热论》、清·陈平伯《温热病指南集》、清·王士雄《温热经纬》、清·柳宝诒《温热逢源》等。亦多有单以温病名书者,如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清·周魁《温证指归》、清·汝琴舫《治温阐要》、清·石寿棠《温病合编》等。

时病:四时不正之气,感而生病,古亦称时行、天行、时令病等,故有以此名书者。如清·邵登瀛《四时病机》、清·雷丰《时病论》等。

感症:因这类都属外感疾病,故称感症,如清·董废翁《西塘感症》、清·周岩《六气感症要义》、清·高憩云《六气感症》等。

伏邪:也称伏气,这是根据寒邪“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气藏于肌膚,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的医学思想而来。如清·叶霖《伏气解》、清·刘吉人《伏邪新书》、清・田宗汉《医寄伏阴论》等。

痧胀:痧胀亦称痧症、疫痧,它也属于瘟疫范畴,但与温病理法不同。清初以来,出现不少专著,如清·郭志邃《痧胀玉衡》、清·沈金鳌《痧症燃犀照》、清·胡凤昌《痧症度针》、清·王凯《痧症全书》(本名《晰微补化全书》)、清·陈耕道《疫痧草》等。

(十)推拿科

隋唐即有按摩一科,原本包括成人与小儿。然自明清以来,小儿按摩崛起,蔚然成科。而成人按摩习称导引,附于养生一科。小儿按摩多称推拿,如明·龚云林《小儿推拿秘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清·陈世凯《小儿推拿广意》、清·骆如龙《推拿秘书》、清·张振鋆《厘正按摩要术》等。

(十)养生科

养生科是中医古老而丰富的一个学科。本科命名繁杂、且多载于子部杂家与道书之中。其命名有以下几类:

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尊生、厚生、卫生、颐生。如宋·周守忠《养生类纂》、清·孟曰寅《养生揽要》、元·邱处机《摄生消息论》、明·胡文焕《摄生集览》、明·高濂等《尊生八笺》、清·张映汉《尊生导养编》、明·周臣《厚生训纂》、明·周履靖《唐宋卫生歌》、清·潘霨《卫生要术》、清·淡然居士《卫生杂录》、明·李中梓《颐生微论》(此书兼论医)、刘词《混俗颐生录》等。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健康长寿,因此这类书还常用延寿、延命、延龄、益龄、修龄等名书。如宋·愚谷老人《延寿第一绅言》、元·李鹏飞《三元延寿参赞书》、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清·黄凯钧《一览延龄》、清·罗福至《延龄纂要》、明·周履靖《益龄单》、明·冷谦《修龄要旨》等。

导引:亦称宣导、按摩(此与小儿推拿不同),如逍遥子《导引诀》、明·聂尚恒《导引法》、清·廖平辑《巢氏宣导法》、《道藏》佚名《按摩经》。按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载“按摩法”并多为导引内容。

行气:古又称服气、食气、调气、练气、胎息、龙虎、谷神、内丹等等名目繁多,今并称气功。如战国《行气玉铭》、延陵先生《新旧服气经》、京里先生《神仙食炁金匮妙录》、佚名《太清调气经》、题孙思邈《存神练气铭》、佚名《胎息经》、佚名《龙虎经》、宋·赵大信《谷神赋》、元·林辕《谷神篇》、陈先生《内丹诀》等。

(十二)食疗科

《周礼·天官》有“食医”,食医亦即食疗。食疗又称食治、食养、食鉴、食宪等。如唐·孟詵《食疗本草》、唐·咎殷《食医心鑑》、清·尤乘《食治秘方》、清·费伯雄《食养疗法》、清·柴裔《食鉴本草》、清·朱彝尊《食宪鸿秘》等。亦有以饮膳、饮食、饮馔、食物名书者,如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元·賈铭《饮食须知》、明·鐘惺《饮馔服食谱》、明·卢和《食物本草》等。

(十三)中医基础

中医基础各科文献命名,和现代亦大不相同,且专科并无明确分化。古之解剖称骨度、析骨、人身、人体、内景、内照、人镜等。如佚名《骨度与内景图》、明·宁一玉《析骨分经》、清·周振武《人身通考》、明·王思义《身体图绘》、唐·胡愔《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题华佗《玄门脉诀内照图》、明·钱雷《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等。上述解剖类书,时亦涉及部分生理。

(十四)本草

本草文献,多明确易知,不再详举。

除上述外,中医还有太素脉科、房中科、祝由科,今已不用或少用,不予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