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温痉
病证名。小儿痉病之一。感受风温之邪所致的痉证。《温病条辨·解儿难》:“风温咳嗽致痉者,用桑菊饮。”如伴有神昏谵语者,兼用芳香开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
风温嗽
病证名。风温之邪袭肺所致的咳嗽。《类证治裁·咳嗽》:“风温嗽,风温上侵,头胀咽痛,呛咳失音。”治宜清轻凉解。用桑叶、象贝、连翘、薄荷、杏仁、沙参、桔梗、甘草等药。
风弦赤烂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乃目睥沿赤烂垢腻也,盖血虚液少不能滋养睥肉,以致湿热滞于睥络,常时赤烂。如是者,非若迎风因邪乘虚之比,久而不治,则拳毛倒入,损甚则赤烂湿垢而拳毛皆坏。”治宜清热除湿。用除湿汤加减。参见眼弦赤烂条。
风痫
病证名。出《脉经》。
①痫的一种。《圣济总录》卷十五:“风痫病者,由心气不足,胸中蓄热,而又风邪乘之。病间作也。其候多惊,目瞳子大,手足颤掉,梦中叫呼,身热瘈疭,摇头噤,多吐涎沫,无所觉知是也。”选用茯神汤、钩藤丸等方。参见痫条。
②小儿痫证之一。《千金要方》卷五:“初得之时,先屈指如数,乃发作者,此风痫也。”选用《小儿药证直诀》消风丸(胆星、羌活、独活、人参、防风、天麻、川芎、荆芥、细辛)、利惊丸(天竺黄、青黛、轻粉、牵牛)等方。
③外感风邪而致的抽搐。《幼科证治准绳》:“风痫,因将养失度,血气不和,或厚衣汗出,腠理开舒,风邪因入之,其病在肝,肝主风。验其证:目青、面红、发搐。”
④手足偏废如瘫痪之证。见《奇效良方》卷六十四:“风痫为病,废手足,或一手一足,或两手两足,如瘫不随,或睫眼,或睫口,或口牵引颊车。”多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
风消
病名。
①燥火所致消渴。见《症因脉治》卷三“燥火三消之症,即风消也。”详燥火三消条。
②心脾受病,精血虚少,形体日益消削的病证。出《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多因思虑不遂,心神耗散引起。证见肢体酸痛,四肢无力,日渐发热,肌肉消瘦,胸膈烦闷,经闭不行等。治宜调养心脾,益气养血,用黄芪羌活饮、人参荆芥汤、逍遥散、归脾汤、乌骨鸡丸等方。
风泄
病证名。又称风泻。《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医学入门》卷四论风泻,为四季脾受风湿,亦名飧泻。春用古苍防汤、苍芍汤,夏用二香散,秋用神术散,冬用不换金正气散,微汗之。稍久者三白汤、曲芎丸。带血虚者胃风汤。可见于肠胃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风泻
病证名。又称风泄。见《医学入门》卷四。详风泄条。
风心痛
病证名。风邪入肝乘心,或风冷入乘心络而致心痛。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医学入门》卷五:“风因肝邪乘心,痛则两胁引小腹阴股。桂枝汤加附子。”《张氏医通·诸痛门》:“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府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差。”方用乌头丸等。
风虚腰痛
病证名。因肾虚而风冷侵聋所致腰痛。《金匮翼·腰背》:“风虚腰痛者,肾虚而风冷乘之也。其尺脉虚浮,而痛多抽掣,或拘急且酸,而上连脊背。”治宜益肾祛风,用独活寄生汤、甘豆汤等方。
风癣
病名。诸癣证之一,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多因恶风冷气,客于肤肌,搏于气血而成。巢氏谓:“癣病之状,皮肉隐疹,如钱文(古钱币圆形),渐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里生虫,搔之有汁。”“抓搔顽痹,不知痛痒。”内治可用舒肝熄风止痒之剂。外擦可选用土槿皮酊,或癣药水。相当于体癣。
风眩
①病名。因风邪、风痰所致的眩晕。见《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又称风头眩。详见风寒眩晕、风热眩运、风痰眩晕条。
②癫痫的别称。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大人曰癫,小儿则为痫。”
风血痹
病名。即血痹。《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夫风血痹者,由体虚之人,阴邪入于血经故也。若阴邪入于血经而为痹,故为风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皆由优乐之人,骨弱肌肤充盛,因疲劳汗出,肤腠易开,为风邪所致故也。诊其脉自微而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者,为风血痹也。”
风牙
病名。即风牙痛。指牙痛由风引起者。《医学入门》卷七:“玉池润而风牙自逸。”原注:“玉池散,……治风蛀牙痛。”治疗参见牙痛条。
风牙痛
病名。指牙痛之因于风者。风为百病之长。多与寒、湿、火等邪共同为患,因此,在临床上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参见牙痛条。
风岩
经外穴名。出《山东医刊》。在后发际中点与耳垂下缘连线中点前方0.5寸处。主治癫狂,脏躁,头痛,及神经衰弱,癔病等。直刺1-1.5寸。
风沿烂眼
病名。又名眼弦赤烂生虫、风沿烂。《证治准绳·杂病》:“……风沿眼系上,膈有积热,自饮食中挟怒气而成。顽痰痞塞,浊气不降,清气不上升,由是火益炽而水益降,积而久也。眼沿因脓渍而肿,于中生细小虫丝,遂年久不愈而多痒者是也”。属今之睑缘炎。治宜疏风清热,理气祛痰,用三黄汤加减。参见眼弦赤烂条。
风眼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
①《银海精微》指出:“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
②《诸病源候论》认为:“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治宜祛风止痒,方用银翘散加减。
风痒
证名。《诸病源候论·风痒候》:“虚则邪气往来,故肉痒也。”多由卫虚风袭,皮肤郁热生风作痒。治宜清热、疏风、凉血,用消风散、胡麻散等方加减。
风腰痛
病证名。因风邪伤于肾经所致腰痛。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十三。又称伤风腰痛。证见腰痛如掣,或左或右,痛无定处,或连肩背,或牵引两足,或见寒热,脉浮。治宜祛风通络活血,用独活寄生汤、五积散、小续命汤等方。有风寒腰痛、风热腰痛、风湿腰痛数种,各详该条。
风癔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即风懿,详该条。
风懿
病名。一作风癔。风中脏腑,证见猝然昏倒,不知人事,伴见舌强不能言,喉中窒塞感,甚则噫噫有声。《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风懿者,奄忽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舌强不能言,病在脏腑。”《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风懿,亦名风癔,其病亦在脏腑间,由痰水制火,闭塞心窍,故猝然昏倒,舌强不言,喉中窒塞,噫噫有声是也。但此症有汗身软者可治,无汗身直者不易治。”“风懿病有由于热者,则以痰火郁积而然,非清火不可,宜牛黄清心丸;有由于虚者,则以元弱痰横之故,非化痰不可,宜导痰汤。”
风淫
病因学名词。风气太过,成为致病的邪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风引斜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风牵斜。详该条。
风瘾
出《麻证新书》。即隐瘄。详该条。
风壅头痛
病证名。风热壅盛所致头痛。见《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证见头痛、头目昏眩。治宜祛风清热,用羌活汤、芎芷汤等方。参见头痛条。
风郁
病名。郁证之一。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因风邪侵袭,郁而不散所致。证见头痛目胀,项背拘急,鼻塞身重,皮膜顽麻,瘾疹瘙痒,或恶寒壮热。治宜疏散风邪,用消风散、神术散等方,或麻黄、桂枝、柴胡、升麻、紫苏、细辛、防风、荆芥、薄荷、生姜之类。
风晕
病证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风晕,伤风眩晕,恶风自汗,或素有头风而发作。宜川芎散、芎散。”
风燥
病因学术语。指风和燥相结合,多感于秋燥时令。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唇燥,咽干,干咳,胸胁痛,皮肤干涩,舌苔白薄而干,脉浮涩等。治宜润燥清肺为主,兼以疏风。
风疹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又名风痧。是一种较轻的出疹性传染病。多见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流行于冬春季节。症见疹点细小淡红,出没较快,退后无落屑及疹痕,状如痧子。多由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或加味消毒饮。
风中府
即中腑。见《普济本事方》卷一。详中腑条。
风中泣下
病证名。《儒门事亲》卷四:“风冲泣下者,俗呼风冷泪是也。”指眼遇风流泪,且泪下无热感。本病多由肝肾两虚、精血亏耗所致。治宜补益肝肾,方用菊睛丸加减。参见迎风冷泪条。
风中血脉
即中血脉。《张氏医通·中风门》:“口颊僻,乃风中血脉也。”
风肿
病名。
①肿病之一。出《灵枢·五变》。又名痛风肿、痛风身肿。《丹溪心法·水肿》:“风肿者,皮粗,麻木不仁,走注疼痛。”《医学入门·水肿》:“风肿,即痛风肿者,肿面多风热,肿脚多风湿,关脉浮洪弦者,风热湿三气郁而为肿。因脾土不足,木火太盛,胃中纯是风气,所以清气不升,腹作(月真)胀;浊气不降,大便闭涩。外症走注疼痛,面皮粗,麻木不仁。先服三和散,次服小续命汤,大便闭去附子,加槟榔、牵牛,日久者,金丹,风从汗散故也。虚弱不敢汗者,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苍术、防风。汗多者,防己黄芪汤。”《证治汇补·水肿章》:“风肿走注疼痛,皮粗麻木,即痛风身肿是也。”
②外科病证之一。《诸病源候论·风肿候》:“凡人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或着头项。”病久不瘥,则气结盛生热,化为脓血,并皆烂败。”
风注
病名。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风注候》:“风注之状,皮肤游易往来,痛无常处是也。由体虚受风邪,邪气客于荣卫,随气行游,故谓风注。”治用汤熨、针石、导引等法,或服白术散等方。
风疰
病名。出《经效产宝》卷中产后中风方论第二十三:“产后中风,腰背强直,时时反张,名风疰。”多因产伤动血气,复起早劳动,气虚而风邪乘之,不宜当真中风治,可用华佗愈风散(荆芥穗一味,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以鼻饲投药)。即风注,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六,详该条。
封藏
封闭储藏。《素问·五常政大论》:“流衍之纪,是谓封藏,寒司物化,天地严凝。”指岁运太过则天地闭而万物藏。
封藏失职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肾贮藏精气及司大小便的功能失调的病机。主要证候有遗精、滑精、早泄、小便失禁、夜尿频多、黎明泄泻等。治宜固肾涩精。
封藏之本
人体器官名。意指封闭储藏的根本。即肾。《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有储藏五脏六腑之精,供身体生长发育的机能,宜固密不宜耗泄,故称。
封固
气功内丹术术语。《慧命经》:“封固者,温养之义。停息而非闭息,乃用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耳,随后火逼金行,待其有行动之机,则周天武火,自此起运也。”即封炉。见该条。
封金匮
导引术语与功法名。金匮喻男子精室,谓防止梦遗滑精。又有具体功法:入睡前用左、右两手交替揉摩脐部与胁肋,并摇摆身躯。《修龄要旨·导引歌诀》:“梦失封金匮……寤寐时,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两肋。摇摆七次。屈足侧卧。”
封君达
汉魏间道士。通晓医术及养生。常骑青年,故号青牛道士。陇西(今甘肃陇西)人。遇病多以药物施治,每获良效。
封炉
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封固。丹药采取之后,当送归丹田封固温养,谓之封炉。为炼精化气四要诀之一。方法为归精气于丹田而以意守之。《道乡集》:“封炉者,即归土釜,恐其走失,以意而守,以目而照,先存后忘,合乎自然,即封炉之要诀也。”参见产药、采药条。
封脐艾
灸法的一种。《瑞竹堂经验方》:“封脐艾:治腰膝痛,脐腹冷痛;老人、弱人、妇人、小儿泄泻,又宜用之。每日熨烙为效。海艾、蛇床子各一两,木鳖子二对(生用,带壳用),右为细末,与艾叶三味相和匀。作一纸圈,于内可以容熨斗,将药可用绵包裹定,安在纸圈内,放在脐上,用熨斗熨之。”
封眼法
眼科金针开内障术后覆盖患眼的方法。现已不用。
封腰
推拿方法名。用两手拇指和中指端分别在两侧腰三角处,徐徐用力按压。常用于急、慢性腰痛等症。
《疯门全书》
麻风专着。二卷。清·萧晓亭撰。刊于1796年。书中征引历代有关文献,论述了麻风病的病源、症状、36种类型的麻风病辨证论治,以及麻风病的各种疗法。现有清刻本。本书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1949年后有排印本。
疯犬咬伤
病名。见《卫生易简方》。即狂犬啮人。详见该条。
肺胀嗽
病名。证见咳嗽,喘急气粗。日久可致肺痈肺痿。《证治汇补·咳嗽章》:“肺胀嗽者,喘急气粗,或左或右,则眠不得,有嗽久而成肺痈肺痿者,必云门中府引痛,咯吐脓血,腥秽异常。”《松崖医径·咳嗽》:“肺胀嗽,用桔梗香薷汤。”参见肺胀条。
肺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肺蒸,鼻干。”详见二十三蒸条。
肺志忧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忧虑为肺之志。过度忧虑易损伤肺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肺……在志为忧,忧伤肺。”王冰注:“忧,深虑也。虽志为忧,过则损也。”
肺中风
病名。风邪中于肺经所致的病证。又名肺脏中风。证见口燥、胸满、气喘、身运不能自主、昏冒、汗出、肿胀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肺中风 ,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参见肺脏中风条。
肺中寒证
病证名。肺受寒邪所致的病证。证见痰多、气短、恶寒、咳嗽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肺中寒,吐浊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肺中寒之状,喜吐浊涎,气短,不能报息,洒洒而寒,吸吸而咳。”治宜温肺散寒,用华盖汤、温肺散等方。
肺主鼻
生理学名词。指肺司呼吸,开窍于鼻,鼻为肺之官,其通气及嗅觉功能须赖肺气调和。《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主鼻。”
肺主皮毛
生理学名词。肺主气。《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肺合皮毛,肺之精气具有润泽皮毛,固护肌表的作用。肺主宣发,司腠理的开合,皮毛上汗孔散气和排泄汗液亦由肺调节,故称肺主皮毛。《素问·痿论》:“肺主身之皮毛。”
肺主气
生理学名词。系肺的一种主要功能。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之器官,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完成吐故纳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也,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又主一身之气。营卫之气、宗气、元气的生成与盛衰,均与肺有密切关系。肺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有调节作用。《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医学实在易》:“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
肺主声
生理学名词。指肺气鼓动声带而发声。肺气足则声音洪亮,肺气虚则声音低微。肺气壅塞,声音嘶哑,为金实不鸣;肺气大伤,声音嘶哑,为金破不鸣。《难经·四十难》:“肺主声。”虞庶注:“肺,金也。金击之有声,故五音皆出于肺也。”
肺主肃降
生理学名词。肃降,清肃下降。肺位居上,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又主一身之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故宜清宜降。肺气肃降,则呼吸正常,水道通调;肺失肃降,则气逆喘促,或小便不利。
肺主通调水道
生理学术语。指肺的生理功能之一。肺为水上之源,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风气肿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指小儿肿满,因皮肤受风,风搏于气而致虚肿如吹者。参见小儿肿满条。
风牵出睑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风牵睑出
病名。系指眼睑外翻,睥翻转贴在外睑之上,如舌舐唇之状,眼部干涩,睑不能闭合,甚至黑睛生翳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风牵出睑、睥翻粘睑、皮翻粘睑、皮翻症、残风、地倾。本病相当于今之睑外翻。其病因,多由胃经积热、肝风内盛致使风痰湿热瘀滞睑络而成。此外,胞睑疮疡结瘢或外伤也可导致本病。治宜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散瘀,方用排风散加减。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疗法。
风牵僻
病证名。见清·亡名氏《眼科易知》。即风牵斜。详该条。
风牵偏外障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
风牵斜
病证名。系指全身或颜面局部疾病所致口眼斜的病证。见《银海精微》。亦名风引斜、风牵僻、风牵偏外障、口眼斜外障、唇睑相邀。多由风、痰、湿等病因引发。《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睛珠自然欹侧,而腮唇亦歪在一边。”可见眼睑闭合不严,目珠斜偏呆定于一侧,腮、口唇与眼睑相牵颤动,甚则半身不遂等候。治宜祛风通络,除湿涤痰,用正容汤或排风散加减。亦可针刺。选用颊车、合谷、地仓、人中、承浆、瞳子窌等穴。全身症重者,当结合全身证候,辨证施治。
风龋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由手阳明、足太阳之脉,并入于齿,风气入其经脉,与血气相搏,齿则肿痛,脓汁出,谓之风龋。”属齿龋。详该条。
风热
病证名。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口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口燥、目赤、咽痛、衄血等。治以疏风清热为主。
风热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因风热毒气,发于肌肤所致。多见于四肢及胸腹部位,其初起多呈丘疹状,然剧烈搔痒而难忍,故因久搔形成疮面,甚则其疮面容易渗出鲜血。治宜清热疏风止痒,选方宜用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内服。此病类似现代所称之玫瑰糠疹。
风热耳聋
病名。系指耳聋之因于风热上攻,气机不利,清窍受扰者。见《证治准绳》。《医学六要·耳》:“风热耳聋,耳根连牙床肿痛,属上焦风热,阳明、少阳二经受病,清胃兼辛凉散之。”症见头病、鼻塞,耳胀痛、耳鸣、耳聋等。治宜疏风清热、芳香通窍。可选用防风通圣散、银翘散加减。参见耳聋条。
锋针
针具名。九针之一。今称三棱针。《灵枢·九针论》:“锋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又《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是一种体呈圆柱,针尖锋利,三面有刃的针具。用于浅刺出血,治疗热病、痈肿及经络痼痹等疾患。
锋针法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系指用小锋针或三棱针刺刮瘀滞的方法。(参见劆法条)。见《银海精微》。古代对于蟹睛疼痛,突起睛高等症以此法刺破以减轻胀痛,本法现已不用。
蜂房风
病名。系指生于喉内两旁,红肿渐腐成片,患处多脓头状似蜂房的病证。本病多由忧思脑怒,气郁痰浊化火所致。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消肿,可选用黄连解毒汤、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或用嫩柏叶水洗捣汁并加适量白矾煎水含嗽。
蜂窠疬
病名。系指生于左耳根部,形似蜂窠的瘰疬。出《外科大成》卷二。证治见瘰疬条。
蜂窠漏
病名。指复杂性肛漏,漏口较生,形似蜂窠状者。见《外科大成》卷二。有:“蜂窠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证治参见肛漏条。
蜂漏
古病名。九种漏证之一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蜂瘘者,由饮食劳倦,渴乏多饮流水所得。或因蜂毒不去,变化所生也。症见颈项部为始发之处,或单发或多处生疮,溃烂成漏,肿及胸前,状如痈疽,此愈彼起,时有脓水。治宜内服五香散,已溃者外用露蜂房散,或用手术切除治疗。相当于颈淋巴结核。
蜂螫伤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临证时因蜂的种类甚多,人之体质各异,螫伤后的毒性反应大小很不相同,轻者仅有局部红肿疼痛,无全身症状,一、二日后便可肿消疼止而自愈;重者局部潮红、肿胀、疼痛剧烈,或感染成疮,并伴有全身不适,头昏、恶心、呕吐、脉细数等;甚则头面俱肿,发热,喘促,或因中毒或因窒息而死亡。外治可用雄黄外搽;红糖、马齿苋外涂,或季德胜药片研末调敷。内服菊花、蒲公英、甘草等清热解毒药,或用秦艽一味煎服。危重病人应中西医结合抢救。
蜂窝疮
病名。多头疽之生于背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有:其疮如疽瘘之类,有小孔象于蜂窝。因以为名。此因风湿搏于血气所生也。”多生于背部,故后世又有蜂窝发之称。证治参见有头疽。
蜂窝发
病名。有头疽发若蜂窝状者。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好生于胸胁或肩后,或脊旁。多因该痈疽初起表面便有多个脓头,形似莲蓬头,故又有莲蓬发、莲子发之名。或因失治,继则至中期因损害加深,部分溃脓,疮面状似蜂窝,故又名蜂窝发、蜂窝疽。治同有头疽。详见各条。
蜂窝疽
病名。指有头疽生于肩部或背部或胸侧,疮形多头状似蜂窝者。见《外科大成》卷二。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蜂子毒
病名。系指咽喉病其状如蜂,脸腮痒烂的病证。见《奇效良方》卷六十二。《咽喉经验秘传》:“蜂子毒或在脸腮痒烂,或在喉间舌下作臖,色黄如蜂。”治宜解毒泻火,可选用黄连解毒汤等加减治疗。
冯秉仁
清代医生。字春如,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其父冯心舒为当地名医,秉仁家学渊源,精于内、外诸科,为邑人所重,活人无算。其后早卒,乡人皆哭而惜之。
冯淮清
清代医生。字秋平,其生平里贯欠详。尝于太医院任七品吏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之职。
冯其盛
明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辑有《幼科辑粹大成》十卷。国内未见有流行,日本存有刻本。
冯三锡
明代医生。河南洛阳人。父冯国镇为当地名医家。三锡早年习儒,为痒生,后习医,传父之业,亦以医名。
《冯氏锦囊秘录》
医学丛书。又名《冯氏锦囊》。五十卷。清·冯兆张撰于1702年。包括《内经纂要》、《杂症大小合参》、《脉诀纂要》、《女科精要》、《外科精要》、《药按》、《痘疹全集》、《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八种。分别辑取《内经》等基础理论及所涉临床各科的精要。参以己见,重点发挥。对于几种痘疹论述尤详。全书内容丰富,收集民间效方亦较多。现存多种清刻本。
冯树勋
清末医生。字健儒,其生平履贯欠详。曾于太医院任职恩粮,兼东药房值宿供奉官。
冯信
西汉医生。临淄(今属山东)人。尝任齐太仓长(一说为太仓马长),其性好喜方。齐王尝令其就淳于意学,淳于教以按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剂汤法等。医名噪一时。
冯则敬
清代医生。字公甫,生平里贯欠详。曾于太医院任候补恩粮之职。
冯兆张
清代医家。字楚瞻,浙江海盐人。十三岁开始习医,精于医术,后游医于天下,尤擅儿科。平素崇尚温补之法,于治小儿亦主张初期应用峻烈之品以祛邪,再以攻补兼施之法,终以养正补药。推崇赵献可命门之说。集三十年之经验,着成《冯氏锦囊秘录》二十卷,书中涉及内、外、妇、儿各科,于脉诊、药性等方面,亦多有论述,实为八种医书之合称。此书后来曾传入越南,为其医家所珍视。
逢时
根据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在经气运行到某一部位的时间内,及时针刺的方法。《灵枢·卫气行》:“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
凤单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凤凰单展翅。文献记载操作方法有多种。
①右手大指自儿总筋处按揉至关中,再用掐法,性温热,治寒症(见《小儿按摩经·手诀》)。
②左手跪顶儿一窝风处,右手食指将儿大指屈压在内劳宫,右大指按拿外劳宫并摇动(见《小儿推拿秘诀·手上推拿法》。
③右手拿儿中指,左手按掐外肘处,慢慢摇动,能消噎膈,除虚热(见《幼科推拿秘书·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
凤凰单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又名凤单展翅条。见该条。
凤凰鼓翅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凤凰转翅。《小儿按摩经·手法》:“掐精宁、威灵二穴,前后摇摆之,治黄肿也”。《推拿抉微·推拿各法》认为此法能降喉内痰响,治暴死。
凤凰展翅
①小儿推拿方法名。《厘正按摩要术》卷三:“法主温,医用两手托儿手于总经上,将两手上四指在下边两面爬开,二大指在上阴阳二穴两面爬开,再以两大指捏阴阳二穴向外摇二十四下,捏紧一刻,又将左大食中指侧拿儿,向下转摆三四下,复用左手托儿斗肘,右手托儿手背,大指掐住虎口,往上向外顺摇二十四下。”
②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屈肘伸掌,两手交叉于胸前,然后翘掌向两侧分开,犹如开弓之势,不可抬肩,再屈臂内收至原状。
③针刺手法“赤凤迎源”之别称。详该条。
凤凰转翅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厘正按摩要术》卷二。详凤凰鼓翅条。
凤眼
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卒吐逆……。又方:灸两手大拇指内边爪后第一文头各一壮。”后《太平圣惠方》、《针灸集成》等均有记载,并谓治小儿雀目,目生白翳,指不能屈伸等。《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以大指甲后约一寸,内侧横纹尖端列作经外穴,名凤眼。主治一切目疾。直刺0.2寸。艾炷灸1-3壮。
奉
①供奉,给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②遵从。《灵枢·终始》:“谨奉天道,请言终始。”
否(pǐ匹)
①不通,壅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四之气,畏火焰,溽蒸化,地气腾,天气否隔。”《素问·五常政大论》:“卑监之纪……其病留满否塞。”《诸病源候论》:“寒热邪气,客于经络,使血气否涩。”
②同 “痞”。病症名。《玉篇·疒部》:“痞,腹内结病。”参痞气、痞块各条。
否格
病名。阴阳之气阻滞不通所致的疾患。《中藏经·阴阳否格论》:“否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疸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疸为黄疸也,厥为寒厥也,由阴阳否格不通而生焉。”参见黄疸、厥逆、痞等条。
否隔
指气机壅滞,隔阻不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天气否隔。”
肤
即皮肤。《灵枢·经水》:“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