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邪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①内外邪气相合为病。《素问·咳论》:“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以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内外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邪气共同侵犯人体,或从病症表现出其病因有两种以上的邪气。如湿温、燥热,风寒湿等。

合穴

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入为合。”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合穴多分布在肘、膝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难经·六十八难》又曰:“合主逆气而泄。”指合穴主要用于六腑病症。参见下合穴条。

合阳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委中下2寸。另说“在膝约中央下三寸”(《千金要方》);“委中下一寸”(《针灸大全》);“委中下四寸大些”(《针灸集成》)。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腘动、静脉。主治腰脊强痛,膝胫酸重,下肢痿痹,寒疝,崩漏,带下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红眼病

病名。见上海中医学院编《五官科学》。为天行赤眼之俗称。本病多由风热毒邪,时行疠气所致。相当于今之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治宜清热散邪,解毒凉血。方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详见天行赤眼条。

红艳舌

病状名。又称将瘟舌。舌红赤、光艳无苔,多见于温病中的营分热盛,或杂病中的阴虚火旺。参舌红、舌绛条。

红硬舌

病状名。指全舌深红或紫红,舌根强硬失音。属脏腑热盛已极,或因燥火浸淫,或为时疫直中,宜苦寒清热解毒治之。若舌尖能动,舌根胖硬不能言语,此为肝风内动,风痰壅盛,宜清心开窍,平肝熄风。若舌短硬不能伸出。面色枯槁,为脾肾衰败之征,宜补肾健脾。

红战舌

病状名。指舌体蠕蠕微动,颤抖不已。有虚实之分。若深红而战者,宜清热泻火;若紫红而战者,宜凉血泄热;若淡红而战者,宜气血双补;若鲜红而战者,宜滋阴降火。

红障

病证名。指翳膜之色红赤者。《审视瑶函》卷三:“大抵红障凹凸,怕如血积肉堆。”漫掩整个黑睛,障碍视力。

红中淡黑舌

病状名。指舌红中央淡黑滑苔。为脏腑黑实热证。症见壮热,烦躁,便秘,尿赤。急用苦寒攻下泄热。

红中干舌

病状名。指舌红而中心干燥。为心胃火炽,灼伤津液之象。治宜清心胃之火兼养阴。

红中焦黑舌

病状名。指舌红中央有焦黑苔如小舌。主里热实证,尤以脾胃为甚,多因瘟毒内结。急用调胃承气汤苦寒攻下泄热。

红肿涩烂沿眼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症与眼弦赤烂同,参见该条。

洪达珏

清代医家。字并玉。江西武宁人。幼习举业,后致力于医学,术精。深得喻昌《医门法律》之旨,诊病分径辨证,设剂奇之。着《医书摘要》,未见传世。

胡珏

清代医家。字念庵,号古月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立志于医学,因家贫不得受业医门。精研医着,遂通医理,治病有良效,慕当时名医高鼓峰之名。研读高氏《医家心法》,见其中论述有不合仲景者,遂对该书加以订正、评论。另对窦材之《扁鹊心书》亦加评论。其子道周,承其学。

胡轲

五代后晋眼科医生。善用针法,曾为吴越王钱镠(852-932年)治愈眼疾,王赐物以万计,不受。

胡漏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该丹起自阴囊之下部,色见赤红,其形之大小不一,微痒痛。系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所致。治宜清解肝经火毒,可内服清散汤加减治之。

胡勉

宋代医家。着有《伤寒类例》。今佚。

胡洽

南北朝时宋医家。一作胡道洽。广陵(今江苏江都)人。爱好音乐,精于医理,毕生以拯救为事,以医术知名。撰《胡洽百病方》二卷,已佚。

《胡洽百病方》

医方著作。见《隋书·经籍志》。二卷(一说三卷)。刘宋·胡洽撰。原书已佚,后世医籍如《外台秘要方》、《医心方》等均有引录。简称《胡洽方》。

胡权

生平、履籍未详,着《治痈疽脓毒方》一卷,今佚。

胡任

明代医家。高安(今属江西)人。精医理,治病多良效,行医数十年,活人颇众。着《医方》,已佚。

胡慎柔

(1572-1638年)明末僧人,医家。法名释住想。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博通经史儒学,因患痨病,经查了吾治愈,遂随查氏习医十余年,颇有所获,后由查氏荐之于名医周慎斋继续深造,留心摘录周氏临证经验,归里行医,疗效较着,且好施舍,故而清贫。临终前将手札及生平著述授与石震,由石氏订正刊刻,名《慎柔五书》(1636年),其中主要包括对痨病(肺结核等)的治疗和论述。

胡仕可

元代医家。字可丹。宜丰(今属江西)人。擅长本草,尝曰:“医不读本草,何以知名德性味,养生延年。”遂择常用药按韵编类歌括,成《本草歌括》八卷。已佚。后世有何士信《补注本草歌括》、熊宗立《增补本草歌括》各八卷。

胡澍

(1825-1872年)清代医家。字荄甫,又字甘伯,号石生。绩溪(今安徽绩溪)人。咸丰九年(1859年)举于乡,后捐升郎中,分发户部山西司。因中年多病,后弃仕从医。撰《黄帝内经素问校义》(1872年),对《素问》中某些字词、文句难解者予以训释。

胡嗣廉

明代医生。纂《加减灵秘十八方》(1538年)。着重阐述防风通圣散、小续命汤等十八首方剂之加减及临床应用。

胡田

明代医生。祁门(今属安徽)人。少业儒,后因母病弃儒从医,术精,尤善针灸,曾任太医院御医。

胡廷训

明代儿科学家。擅长痘科。曾采《古今医鉴》、《济世全书》、《寿世保元》等有关痘疹诸论,撰《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四卷。陆道元《痘疹金镜录补遗》(1618年)系袭胡氏书而成,后人不察,特奉《金镜录》为痘疹之章程,而《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殆废而不行。

胡文涣

明代医家。字德甫,号全庵,自号抱琴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医理,亦精诗文、音乐。曾校辑《素问心得》、《灵枢经心得》、《香奁润色》等多种医书。

胡宪丰

清代医家。字骏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研究伤寒证治,推崇《伤寒论》。曾与车宗辂合撰《伤寒第一书》(1780年)。

胡医

西汉医生。名佚。匈奴人。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赴匈奴被扣,即拔刀自刺,气欲绝,召胡氏治之,乃凿地为坎,置于煴火,复武于上,蹈其背以出血,半日武复苏。

胡愔

唐代女医家,道士。道号见素子。太白山(今陕西太白县)人。撰《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848年),以道教摄生研究脏腑,先述脏腑,次述修行、病源、吐纳、除疾、药治、察色寻证,月食禁忌等。另撰《黄庭内景图》、《黄庭外景图》、《补泻内景图》、《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等,均未见传世。

胡元庆

元代医生。鹤溪(今浙江青田)人。提出痈疽、疔疖系经血阻滞、气血不通所致,遂辑十二经通滞之穴,撰成《痈疽神秘灸经》一卷,后经明薛己校补行世。

胡元质

南宋医家。撰《胡元质经验方》(一作《胡元质经效方》,《宋史·艺文志》记作《胡元质总效方》十卷)。为江淮一带医家所推重。

胡元质

南宋医家。撰《胡元质经验方》(一作《胡元质经效方》,《宋史·艺文志》记作《胡元质总效方》十卷)。为江淮一带医家所推重。

葫芦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出《外科真诠》卷下。即胡次丹。详见该条。

⑴缓慢。《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用大小。”

⑵减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⑶迟缓;涣散不收。《素问·举痛论》:“喜则气缓。”

⑷松弛。《灵枢·百病始生》:“皮缓则腠理开。”

⑸从容和缓。《灵枢·本脏》:“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

⑹舒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腹中论》:“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

⑺使缓解。《素问·至真要大论》:“急者缓之。”

⑻脉象的一种,脉搏弛缓无力。《灵枢·小针解》:“有知调尺寸大小缓急滑涩,以言所病也。”

⑼缓方。方剂的一种,即作用缓慢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

⑽放宽,放松。《灵枢·经脉》:“炙则强食生肉,缓带披发。”

⑾弛缓。尺肤诊的征象之一。《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

缓补

治疗学名词。系补法之一。即用甘缓平和的药物缓缓调补,促进正气逐渐恢复的治疗方法。例如四君子汤补气,四物汤补血,均属缓补范围。

缓方

方剂学名词。系七方之一。方剂之和缓者。《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气力宣行迟故也。有‘品件群众’之缓方,盖药味众则各不得聘其性也,如万病丸七八十味,递相拘别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盖性无毒则功自缓矣。有‘气味薄药’之缓方,盖药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比至其下,药力已衰,故补上治之,制之以缓……”当前一般认为缓方有六种。

缓风

古病名。指脚气病。《济生方》论述脚气时称:“黄帝时名为厥,两汉之间,名曰缓风,宋齐之后,谓之脚气,其名虽不同,其实一也。”参见脚气条。

缓筋

一说指足阳明筋(《太素》杨上善注)。一说指宗筋(《灵枢识》丹波元简注)。一说经于腹内之筋(张志聪注)。《灵枢·百病始生》:“其着于肠胃之间,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

缓疽

病名。腹壁痈疽之发展迟缓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亦名肉色疽。多因寒气客于经络,致营卫滞涩,气血壅凝而成。症见初起坚硬如石,皮色不变,不红不热,其疽大如拳,小如桃李,痛引腰腿,数月不溃,久则乃变为紫暗色,寒热食少,肌体尪羸,皮肉俱烂,如牛领疮。甚则通体紫暗,则属败症。初可服山甲内消散;若不应不可强消,免损胃气,改用十全大补汤加乌药、附子、胡芦巴以温补之;外可用木香饼熨或用独头蒜捣铺患处艾炷灸之,知热为度,次日再灸,直至消或溃为效。溃后可按痈疽溃疡治疗。

缓脉

脉象名。一息四至,来去怠缓。或脉来和缓均匀,从容不迫,是有神之脉。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虚。”

缓下

详润下条。

缓则治本

治疗学术语。治则之一。与急则治标相对而言。指在病势缓和、病情缓慢的情况下,应针对疾病的根本所在进行治疗。多适用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如肺痨咳嗽,其本多为肺肾阴虚,故治疗重点在滋养肺肾之阴,而不用一般的止咳药去治标。又有阴虚发热的疾病,则阴虚是本,发热为标,治当养阴以退热。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道教气功专著名。撰者不详。一卷。据书中序称,幻真先生当为初唐时的气功家。全书共收服气功法要诀15种,依次为进取诀、淘气诀、调气诀、咽气诀、行气诀、炼气诀、委气诀、闭气诀、布气诀、六气诀、调气液诀、食饮调护诀、休粮诀、守真诀、服气胎息诀。全书收入《道藏》第570册。

宦者

病证名。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人。俗称太监。《灵枢·五音五味》:“宦者,去其宗筋,伤其中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患门

经外穴名。见《医学入门》。在背部。取穴时,先以绳量取足大趾端经足跟至腘横纹长度,然后此绳一端从鼻尖沿头正中线向后量至背脊,尽端作点标记;再从此点旁开以鼻柱底至口角端距离处。一说在第五胸椎突起两旁各开1.5寸处(《针灸学》江苏中医进修学校)。主治五劳七伤,骨蒸潮热,面黄体瘦,饮食无味,咳嗽,遗精,盗汗,心痛,胸背引痛等。艾炷灸3-7壮。

①指肓膜。《素问·奇病论》:“其气溢于大肠而着于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杜预注:“心下为膏;肓,鬲也。”

②指心下膈上的部位。参膏肓条。

肓门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第一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痞块,便秘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肓膜

解剖结构名。指心下膈上的脂膜。《素问·痹论》:“熏于肓膜,散于胸腹。”王冰注:“肓膜,谓五脏之间鬲中膜也。”

肓募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结气囊裹针药所不及,灸肓募随年壮。肓募二穴,从乳头斜度至脐,中屈去半,从乳头下行,度头是穴。”主治病后衰弱,萎黄,腹中积块疼痛等。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肓俞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阳之会。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肓之原

十二原(穴)之一。即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参见十二原穴条。

皇甫谧

魏晋间著名医家。215-282年,原名静,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县西北)人。幼随叔父迁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后经叔母教导,始勤奋不怠,因家贫穷而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曾专心攻读医书,汇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加以编辑,撰成《针灸甲乙经》,阐述经络理论,统一针灸穴位、名称、取穴法,为我国现存最早之针灸学专着。另着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玄晏春秋》等。

皇甫嵩

明代医家。武林(今浙江杭州)人。祖、父皆业医,受家学,于习儒之暇,究心医学。着《本草发明》六卷(1578年)。

皇甫坦

南宋医家。字履道。夹江(今四川)人。精医,尤精眼科。绍兴(1131-1162年)间显仁太后患目疾,荐其入宫诊治,立效。厚赐之,不受。仍还青城山。后复召之,问以长生术,坦曰:“先禁诸欲,勿令放逸,丹经万卷,不如守一。”帝叹服。

皇甫中

明代医家。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业医,承家学,更有发挥。着《伤寒指掌》十四卷,发明仲景立方之意,于诸家议论,独推陶华,惜此书已佚。另着《明医指掌》十卷,参以《内经》,博采古方,变通灵活,不泥于古人。又以歌赋括百病,便于记诵,徐春甫赞曰本书“可为医学之指南。”子岫岗,承其学。

《皇汉医药全书》

医学全书。原名《汉方医药全书》。日本·栗原广三撰。吴嘉博译。前列总说,以下分五部论述,即汉方医术发达史、病理解说、药理解说、药剂解说、处方解说。作者联系哲学、理学以及社会、文化、医药等发展的历史,分析中国医药学,并介绍汉方医药流传日本的源流概况。在阐述病理、病证等方面参考了西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认为汉方医学不是科学(见自序),则是极端错误的。现存1935年上海中西医药书局铅印本。

黄(王扁)

明代医生。字楚祥。仪真(今江苏仪征)人。少丧父,从母习儒。既而思曰:“医,仁术也。苟精之,亦足以济世。穷研《素问》、《难经》等,医术益精,以医闻名于淮、扬间。正统初(1436年),征为太医,后迁御医、太医院院判。居官三载,以老告归。卒年79岁。孙应夏,承祖学,亦为名医。

黄白纹

病状名。系诊法内容之一。指纹色黄白,多属伤脾、疳积等(见《医学入门·察脉》)。

黄柏膏

《阎氏小儿方论》方。黄柏30克,甘草120克,新绿豆45克。为细末,生油调,从耳前至眼眶厚涂之,日二至三次。治痘疮疹已出,防其上面。

黄崩

病证名。《脉经》卷九:“问曰:五崩何等类?师曰:……黄崩者形如烂瓜……”指妇女阴道有大量黄色液体流出。治宜健脾除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苍术、黄柏、乌贼骨。参见崩漏条。

黄病

病名。由瘀热宿食相搏所致身体面目皆变黄色的病证。《太平圣惠方·黄病论》:“黄病者,一身尽疼发热,面色洞黄,七八日后壮热,口里有血,当下之,如猪肝状,其人小腹满急。若其人眼睛涩疼,鼻骨痛,两膊及项强,腰背急,即是患黄也。黄病多大便涩,但令得小便快,即不虑死。不令大便多涩,涩即心胀不安。”参见急黄、阴黄、阳黄、劳黄等,详各条。

黄缠喉风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指缠喉风喉内肿痛,其色红黄,蒂丁后有脓者,或伴有两腮赤肿疼痛。多为痰火邪毒上冲的实热症。治宜泻火解毒、祛痰消肿。可用三黄凉膈散等加减。脓成以刀针刺破排脓,吹冰硼散。参见缠喉风条。

黄肠

即胃。胃在五行属土,配黄色,故得名。《难经·三十五难》:“小肠谓赤肠,大肠谓白肠,胆者谓青肠,胃者谓黄肠,膀胱者谓黑肠。”

黄承昊

明代官吏。字履素,号闇斋,秀水(浙江嘉兴)人。官至福建按察史。因体弱遂留心医药。摘编薛己著述成《医案摘要》一书。晚年集平生收汇医学资料及心得,编成《折肱漫录》。

黄带

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亦名带下黄候。指阴道内流出淡黄色、质稠粘的分泌物,甚则色深如茶汁,或有臭秽气味。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或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横克脾土而致肝热脾湿,均能导致湿热下注,损及任带二脉而带下色黄。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用易黄汤。

黄瘅

即“黄疸”。参该条。《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

黄疸

病证名。目黄,皮肤黄、小便黄之证。亦称黄瘅。《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由瘀热与湿相搏,不得泄越,寒湿在里不解所致。有阴黄阳黄,在脏腑之分。阳黄者因湿热内蕴,熏蒸郁遏,身目俱黄,黄如橘子色。阴黄为寒湿内结,浸淫肌肤,色黄如烟熏。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之分,详见各条。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

黄疸二十八候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黄疸候、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候、行黄候、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候、风黄候、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发癖候、因黄发病后小便涩兼石淋候、因黄发吐候、黄疸候、酒疸候、谷疸候、女劳疸候、黑疸候、九疸候、胞疸候、风黄疸候、湿疸候等二十八种黄病症候。详见各条。

《黄澹翁医案》

医案著作。四卷。清·黄述宁撰。其中医案二卷,多属内科杂病;后二卷载前两卷所涉及的治疗方剂和黄氏生平所用验方,有一定参考价值。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黄帝

上古传说中我国古代原始公社时期中原各族的共同首领。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为少典之子。相传黄帝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始者。举凡兵器、舟车、算术、音律、文字、养蚕、弓箭、衣服、医药等等,皆创于黄帝时代。现有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等,均系托名而作。相传黄帝曾与其臣岐伯、伯高、少俞等谈论医道,故后世习称中医为“岐黄之术”。中医历来尊黄帝为创医药之始祖。

《黄帝八十一难经注》

医经著作。一卷(一作五卷)。唐·杨玄操注。杨氏在吴·吕广所注《难经》的基础上予以补订注释。本书为《难经》重要注本之一,在历史上曾经有较大影响。原书已佚,但书中内容大部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黄帝脉诀》

书名。见《崇文总目》。一卷,已佚。

《黄帝明堂经》

针灸著作。是我国现知最早的一种针灸专着。撰人未详。约成书于秦汉之际。原书已佚,魏晋以后此书有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及注本。主要有《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后辑录于《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及《黄帝内经明堂类成》。参见各该条。

《黄帝明堂灸经》

针灸著作。有一卷本及三卷本两种,内容全同。本书约为北宋末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中的《明堂灸经》及《小儿明堂灸经》的全文,改题此名刊行者。原书系唐代佚名氏撰,书中分别记载成人及小儿常用要穴的灸治方法和所治疾痛。并附40余幅腧穴图。现存日刻本。元代时此书辑入《针灸四书》中。

《黄帝明堂偃侧人图》

针灸经络著作。见《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作《曹氏黄帝十二经明堂偃侧人图》。十二卷。已佚。曹氏即曹翕,三国末、晋初时人。

《黄帝内经》

医经著作。简称《内经》。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写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着,成书约在战国时期。原书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九卷。《内经》具有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举凡人与自然、摄生、防病、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针刺灸熨、导引、按挢,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莫不赅备,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历代医家均将其奉为圭臬。除医学理论外,又广泛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物候、历算、哲学等许多方面,因此有人把它说成我国先秦时代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继承了“气一元论”的哲学思想,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发展并丰富了《内经》以前的古代哲学。《黄帝内经》,流传甚广,传本也较多,其中以《素问》、《九卷》两个传本系统最具代表性。公元六世纪,全元起对《素问》进行了全面注释。但由于第七卷早佚,全氏也只注了八卷。唐宝兴元年(公元762年)启玄子王冰对《素问》重新加以编次,加上大量注语,并根据其先师张公所藏的秘本等补入七篇,作为亡佚的第七卷内容。由于王冰所加的注文甚多,于是《素问》由原来的九卷,扩充到二十四卷。从此《素问》一书流布日广。北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对王冰所注的《黄帝内经素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勘注释,遂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素问》。成为后世研究,注释《素问》的主要版本。《九卷》一书传到公元6世纪前后,出现了《针经》、《九墟》、《九灵》和《灵枢》等多种书名的传本,但后来均已失传。南宋绍兴乙亥(1135年)史崧氏将家藏《灵枢》九卷重新校订,也扩为二十四卷,予以刊行。从此《灵枢》成了《九卷》的唯一勘本。其后尽管出现过十二卷本等各种刊本,但皆以此为据。《黄帝太素》是流传下来的另一种《内经》古传本。隋·杨上善对《黄帝太素》又进行了整理和注释,命名为《黄帝内经太素》。由原来的二十卷扩为三十卷,但迄今只存二十五卷。晋皇甫谧所撰《甲乙经》一书就是将《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合编而成,因此也应作为《黄帝内经》的又一古传本。后世医家十分重视对《黄帝内经》的学习与研究。除上述外,还有许多注释《黄帝内经》的医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还有节要注释《内经》的,如元·滑寿《续素问钞》,黄俅《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清·汪昂《素问灵枢类纂约注》,陈念祖《灵枢素问节要浅注》,以及唐宗海《中医汇通医经精义》等。

《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

医经著作。又名《灵枢注证发微》。九卷。明·马莳注。刊于1580年。本书是最早的《灵枢》全注本。书中《灵枢》原文悉依南宋·史崧传本,共八十一篇。但卷数则恢复《灵枢经》旧制,即则史崧的二十四卷,重新合为九卷。内容则根据《素问注证发微》的体例,逐篇、逐节予以注释,在剖析医理及申明字义等方面均有所发挥,并附人体经脉腧穴图解。现存明刻本、清刻本。

《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针灸著作。简称《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7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十二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一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太医署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失传,现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据日本发现的残卷刊印的,有《丛书集成》本。

《黄帝内经始生考》

医经著作。原卷数不详,现存三卷。明代作品,撰人佚名。刊于1567年。本书节录《素问》与《灵枢》二书中有关“始生”(意为最早产生)的原文,虽然作了某些分类,但体裁仍较为零乱,且未加注释。

《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医经著作。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研究班编。本书是《素问》一书的白话注释,除对原文进行语译外,每篇列有本篇大意、体会,或附词字释义等项。虽说其语译常有不切之处,但总体说来还是成功的。对于读者理解《素问》原文有一定参考价值。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医经著作。九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对经义有较多发挥。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现有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

医经著作。十卷。明·黄俅辑。约刊于16世纪末。本书据《素问》一书选录约65篇部分原文编辑而成。原书之后先附以王冰注文,再附以马莳注文。黄氏自己却无注释。是一部经过选编的《素问》王、马合注本。现存明刻本。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

医经著作。九卷。明·王九达辑注。刊于1628年。本书是将《素问》和《灵枢》内容分类合编而成。共分摄生、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九类,在各篇原文之后均有题解及注释。是分类研究《内经》的著作之一,对于学习《内经》者同类比较、加深理解等方面确有积极意义。现有明刻本。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医经著作。又名《内经吴注》。24卷。明·吴昆注。刊于1954年。本书是《素问》全注本的一种,书中将现存《素问》一书七十九篇(无刺法论、本病论二篇)原文逐篇分段予以注释,每篇之首简述该篇大意,注文比较简明。在《素问》诠注本中是有较大影响的一种,是研究《内经》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书。现有明刻本、日刻本、清刻本等。

《黄帝内经素问校义》

医经著作。一卷。清·胡澍撰。刊于1880年。书中将《素问》中难解的字、句、文义摘出三十条,通过考据训诂,加以释义。解决了以往注释中的一些难题。可供校勘《素问》的参考。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医经著作。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编。本书将《内经·素问》原文按通行本次序逐篇逐段地予以语译,每段之后附有注释及按语。语译通俗而准确,按语亦较恰当。是颇有影响的语译注释本。1959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

《黄帝内经太素》

医经著作。又称《太素》,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的内容。原书在隋唐之际经杨上善重加编次和注释,扩为三十卷,今已残缺。国内刊本只有二十三卷。本书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形态。全书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医书佚文等方面,对研究《内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9年后有排印本。

《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

针灸经络著作。见《随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作《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图》。一卷,已佚。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医方著作。又名《宣明论方》。十五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一-二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三-十五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燥、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作者加以引伸,并制定处方。本书从分析《素问》一书中所论及的各种病证,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一一制定处方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的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现有多种明、清刻本及《刘河间伤寒三书》本。

《黄帝虾蟆经》

针灸著作。又名《黄帝针灸虾蟆忌》。一卷。汉代作品,撰人佚名。为现存较早的针灸文献。其主要内容为针灸禁忌部位和图形等,并无实际临床意义。现有日本据古卷子的复刊本。

《黄帝逸典》

痘疹专着。又名《轩辕逸典》。清代著作,不着撰人。本书专论痘疹,托名唐·蓝采和注释。内容分为原痘、格三(指治痘的三个阶段)、脏腑、传经、发热、报痘、点论、胀论等8篇。主要论述痘疹发病机理、病证特点和治疗原则等,但未载医方。据“蓝采和序”称曾为之补撰药性、药方二论,但后者今已不传。现有多种清刻本。

《黄帝阴符经》

著作名。简称《阴符经》。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黄帝为假托之名。一说成书于北朝拓拔魏时期。一卷。传本有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本书性质,论者见解各异,纷纭不一。但多认为系道教修养之术,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如宋·夏元鼎《黄帝阴符经讲义图说》全以内丹法释之。又《悟真篇》:“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也有以纵横家、兵家之意注释者。本书言简意赅,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历来为学者所重视。本书注本浩繁,《道藏》第54至58册中,收有二十余种。著名的有唐代李筌、张果,宋代朱熹、胥元一,元代的王道渊、俞琰等家注。

黄丁

病名。

①五丁之一。《华氏中藏经》卷中:“黄丁者,起于唇龈边,其色黄,中有黄水。发则令人多食而还出,手足麻木,涎出不止,腹胀而烦,多睡,不寐者死。”多由火毒炽盛上炎于唇所致。治宜解毒泻火,用五味消毒饮等加减。参见唇疔条。

②出《外科启玄》卷三。脾疔之又名。见该条。

黄耳类伤寒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三:“凡耳中策策痛者,是风入肾经也。不治则变,恶寒发热,脊强背直,如痉之状,曰黄耳伤寒。此不可作正伤寒治,宜小续命汤去附子,加僵蚕、天麻、羌、独,次用荆防败毒散加细辛、白芷、蝉蜕、黄芩、赤芍、紫荆皮”。相当于耳源性颅内感染。

黄耳伤寒

病证名。《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风温时毒,先犯少阳,续感暴寒而发。乃太少两阳合病,状类伤寒,以其两耳发黄,故见形定名为黄耳伤寒。”治宜荆防败毒散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该病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耳源性颅内感染。

黄风

病证名。见《古今医统》。即黄风内障。详该条。

黄风内障

病证名。又名黄风。

①为五风变内障之一。《证治准绳·杂病》于绿风内障证指出:“久则变为黄风。”类似今之青光眼绝对期。

②见《世医得效方》。为高风雀目内障失治所致。参见高风内障条。

黄蜂出洞

小儿推拿方法名。掐心经、劳宫和推三关后,将两手拇指并拢在前,余四指随后,在小儿前臂屈侧部,由腕横纹处向上一捏一放,然后再掐八卦中的离、坎两穴。《针灸大成》卷十:“大热。做法:先掐心经,次掐劳宫,先开三关,后以左右二大指从阴阳处起,一撮一上至关中、离、坎上掐穴。发汗用之。”《小儿推拿秘旨》又称本法为黄蜂入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