湔浣(jiān)

洗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湔浣胃肠。”

蠲(juān)

祛除、除去。《素问遗篇·刺法论》:“泻盛蠲余,令除斯苦。”

击法

推拿手法名。用空拳或手指、手掌尺侧面、桑枝棒等由轻到重,有节奏地敲打治疗部位。有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疼痛,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

击仆

①古病名。出《灵枢·九宫八风》。又称仆击。指突然仆倒的病症,即卒中。多由人体正气先虚,而为邪风入中所致。《医学纲目·肝胆部》中风:“其卒然仆倒者,《经》称为击仆,世又称为卒中。”

②指击仆损伤而言。是外伤性的致病因素之一。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击探天鼓

自我按摩方法名。又称鸣天鼓。两手掌掩耳,手指置脑后,以食指压住中指,再滑下轻弹后脑部,耳内声如击鼓。有清头脑,防耳疾和强身等作用。《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

击天鼓

导引功法名。即击探天鼓。又称鸣天鼓。以两手掩耳抱头,用除大拇指外的其余八指叩击后脑勺。有通血脉、激发内气的作用。《道枢·太白还丹篇》:“以左右掌掩其耳,用其指击顶后,左三右四,是为击天鼓。”《圣济总录》卷一百九十九:“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

击天磬

导引功法名。即叩右齿。《杂病源流犀烛》引《养性书》:“齿宜朝暮叩以集神。……若辟邪秽,叩右齿,名曰击天磬。”

饥饱咳嗽

病证名。饥饱伤脾,痰食积滞不化引起的咳嗽。见《不居集》卷十五。《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不内外因咳嗽》:“病者中满腹胀,抢心痛,不欲食,此因饥饱伤脾。”治宜健脾消食以止咳,可用保和丸等方。参见咳嗽、脾咳条。

饥不能食

证名。知饥而不能食。多因邪结胸膈、脾胃津竭、火热上冲、痰涎上壅等所致。《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用瓜蒂散。”《医碥》卷二:“其有饥而不能食者,脾热则消谷而饥,本欲食,因胃脘枯槁不能纳,或火热上冲,或痰涎上壅食不得下也。”参见饥不欲食条。

饥不欲食

证名。感觉饥饿而不想进食。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因胃虚有热所致者,宜六君子汤加黄连;有因肾阴虚,虚火乘胃者,宜六味丸加肉桂、五味子;有热病后余热未尽者,可用人参白虎汤(《张氏医通》卷九)。

饥疝

病名。饥饿时腹痛之称。出《肘后备急方》卷一。该病之发多因寒邪侵犯胃经所致。《诸病源候论》卷二十:“阴气在内,寒气客于足阳明、手少阴之络,令食竟必饥,心为之痛,故谓之饥疝。”证见饥饿时出现腹部疼痛,故名。治宜用龙胆、附子、黄连各等分,共研细末,每服3克内服之。

饥伤

病证名。因饥饿致伤。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景岳全书·杂证谟》:“凡失饥伤饱,损及脾胃,多令人胸膈痞闷,不能消化……神体困倦。”饥饿损伤肠胃,初宜少予清稀粥,逐次增量,待其胃气恢复,则饮食渐趋正常。不可骤然饱食,以免重伤脾胃。治宜调养脾胃,用木香人参丸或大健脾丸去黄连等。

即髀枢。《素问·骨空论》:“坐而膝痛治其机……侠髋为机。”王冰注:“髋骨两傍相接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髋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也,名曰机。”参髀枢条。

机关

①解剖部位名。指人体之骨关节。《骨释》:“凡肘、腋、髀枢两端相接骨,通曰机关,亦曰关。”《素问·厥论》:“机关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项不可以顾。”关节灵便与否,多与足阳明胃经有关。《素问·痿论》:“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②经穴别名。《千金要方》:“卒中风口噤不得开,灸颊车二穴。穴在耳下八分,小近前。”又《千金翼方》:“凡卒中风口噤不开,灸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近前。”两者内容相同。《针灸资生经》等据此将机关作颊车别名。

机关之水

解剖结构名,指筋骨关节周围聚积的液体。《灵枢·九针十二原》:“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

肌痹

病名。

①寒湿侵袭肌肤所致的痹症。又名着痹、湿痹。《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圣济总录》卷十九:“肌痹,其状皮肤弗营,肌肉XX(同顽)厚而不仁是也。”《张氏医通》卷六:“肌痹者,即着痹、湿痹也。留而不移,汗出,四肢萎弱,皮肤麻木不仁,精神昏塞。”治用天麻丸、细辛汤、神效黄芪汤、五痹汤等方。参见湿痹条。

②即脾痹。《症因脉治》卷三:“脾痹之症,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泻,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参见脾痹条。

肌腠

又名肉腠、分、分理。肌肉的纹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肌腠疮疡。”

肌肤

肌肉皮肤的通称。

肌肤不仁

证名。指皮肤不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在于络,肌肤不仁。”详见皮肤不仁条。

肌肤甲错

证名。皮肤枯燥如鳞甲交错之状。因于血内结、肠痈脓滞,或温邪久留,阴液耗伤,津血不能荣润皮肤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庶^虫)虫圆主之。”《诸病源候论·肠痈候》:“肠痈者,由寒温不适,……血气蕴积,结聚成痈,热积不散,血肉腐坏,化而为脓。其病之状,小腹重而微强,抑之即痛,小便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其身皮皆甲错,腹皮急,如肿状。”《温病条辨·下焦篇》:“邪气久羁,肌肤甲错。干血内结者,用大黄(庶^虫)虫丸;肠痈脓滞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温邪久羁伤阴者,用复脉汤等。”

肌极

病证名。肌肉瘦弱较甚而无光泽。又称肉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肤。”详肉极条。

肌绝

病状名。指肌肉萎缩枯槁。《素问·痹论》:“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肌衄

证名。非外伤之肤表出血。又名血汗,亦称红汗。《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气血亏虚,血随气散者,治宜补血固表,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建中汤,保元汤等方。阴虚火旺者,治宜养阴清火,用凉血地黄汤或当归六黄汤。由胆热而致者,用河间定命散(见赤水玄珠》)。本证见于凝血酶原缺乏、毛细血管病变、血友病等疾病。

肌皮

指肌肉与皮肤之间部位。《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暴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肌热

证名。肌表发热。见《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有虚实之分。实证多为外邪侵袭,阳明经脉受病。《景岳全书·伤寒典》:“阳明经病,为身热,目疼,鼻干,不眠,脉洪而长。”治宜清解阳明热邪,用柴葛解肌汤等方。虚证多为气虚、血虚所致。《证治准绳·杂病》:“肌热,燥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日夜不息,脉浮大而虚,重按全无,为血虚发热。症似白虎,唯脉不长实为辨也,误服白虎必危。宜当归二钱,黄芪一两。”《丹溪心法·发热》:“肌热亦用黄芪。”“补中益气汤,治虚中有热或肌表之热。”参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等条。

肌肉

解剖结构名。指身体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的总称。司全身运动。脾主肌肉,肌肉的营养从脾的运化水谷精微而得。故肌肉丰满与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素问·平人气象论》:“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参脾主肌肉条。

肌肉不仁

证名。肌肉麻木,不知痛痒冷热。《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伤寒明理论》:“不仁,谓不柔和也。痒不知也,痛不知也,寒不知也,热不知也,任其屈伸灸刺,不知所以然者,是谓不仁也。由邪气壅盛,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发。荣卫血气虚少,不能通行。”见于痿、痹、中风等病。

肌肉如铁

证名。因血行不畅所致肌肉板滞之证。《医门补要》卷中:“肌肉如铁,胸腹串痛,按之有跳跃之处,……针刺不得入。此真气已竭。血不流行,则肌肉呆板。”

肌肉蠕动

证名。肌肉动如虫蠕的感觉。出《素问·调经论》。因风湿伤脾或风热上攻头面,卫气不荣肌肉所致。《医学入门》卷一:“脾受风湿,则卫气不荣而肌肉蠕动。……脾热者,色黄而蠕动也。”《奇效良方》卷二:“风热壅实,上攻头面,口眼斜,语言不正,肌肉瞤动,面若虫行。”病轻而无其他见证者,称为微风。参见微风条。

肌肉软

五软之一。脾主肌肉,小儿乳食不足,脾胃气虚,故肌肉软,形体瘦弱,智力迟钝。治宜补脾益气,用人参养荣丸。

肌肉消瘦

证名。《难经·十四难》:“三损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因脾气虚损,运化失常,肌肉失养所致。见于虚劳、久泻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肌肉之本

人体器官名。即唇和舌。《灵枢·经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脉不荣则肌肉软,肌肉软则舌萎人中满。”

鸡癫

病名。即鸡痫。见《圣济总录》卷十五。因痫发声如鸡鸣,故名。参见痫、癫、六畜痫条。

《鸡峰普济方》

医方著作。三十卷。宋代医方,撰人待考,原题宋·张锐撰。据陆心源《仪顾堂成》卷十九考证疑为北宋·孙兆撰)。今存者为清代翻刻宋本,已缺二、三、六、八四卷。卷一为医论及炮炙法;卷四-二十七选录多种病证的治疗方剂,大致综括了宋代医家的一些临床成就,卷二十八-二十九列述丹药的制法;卷三十记录了民间常用的备急单方,(此卷又有单行本,名《鸡峰备急方》)。现存清刻本。

鸡冠疮

病证名。见清·崔秉铣《妇科宗主》。指子宫脱出红肿溃烂者。多因子宫脱出摩擦损伤或邪毒感染而致。治宜内服清热利湿之剂,用龙胆泻肝汤,外用《妇科宗主》方:飞矾、铜绿、五味、雄黄、桃仁,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五钱,以方内雄黄为衣,每周一丸纳阴中。

鸡冠蚬肉外障

病名。系指脾眦之间障翳色紫如肉,形类鸡冠蚬肉的病证。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奚魁蚬肉。多因脾胃积热,肝风上冲于目所致。证见其形色如鸡冠之蚬肉,色紫如肉状,好发于脾眦之间,侵及气轮而遮盖视力。治宜运用眼科之劆洗祛瘀法去之。或以祛风泻热,方用石决明散加减。

鸡冠痔

病名。肛门部生痔之形如鸡冠状者。《外科十三方考》下编:“此痔形似鸡冠,硬而赤肿作痛,搔破后则出血流水。”证治参见痔疮条。

鸡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鸡黄者,遍身爪甲并青黄,多语,梦寐或见鬼神,时自言笑。”治宜内服地黄饮,亦可配合灸法。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鸡咳

病名。《温病条辨》:“凡小儿连咳嗽数十声,不能回转,半日方回,如鸡声音。”即百日咳。详该条。

鸡盲

病证名。系指夜间视物不清,白昼如常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夜盲症。《目经大成》:“此症世呼鸡盲,一名雀目,……至晚不见,晓则复明。”证治参见雀目条。

鸡蒙眼

病证名。夜暮视力减退之病证。见《银海精微》。雀目之俗称,详见该条。

鸡鸣

指丑时。相当于半夜一至三点。《灵枢·病传》:“冬鸡鸣。”张景岳注:“冬之鸡鸣在丑,阴之极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参十二时条。

鸡模眼

病名。视力弱或夜暮视力减退之病证。

①系指夜间视物模糊的病证。即雀目之俗称。

②《青囊真秘》卷一:“俗名近视眼是也。”证治参见各有关条。

鸡舌隔角

医疗技术名。外伤缝合之步骤方法。《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凡始缝其疮,名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阳者附阴,阴者附阳,腠理皮脉,复令复常。”经学者研究认为,当相当于现代外科手术之连续缝合法与“8”字缝合法。中医学缝合法之传统系用桑白皮线,或以麻缕为线。《金疮秘传禁方》记述有用银丝缝合断骨之技术。

鸡膯疳

病名。疳疮之一种,所指有二,一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证见下疳时,兼有痛引睾丸和阴囊坠痛之证候者;又包茎水肿之证,也称之为鸡膯疳者。

鸡痫

病名。六畜痫之一。即鸡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鸡痫之为病,摇头反折,喜惊自摇。灸足诸阳各三壮。”参见六畜痫、鸡癫条。

鸡心蛾

病名。咽乳蛾之病证。见《喉科种福》卷四。即暗乳蛾。详见乳蛾、暗乳蛾条。

鸡心痔

病名。肛门部位所生痔之形如鸡心状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证见肛门周围有赘皮下垂,大小及形状如鸡心样,往往有搔痒感。治宜用五倍子煎汤熏洗或坐浴,亦可施行手术切除。

鸡胸

病证名。出《幼科金针》。又名龟胸。即胸廓畸形突出,状如鸡胸或胸如龟背。伴见体瘦神疲,息短无力。是由佝偻病形成的。治宜培补脾胃,用补天大造丸。又小儿久病喘咳,肺胀痰壅,可见胸高气促,与佝偻病的鸡胸有别。

鸡胸痰

病名。流痰之发于胸部者。见《医门补要》卷中。病因与流痰同,多发于儿童。证见:胸前部逐渐高突,皮色如常,质较硬,其状如鸡胸者,故名。患儿多伴有咳嗽,痰吐,潮热盗汗,消瘦气喘。日久则肿块变软,内已成脓,破溃则有稀脓流出,难能愈合,易成瘘管,缠绵不止。相当于胸骨结核。治宜温经补益之剂,方选补肺养阴汤加味,证治参见流痰条。

鸡子灸

间接灸的一种。以熟鸡蛋半个去黄,覆盖肿毒上用艾施灸。《寿世保元》:“发背痈疽,初起未破,用鸡卵半截盖疮上,四围用面饼敷上,用艾灸卵壳尖上,以病人觉痒或泡为度。”《串雅外编》称作鸡子灸:“凡毒初起,红肿无头。鸡子煮熟,对劈去黄,用半个合毒上,以艾灸三壮,即散。若红肿根盘大,以鸭蛋如法灸亦可。”

鸡足针法

针刺名。指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形为鸡爪的针刺方法。《灵枢·卫气失常》:“重者,鸡足取之”。参见合谷刺条。

①病证名。胸腹内积块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的一类疾患。见《灵枢·百病始生》。《难经·五十五难》:“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有五积之分,心积名伏梁,肝积名肥气,脾积为痞气,肺积名息贲,肾积名贲豚。宋以后将饮食所伤而致的食滞气结之症,亦称为积。《济生方》卷四:“积者伤滞也,伤滞之久,停留不化,则成积矣。”《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癖痞源流》在五积之外,又列酒、食、面、肉、果、菜、茶、水等十八种积。积病多由起居不时,忧喜过度,饮食失节,脾胃亏损,气机不运,沉寒郁热,痰水凝结,瘀血蕴里,食积久滞,邪正相结而致。治宜破坚消积为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证治准绳·杂病》:将积病之治分为初、中、末三法。初治为积块未坚者,宜除之,散之,行之,虚者补之。中治为积块已坚,气郁已久,湿热相生,块日益大,治以清热祛湿,软坚消积,并须攻补兼顾。末治为块消及半,当停用攻药,改为补益气血,兼活血理气,导达经络。

②留聚。《灵枢·五变》:“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

③凝聚,聚集。《灵枢·五色》:“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

④重叠;复加。《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薄厥。”

积寒泄泻

病证名。寒邪内积所致的泄泻。因过食生冷,或形寒饮冷,积渐而成。见《症因脉治》卷四。其证腹中绵绵作痛,小便不赤,口唇不干,泻下清白鸭溏之色,脉多沉细而迟,或沉而结。治宜温中散寒。寒积内滞者,治宜散寒化滞,燥湿止泻,用豆蔻丸;肠胃虚冷者,治宜温中益气,散寒止泻,用理中汤、补中汤。参见寒泄、鸭溏条。

积结泻

病名。饮食停滞,内结肠胃所致的泄泻。证见泄泻,腹中绞痛,泻后痛减,泻下臭秽。《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积结泻,腹中绞痛,平胃散加消积药。”“食积内结,发热,泄溏,消导药中加香连、干葛;不应,加大黄。”参见积滞泄泻,食积泄泻条。

积筋

即宗筋。《灵枢·五味》:“阴者,积筋之所终也。”详宗筋条。

积精

病名。指月经期间因房事而致腹部痞满肿块一类病证。《女科经纶》:“陈藏器曰:一犯月水行房,精血相射,入于任脉,留于胞中,以致小腹结满,病如伏梁,水溺频涩,是名积精”。治当消积化痞,行瘀通淋,桂枝茯苓丸加减。

积聚

病名。积病与聚病的合称。见《灵枢·五变》。《难经·五十五难》:“病有积有聚,何以别之?然。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沉而伏,阳浮而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积为脏病,聚为腑病,故有五积六聚之名。积聚与症瘕痃癖等证相类似。《圣济总录·积聚门》:“症瘕癖结者,积聚之异名也,症状不一,原其病本大略相似。”《医学入门》等以积聚为男子病,症瘕为女子病。又有以部位区分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痞源流》:“痞癖见于胸膈间,是上焦之病;痃积聚滞见于腹内,是中焦之病;癥瘕见于脐下,是下焦之病。”详见积、聚有关条。

积聚痞块穴

经外穴名。《类经图翼》:“积聚痞块,久痞,灸背脊中命门穴两旁各四指许是穴,痞在左灸右,在右灸左。”《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积聚痞块。在第二腰椎棘突下间旁开4寸处。主治积聚痞块,胃痛,肠鸣,消化不良,经闭,遗精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积块

证名。腹胁部结块坚硬可以触及之证。即症积之属。明·万全《保命歌括》:“大抵积块者,皆一物为之根,而血涎裹之,乃成形如杯如盘,按之坚硬也。”治宜行气活血化痰,以除症消积,方用膈下逐瘀汤,或用海石、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五灵脂、香附等药为丸,石硷、白术煎汤吞下。块去须用补法(见《丹溪心法·积聚痞块》)。参见症、积有关条。

积冷胃脘痛

病证名。冷饮内伤,阴寒凝积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二便清利,手足逆冷,口吐涎沫,得寒饮则甚,此积冷症也。”治用豆蔻丸。《类证治裁·胃脘痛》治以辛热通阳,用术附汤加厚朴、草蔻。《医学三字经·心腹痛胸痹第七》以理中汤加附子、肉桂主之。兼呕者,以吴茱萸汤主之。参见胃脘痛条。

积痢

病名。由食积内阻所致的痢疾。见《普济本事方·脏腑泄滑及诸痢》。又称饮食内伤痢。由饮食积滞,日久不消所致。证见下痢赤白,或色黄如脓,或如鱼肠,或鹜溏鲊臭,脐腹撮痛,痛则痢下,痢下则痛减。治宜化积消导。《医宗必读·痢疾》:“积者,湿热食痰也,法当下之。新结者,下后又生者也,或调或补,不可轻攻。”方用灵砂丹、胃苓散、保和丸、通元二八丹,治脾汤等。参见痢疾、寒积痢等条。

积年肺气

病名。数十年不愈的喘证。见《苏沈良方》卷五。因风寒癖饮积肺,气道壅阻所致。治宜温肺散寒,化饮平喘,用九宝散等方。久喘不愈,正气多虚,病未发时,宜培补正气。参见久喘条。

积年腰痛

证名。又名久腰痛。见《外台秘要·久腰痛方》。详久腰痛条。

积热

病证名。见《幼科全书》。指小儿表里遍身俱热,日久不止,颊赤口干,大小便涩。由于过食乳食肥甘,复因重被厚棉,炉火侵迫所致。治宜清热消积,用三黄丸下之,继用凉惊丸调之。

积热便血

病证名。因肠胃积热,热迫络损导致的大便下血。与热毒下血相类。见《丹溪心法附卷》卷十一。治宜清热凉血。《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肠胃积热,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脉弦数者,宜黄连丸,酒蒸黄连丸。”有实热积于内而便血者,治宜泻热通便,并兼和血润肠,用当归承气汤。参见便血、热毒下血等条。

积热喉痈

病名。见《喉科紫珍集》上卷。多因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煿,致使胃中积热上攻而成。症见悬壅垂旁红肿疼痛,似乳蛾。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方选牛蒡解肌汤或普济消毒饮加减。

积热咳嗽

病名。由饮食积热,胃火乘肺引起的咳嗽。见《症因脉治·积热咳嗽》。因膏粱积热,酒客豪饮,阳明受热,肺被火刑所致。其证面赤烦躁,嗽则多汗,夜卧不宁,清晨嗽多,小便赤涩。治用家秘清胃汤以清中焦;咳嗽不已,用家秘泻白散;热积大肠,用枳壳黄连汤等方。参见咳嗽、酒嗽、食积嗽条。

积热三消

证名。因多食膏粱厚味,积湿成热所致的三消证。热熏于肺为上消,证见烦渴引饮,治宜清肺养阴,用清肺饮。热积于胃为中消,证见烦热多食,食下则饥,口臭,治宜清胃养阴,用清胃汤加干葛。热流于下为下消,证见小便频数,如膏如油,足心常热。热在膀胱者,治宜清热祛湿,选用八正散、龙胆泻肝汤;热在肾者,滋阴泻火,用知柏八味丸、文蛤散。参见消渴条。

积热胃脘痛

证名。热积于内所致的胃脘痛。《症因脉治》卷一:“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于中;膏粱炙煿之热,日积于内。热积成燥,积热之痛作矣。”其证胃脘痛时作时止,口渴唇燥,痛则多汗。治宜清热和胃,用栀连清胃汤。有下症者,用神芎丸。《寿世保元·心胃痛》:“以胃脘积有郁热,刺痛不可忍者,用清热解郁汤;如心胃刺痛,并两胁肋痛,呕吐胸痞,大便坚,用清上饮或抚芎、香附、百草霜等药。”参见胃脘痛、内伤胃脘痛条。

积热小舌

病名。指咽喉部小舌(即悬雍垂)发生肿痛的病症。多因肝胃二经火毒上炎于咽喉部位所致。见《喉科指掌》卷三。内有:“此症因肝胃二经火毒飞腾,所以帝丁(即悬雍垂)长硬,白衣裹满,咽物不下,右关之脉浮大,用六味汤加山栀、连翘、黄芩、黄柏、生石膏、滑石、葛根、木通、草河车;服玉枢丹……”。

积热泄泻

病证名。因多进膏粱厚味,酒湿辛辣等物,热积肠胃所致的泄泻。见《症因脉治》卷四。其证发热口渴,肚腹皮热,时或疼痛,小便赤涩,泻下黄沫,肛门重滞,时结时泻,脉多沉数,或见促结。治宜清肠胃积热,方用黄连枳壳汤、龙胆泻肝汤、清胃汤等。欲便不爽者,清热导滞,用大黄枳壳汤。元气虚者加人参。参见热泻条。

积水

体内储存的水液。

①为阴精的组成部分。《素问·解精微论》:“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

②体内病理性水液储留。如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积液。

积嗽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食积咳嗽。详该条。

积吐

病证名。指宿食积滞不消而致呕吐。《证治准绳·幼科》:“积吐,眼胞浮,面微黄,足冷肚热,昼轻夜重,儿大者脉沉缓,此宿冷滞脾,故吐黄酸水;或有清痰,脉实而消,为食积所伤,吐酸馊气;或宿食并出,儿小者,哯乳不化是也。”治宜导滞降逆,用平陈汤加减。

积泻

病证名。因饮食不节,食积不化所致的泄泻。即伤食泻。《医学传灯·泄泻》:“积泻者,腹痛而泻,泻后痛减,泻去稍宽。”小儿患者更多,多因乳食积滞。症见在黄,频频泻下,泄出黄白粪水清便,量不多,完谷不化且酸臭,腹胀纳呆。多因小儿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所致。治宜调理脾胃,兼以芳香导滞消积,用保和丸加藿香、白蔻壳。

积心痛

证名。积滞客于肠胃所致的腹痛。因饮食生冷、中寒不能消散,结滞为积,遇食而发心腹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不内外因心痛证》:“久积心腹痛者,以饮啖生冷果实,中寒不能消散,结而为积,甚则数日不能食,便出干血,吐利不定,皆由积物客于肠胃之间,遇食还发,名积心痛。”《奇效良方·心痛门》:“饮食劳逸,触忤悲类,使脏气不平,痞膈于中,食饮遁注,变乱肠胃,发为疼痛;或饮啖生冷果实,中寒不能消散,结而为积,遇食还发,名积心痛。”参见心痛条。

积饮

病证名。饮邪留蓄不散者。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积饮,留饮积蓄而不散也。”亦泛指痰饮。《景岳全书·杂证谟》:“痰饮一证,其在《内经》止有积饮之说。”参见痰饮条。

积瘀泄

病证名。因瘀血停蓄所致的泄泻。以泻下大便发黑,光亮如漆为特征。《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活血化瘀,用膈下逐瘀汤。

积滞吐

病证名。指食物久停,积滞于胃而致呕吐。《普济方》卷三百九十四:“小儿积滞吐,胸膛闷结,中脘痞闷,气不舒畅,疗秽呕逆即吐。”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陈汤、香砂、枳术丸加减。

积滞泄泻

病证名。因饮食积滞所致的泄泻。又称积结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积滞泄泻,腹必绞痛方泄者是也。”治宜消食化积,祛湿和胃,用平胃散加磨积药。参见食积泄泻条。

嵇康

魏晋时著名学者。224-263年,字叔夜。谯郡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为“竹林七贤”之一。因不满司马氏集团,为司马昭所杀。有《嵇中散集》传世。所著《养生论》,为我国现存最早以养生为题的著作。书中论证了养生对健康长寿的作用,主张养生应从小处着眼。在神形关系上,强调神的作用。

嵇清

南宋正骨科医生。字仁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传治金疮骨损秘术。其父随高宗南渡时(1126年),救治戎马践伤者甚众。清承家学亦精骨伤秘术。年不满二十即接任父职,凡宫中有骨折者,他医莫能治,皆能整复如初,故倍受敬重。执掌太医院事,卒于官。后世每称“嵇接骨”。后裔嵇胜有医名。

嵇胜

明代医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家世业医,先祖嵇清以骨伤科闻名。承家学业医,长于诊治杂症。武宗(1506-1531)年间供职太医院。

《跻寿馆医籍备考》

医学目录著作。七卷。日本·高岛久也、罔田元矩合撰。刊于1877年。本书将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医学校“跻寿馆”中收载大量的中国古医书,共1390部,分为二十余类,部次甲乙、条别异同、敷陈大义、介绍版本,是一部有关医书的目录学著作。现存日刻本。

箕门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布有股前皮神经,隐神经和大隐静脉,股动、静脉。主治小便不利,遗溺,鼠蹊肿痛,阴囊湿痒等。直刺0.5-0.8寸,避开动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素问·刺禁论》:“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②古代全身遍诊法三部九候部位之一。为足太阴之动脉,即下部人,以候脾胃之气。

箕门痈

病名。指生于大腿内侧足太阴脾经箕门穴处之痈。亦名骨毒滞疮、腿发。出《外科启玄》卷五。证治详见大腿痈、外痈条。

激经

妇科名词。出《脉经》卷九,亦名垢胎、盛胎、妊娠经来、胎前漏红、老鼠胎。指怀孕后仍按月行经,并无其他症状,又无损于胎儿,待胎儿渐长,其经自停,谓之激经。

吉撝之

南宋人。字谦伯,生平里贯欠详。据《幼儿新书·近世方书》称,其家藏有医书甚多,内有《宝童方》、《飞仙论》、《凤髓经》、《联珠论》及《吉氏家传》等。

吉灶丹

病名。小儿丹毒分类之一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发病多因足太阳膀胱经之风热毒邪郁结所致。证见赤丹起于额部,逐渐向脑后发展,红肿疼痛明显,多兼有全身寒热。治宜清热解毒、祛风之剂,方选防风通圣散加减。外用紫荆散调搽,或以赤小豆研细末调搽。

极寒伤经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寒盛损伤经脉。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寒为阴邪,易伤阴经,引起经脉不通,疼痛等症。参极热伤络条。

极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举臂开腋取穴。布有尺神经、正中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动脉。主治心痛,目黄,胸胁痛,腋下肿,肩臂不举等。直刺0.5-1寸,避开动脉。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极热伤络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热盛损伤络脉。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热为阳邪,易伤阳络,引起络脉血溢、出血等症。《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金匮心典》:“经脉阴而伤于寒,络脉阳而伤于热,合而言之,无非阳邪亲上,阴邪亲下,热邪归阳,寒邪归阴之理。”

极须

胡须长而浓密。《灵枢·五音五味》:“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

㈠音气(qì)。

①指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张景岳注:“亟,即气也。观《阴阳应象大论》曰:‘精化为气’,即此藏精起气之谓。”

②屡次。《素问·疏五过论》:“粗工治之,数刺阴阳,身体解散,四支转筋,死日有期。”王冰注:“数刺阴阳经脉,气夺病甚,故身体解散而不用,四支废运而转筋,如是故知死日有期。”

㈡音极(jí)。急速。《素问·生气通天论》:“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亟夺

㈠音气(qì)。屡次夺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㈡音极(jí)。急速夺去。《素问·腹中论》:“居脐上为逆,居脐下为从,勿动亟夺。”

亟斋居士

清代妇产科医家。名佚,里贯未详。撰《达生篇》一卷,自序云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记于南昌郡署之东堂。书中详述临产处理原则,强调“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为产妇之要诀,要求接生者须善别“试痛”与“正产”的腹痛,并载产前产后诸症之治疗,流传甚广。另辑有《亟斋急应奇方》(1717年)。

脉学名词。《内经》十二脉之一。即紧脉。《诊家正眼》:“曰急者,紧之别名也。”

急病

即紧病。《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 :“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而弱,少气而不能语,其甚者加吐,此谓急病,宜治之以浆水散。”详紧病条。

急蛾

病名。指喉核迅速肿痛,连及耳窍,表面黄白色脓点,疼痛难咽,伴发热恶寒、口臭便秘,苔黄脉数,多由肺胃热壅,火毒上冲咽喉所致。治宜疏风解毒、泻火消肿,方选清咽利膈汤。似今之急性扁桃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