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窠

人体部位名。指眼的凹陷处,包括眼眶、上下眼胞。《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

目睛瞤动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目者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睛为之瞤动。经曰:曲直动摇,风之象也。宜用四物益其血,加柴胡、山栀清其肝,阴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矣。”若兼他证,则随证加减用药。即睛动,详该条。

目浸

证名。出《灵枢·热病》。指非因情志因素而泪出不止的证候。详流泪证条。

目见黑花飞蝇

证名。系指患者自视眼前常有黑花如飞蝇状。亦名飞绳幻视。《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九:“肾水既虚,肝无以滋养,故见于目者,始则(目巟)(目巟)不能瞩远,久则昏暗,时见黑花飞蝇。”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症状。

目昏昧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昏。详该条。

目昏

证名。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又名眼昏、目昧、目昏昧、目瞀、目暗不明、眼暗、目茫茫、目(目巟)(目巟)、视物(目巟)(目巟)。为视物不明的证候。《灵枢·大惑论》:“五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如久病虚羸,气血两亏,宜用八珍汤加减;若心营亏损,神气虚乏者,宜用补心汤加减化裁。若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者,宜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若肝肾不足,精血暗耗者,宜用一贯煎加减;若气滞血瘀,玄府闭塞者,宜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此外,风、火、痰、湿上扰清窍以及眼外伤等均可致目昏。

目黄

证名。两眼巩膜泛现黄色。《罗氏会约医镜·杂证》谓目黄有虚实之异。实热目黄,以湿热内蓄,郁蒸而成,清其热而黄自退;虚寒目黄,以元阳日衰,津液消耗所致,无烦热脉症,惟有干涸枯黄,须大加温补,始可救治。《医学纲目·目黄》:“亦有目黄而身不黄者,风气自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眦,其人肥,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治宜青龙散等方。本症多见于黄疸病,参见黄疸条。

目纲

人体部位名。指上、下眼睑部。《医宗金鉴》:“目纲者,即上、下目胞之两睑也,又名曰睫,司目之开阖也。”其中上眼睑部又称目上纲(或作目上网),下眼睑部又称目下纲(或作目下网)。

目干涩

证名。指眼觉干涩不爽的证候。又名目枯涩。《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其液竭者,则目涩”。常由肝肾阴亏,肝虚血少,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等所致。《审视瑶函》:“此症谓目日觉干涩不爽利,而视昏花也,因劳瞻竭视,过虑多思,耽酒恣燥之人,不忌房事,致伤神水。”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分别选用滋养肝肾,补肝养血,养阴清肺,滋阴降火等法。方用大补阴丸、归脾汤、黄连阿胶汤等。

目封塞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风邪毒气客于睑肤之间,结聚成肿,肿而睑合不开,故谓之封塞。”治宜祛风解毒。方用荆防败毒散加减。参见肿胀如杯条。

目风肿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为肝之外候,肝虚不足,为冷热之气所干,故气上冲于目,外复遇风冷所击,冷热相搏而令睑内结肿,或如杏核大,或如酸枣之状,肿而因风所发,故谓之风肿”。治宜养肝祛风。方用一贯煎与银翘散加减化裁。参见目疡条。

目风泪出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为肝之外候,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治宜补益肝肾。方用菊睛丸加减。参见迎风冷泪条。

目风赤

证名。系指因风所致流泪及眼睑红赤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者,肝之窍。风热在内乘肝,其气外冲于目,故见风泪出,目睑眦赤。”治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目风

病证名。出《素问·风论篇》。即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①泛指因风邪所致之目疾。

②目掣动谓之目风。参见目瘛条。

目飞血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睛飞血,俗称铺红。《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飞血者,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由肝藏气虚,为风热所乘,致血飘溢,散络白睛,势若飞驰,故谓之飞血。”治宜镇肝气,平心火。常见于风火眼,火疳等多种眼病。偏心火旺盛者,治宜用导赤散加减;偏肝火旺者,治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目寸

同身寸之一。指以患者本人内、外眼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医学入门》:“头部横寸:以眼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

目窗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前发际上1.5寸,头正中线旁开2.25寸。一说在“临泣后一寸半”(《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和颞浅动、静脉额支。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内障,鼻塞,面目浮肿,惊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目瘛

病证名。出《灵枢·热病》。瘛,引纵也。谓宜近而引之远,宜远而引之近,皆为牵掣也。此处指目牵动感。临床上应审证求因,辨证施治。

目赤烂眦

病证名。又名风眼。《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此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治宜疏风清热,方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参见眼弦赤烂条。

目赤烂

病证名。又名风赤眼。《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目赤烂者,睑眦俱赤且烂,见风益甚,又谓之风赤眼”。此由冲冒风日或风热之气伤于睑眦,与津液相搏,故令赤烂也。迎风则作痒泪出,遇热则伤烂眵多。治宜镇平肝气,洗涤睑肤。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本病相当于今之睑缘炎。参见眼弦赤烂条。

目赤

证名。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等篇。又名赤眼。通常指白睛红赤之候。《张氏医通》卷八:“目赤有三:一曰风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邪伤肝。”一般因于风火邪毒入侵者,多见目赤肿痛;肝热上攻者,多见白睛红赤,或抱轮红甚;肝肺阴虚者,多见白睛淡红,视物昏朦。宜结合眼部及全身病情辨证论治。

目眵(目蔑)

症名。指眦睑红赤,眵泪不绝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目上液之道,腑脏有热,气熏于肝,冲发于目眦睑,使液道热涩,滞结成眵(目蔑)也”。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一般治宜泻肝胆火热,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目碜涩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碜,参杂砂土之意。本症指目有沙涩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肝之外候也。腑脏之精华,宗脉之所聚,上液之道。若悲哀内动腑脏,则液道开而泣下,其液竭者,则目涩。又风邪内乘其腑脏,外传于液道,亦令泣下而数欠,泣竭则目涩。劳腑脏劳热,热气乘于肝,而冲发于目,则目热而涩也。甚则赤痛。”宜结合全身情况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参见目沙涩条。

目晨昏

病证名。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即目中常早晨昏。《秘传眼科龙木集》:“目中常早晨昏者何也?答曰:此乃头风攻冲于头,目者太阳之首,肝脏为阳,气旺故使头风攻注于目,宜服局方芎菊散、白蒺藜散、石膏散。”参见目中常早晨昏条。

目常有应日而发

名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指目病有每月周期性复发的规律性。古人认为与三阴三阳随月消长有关。治宜根据发病规律,辨证论治。

目常应时而痛

病证名,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指目疼于每日某个时辰周期性发作者。古代认为与十二经络受邪干目有关。治宜根据病变规律,辨证用药。

目常日夕昏

病证名。又名目夕昏。谓至傍晚则目视昏朦。乃阴血亏损,阳气消耗,以致水火不济矣,所以至日将暮而昏也。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属雀目范围,参见该条。

目常暮昏

病证名。系指至日暮则目视昏蒙的病证。葆光道人《眼科龙木论》:“目常暮昏者何也?答曰:此脑者天真,万物行于阳道,不行阴道,至申酉戌时,寒气欲生,脑损则风寒所致。目中微昏不真,到晚宜衣,灸风火穴。”也可用苦参汤加减治疗。参见雀目条。

目不能远视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目不瞑

证名。指目不能闭的证候。《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曰不瞑矣。”常见于阴虚失眠之症。治宜滋阴降火除烦,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减。

目闭不开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多为胞睑受邪的证候。《张氏医通》卷八:“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热则筋纵目不开,助阳和血汤;然又有湿热所遏者,则目胞微肿,升阳除湿防风汤;真阳不能上升者,则喜暖怕亮,补中益气汤;肝虚者则闭目不欲见人,金匮肾气丸。”又有初生儿眼不开者,多由秽汁浸渍于目所致,用真熊胆和人乳加水蒸汁擦胞睑上,并服地黄散,凉血解毒。

目闭

指闭目不欲开之症。《灵枢·大惑论》:“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治宜补气养肝。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目本

解剖名称。指眼深部。出《灵枢·寒热病》。“足阳明有挟鼻入于面者……入系目本”。盖目珠者连目本,目本又名目系,属厥阴之经也。即目系。详该条。

目胞

解剖名称。见《张氏医通》卷八。即眼睑。详该条。

目黯黑

证名。多由内有瘀血或痰饮所致。两眼周围目胞呈黯黑色。《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又李中梓《诊家正眼》卷一:“目胞黑者,痰也。眼黑行走呻吟者,骨节酸痛,痰入骨也。眼黑面黄,四肢痿痹,屈伸不便者,风痰也。”由瘀血而致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因风痰而致者,治宜疏风涤痰,方用礞石滚痰丸加减。兼有其他病证者,应详审病因,辨证用药。

目暗不明

证名。又名眼暗。《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夫目者,五脏六腑阴阳精气,皆上注于目。若为血气充实,则视瞻分明;血气虚竭,则风邪所侵,令目暗不明”。治宜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减,详见目昏条。

解剖名称。即眼睛。为视觉器官。眼的生理功能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关系。《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中尤以肝脏为密切,因为肝开窍于目。临床上从眼的变化可推测肝的病证,某些眼病亦可从肝论治。《灵枢·五阅五使》:“目者肝之官也,肝病者,眦青。”同时,眼又是望诊察神的重要器官。《推蓬寤语》:“目为神之牖。”

目(目芒)(目芒)

证名。出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目芒)通茫,即目茫茫。《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腑脏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谓之茫茫也。若心气虚,亦令目茫茫,或恶见火光,视见蜚蝇黄黑也。”由风邪痰热引起者,宜疏风清热祛痰,方用银翘散合清气化痰丸加减;由心气虚引起者,宜补益心气,方用补心汤合四君子汤加减。参见目昏条。

目(目巟)(目巟)

证名。出《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视物昏暗,故谓之(目巟)(目巟)也。”《素问·藏气法时论》:“肝病者,……虚则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又《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如无所见。”说明肝肾受病均能引起视力减退,目视(目巟)(目巟)。治宜补肝明目,滋补肝肾。方用青羊肝散、一贯煎加减。参见目昏条。

木蛭毒疮

病名。即山蛭、草蛭吮吸人血而致之毒疮。《本草纲目》卷九引自张杲《医说》,谓南方多雨,有物曰木蛭,大类鼻涕,生于枯木之上,闻人气则闪闪而动,人过其下,坠人体间,即立成疮,久则遍体,惟以朱砂、麝香涂之即愈。”

木运临卯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丁为木运,卯为木的正位,中运木与岁支卯同气,故所指丁卯年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木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木主丁壬,凡丁年、壬年均属木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丁壬之岁,木运统之。”

木郁土虚

五行学说术语。肝属木,脾属土。即肝郁脾虚。详该条。

木郁化火

五行学说术语。肝属木,木郁即肝郁,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故称。临床表现有头痛、眩晕、面赤、目痛、呕血、咳血,甚则发狂等。

木郁化风

五行学说术语。肝属木,主风,由于肝气郁结,耗伤肝血,血虚风动,出现眩晕、舌麻、震颤、痉厥等肝风证候,故称。

木郁达之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木郁达之,谓吐令条达也。”《内外伤辨惑论》认为是肺金抑遏肝木。木郁,指肝气郁结;达,疏泄畅达。肝气郁结症见两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或恶心,吐酸,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苔薄脉弦,用疏肝解郁如逍遥散之类治疗。

木郁

五郁之一。指肝胆郁结之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见畏寒畏热,头痛颊痛,头晕耳鸣,目赤暴痛,脘腹胀满,吞酸吐食等。治宜疏达,用达郁汤、开郁至神汤或舒木汤等方。

木疡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木疳。本病多由肝经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前者宜清泻肝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后者宜养阴清热,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参见木疳条。

木香饼

灸用药饼之一。《外科证治全书》:“以木香五钱为末,生地黄一两,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上,以艾灸之。”用治扑损闪腰、血瘀气滞等症。

木喜条达

生理学名词。系借用五行学说阐述树木生长的特性,来比喻肝胆的生理特点。肝胆主疏泄升发,疏泄则能助脾胃消化吸收;升发则能使气机舒畅。故肝木喜畅达而不宜抑郁,肝郁则产生胁下痛、嗳气不舒等症。

木位

运气术语。风木所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木位之主,其写(泻)以酸,其补以辛。”王冰注:“木位春分前六十一日,初之气也。”

木肾

病名。睾丸肿大坚硬而麻木无疼痛之病证。出《丹溪心法》卷四。多因下焦为寒湿所袭而起者。《育婴秘诀》:“卵肿不痛者,此湿也,名曰木肾。”治宜软坚利气之剂。内服用《证治准绳·幼科》金茱丸,或用栝楼连皮带子、荜拨、生姜、葱白同煎服。

木舌胀

病名。《儒门事亲》卷三:“热结于舌中,舌为之肿,名曰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参见木舌条。

木舌乳蛾

病名。系指患乳蛾而舌紫胀者。《疮疡经验全书》卷一认为:本病“因心经热毒,或因酒后温床厚被,以致热气攻于心经,故生单蛾及舌胀而紫,吐出风痰,急用三棱针刺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及刺乳蛾俱被出血痰。”内治宜清心解毒、凉血消肿。方可选用牛黄清心丸、犀角地黄汤等加减。若病人能够咽药,即以黄连一味,煎浓汁细细呷之。

木舌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六。又名死舌。本病多由心脾积热上冲所致。症见舌肿,渐胀塞满口,肿硬而不柔和。《婴童百问》:“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渐渐肿大,塞满口,是为木舌。”《赤水玄珠》卷三:“舌肿硬而不柔和,挺然胀满或出口者为木舌。”《医学纲目》卷十七:“木舌者,舌肿粗大,渐渐肿硬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治宜泻火解毒。用凉膈散加减。热毒炽盛,舌肿硬痛,不能言语者,宜清心凉血解毒。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等加减。由其他原因导致者,应审证求因,辨证用药。《景岳全书》卷二十六:“忽肿木而硬者,谓之木舌,皆上焦热壅故也。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

木疝

病名。见《医林绳墨》。证见睾丸结硬,不知痛痒,阴囊皮厚,不知长大,重坠难当的一种疝症。治当温和,和则补养脾胃,充和元气;温则健脾温中,通调水道。

木癞

病证名。麻风之麻木不仁者。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恶风及犯触忌害得之。多从风起,毒邪入肝经而发病。其证初起肤如虫癣,面目痒,大小不一,形色不同,久则连片,如复生疮,腐烂腥秽,眉睫脱落,或疮如瘤肿,麻木不仁,三年则成大患。早治或能愈。相当瘤型麻风之晚期。

木克土

五行学说术语。肝属木,脾胃属土。指肝气过亢可影响脾胃。相克本属正常范围内的制约,但近人已习惯把木克土与木乘土混同。参见肝气犯胃条。

木火刑金

五行学说术语。肝属木,肺属金。由于肝火过旺,耗灼伤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目赤,甚或咯血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的变化。

木疳

病名。《证治准绳·杂病》,“木疳证生于风轮者多,其色蓝绿青碧,有虚实二证。”又名木疡。因肝经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本病黑睛上发生一个或数个圆形小颗粒样突起,实者小而痛涩,虚者大而昏花,日久反复,黑睛去翳,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变生花翳白陷,甚至溃穿黑睛。类今泡性角膜炎。治法:实证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宜养阴清热,可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①树,木本植物的通称。《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②木材。《灵枢·逆顺肥瘦》:“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木也。”

③指性质属木的事物。《素问·玉机真脏论》:“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

④五行之一,指木形。《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⑤五运之一,指木运。《素问·五常政大论》:“木曰敷和。”

⑥六气之一,指厥阴风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

⑦指代肝脏。《素问·示从容论》:“若夫三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

拇指同身寸

人体测量单位名。系一种指寸法。见《千金要方》。

拇指寸

取穴指寸法之一。以拇指屈侧指节横纹两端间距离为1寸量取穴位。《千金要方》:“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适用于四肢部取穴。

拇指

解剖结构名。同母指。

①手大指。《灵枢·五色》:“赤色出两颧,大如母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

②足大趾。《素问·骨空论》:“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牡痔

病名。肛门痔之一种。出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五十二病方》:“牡痔,有蠃肉出,或如鼠乳状,末大本小,有孔其中……疾灸热,把其本小者而XX绝(烧灼结扎)之”。又“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熟二斗米顷,而张角,系以小绳,剖以刀,其中有如兔xx,若有坚血如扬末而出者,即已。”其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技术均甚先进。相当现代之外痔、混合痔或并发肛漏者。证治参见各有关条。

牡脏

出《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即阳脏。详该条。

母腮

推拿穴位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大指甲后一韭叶处。掐之,止吐血。

母气

五行学说术语。在五行相生关系中,“生我”者为母气。如木生火,则木为火的母气。

母疟

病名。疟疾在腹胁结成症癖,日久难治者。指疟疾脾肿大。《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亦有数年不差,百药不断,结成症癖在腹胁,名曰老疟,亦曰母疟。”参见疟母、老疟条。

母病及子

五行学说术语。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如肝木为母,心火为子,肝阳上亢,可发展为心火亢盛;又如脾土为母,肺金为子,脾胃虚弱,也可累及肺气不足。

①根源,本源。《灵枢·禁服》:“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

②母亲。《素问·奇病论》:“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

③指象母亲一样,滋养诸脏。《素问·阴阳类论》:“三阴为母。”

④五行生克变化中,生我者为母。如土生金,则土为金母。《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

⑤同“拇”。《灵枢·五色》:“黑色出于庭,大如母指,必不病而卒死。”

谋风

八风之一。来自西南方的风邪,可内伤脾脏,外侵肌肉,导致人体虚弱。《灵枢·九宫八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

眸子

人体部位名。即瞳子、瞳仁。《灵枢·刺节真邪》:“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按:“中其眸子”形容针刺感应可从听宫穴扩散到眼睛,不是真刺眼球。)

①人体生理名词。指瞳神。《说文》:“目童(瞳)子也。”详见瞳神条。

②人体解剖名称。指眼珠。《景岳全书》卷二十七引龙木禅师语曰:“……人有双眸,如天之有两曜,乃一身之至宝,聚五脏之精华。”参见目珠条。

默默

不言貌。《素问·刺腰痛》:“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

莫仲仁

元代医生。江苏华亭人。清通医术,名噪一时。某人病痢,口禁不食者七日,气殆绝,投药即愈;一高官病瘵,众医争进,仲仁望而走曰:“虽扁鹊不可为也。”其人果亡。

《莫氏锦囊十二种》

个人医学丛书。清·莫熺辑。于清·顺治、康熙年间陆续刊印。但其中也包括几种非医书,属于医书的有《医门约理》、《难经直解》、《脉学入门四言举要》、《濒湖脉学》、《脉学汇辨》、《脉诀考证》、《本草纲目摘要》等。现存乾隆刻本。

莫士英

明代医生。字士颖。浙江人。太学生。少多病,喜方书,遂以医名,治病多验。会岁大疫,活人甚众。治不取资,世人佩之。子成苍,孙瑕,亦以医名。

莫枚士

清末文学家、医家。名文泉。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同治九年(1870年)中举人,后两次试于礼部不第,改习医学。因早年习经史,于小学颇有研究,习医后,致力于古医籍校疏,以经解经,或从文字训诂学解释医药术语,以示博学多闻。撰《研经言》四卷、《经方例释》三卷、《神农本草经校注》三卷。

莫满

僧人。佚其姓名,撰《单复要验方》二卷。

莫君锡

隋代医生。大业中(605-617年)为太医丞。炀帝好色,方士投其所好,制助阳大丹以进,服之阳盛而燥渴,日饮百杯而不止。君锡置冰于帝前,令日夕望之而渴渐止。

莫伯虚

宋代官吏。字致道。吴兴(今浙江吴兴)人。官刑部郎中。通医学,曾刻《博济方》,并集家藏经验方,成《莫氏方》附于后,已佚。

①否定代词。没有人(物)。《素问·气交变大论》:“肖者瞿瞿,莫知其妙。”《素问·营卫生会》:“乃化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

②不,不能。《素问·六微旨大论》:“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素问·着至教论》:“三阳一当,请闻其解。”

③无,不存在。《素问·调经论》:“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

沫痰

证名。痰证之一。因气虚不能约束津液所致,痰涎量多而不甚粘稠之证。《不居集》卷十七:“沫痰,人有坐处,卒吐痰涎满地,其痰不甚稠粘,此气虚不摄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药。六君子汤加益智仁以摄之。”参见痰证条。

指体内津液所化的泡沫。《灵枢·五癃津液别》:“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

①人体部位名。四肢或四肢末梢。《灵枢·杂病》:“痿厥为四末束悗。”《灵枢·九针十二原》:“治之者反取四末。”

②标病或标部。《灵枢·寒热》:“鼠瘘之本,皆在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灵枢·邪客》:“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

③针尖。《灵枢·九针论》:“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

④中草药的枝叶。《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

⑤粉末。如细末、粗末等。

抹法

推拿手法名。

①用拇指指腹或手掌面紧贴皮肤,略用力作上下或左右缓慢的往返移动。常用于头部、颈项及胸腹部。

②推拿的俗称。《理瀹骈文》:“推拿,乡村人谓之抹。”

磨法

推拿手法名。指摇法或摩法。名见该条。

摩治

即按摩。《石室秘录·摩治法》:“摩治者,抚摩以之也。譬如手足疼痛、脏腑瘀结、颈项强直、口眼歪斜是也。法当以人手为之按摩,则气血流通,痰病易愈。”

摩眼

自我推拿方法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即熨目。见该条。

摩胁

推拿方法名。即抚摩两侧胁肋部。有消食导滞,疏肝理气等作用。《厘正按摩要术》:“摩左右胁,左右胁在胸腹两旁肋膊处,以掌心横摩两边,得八十一次,治食积痰滞。”

摩挲(suō梭)

即推拿。见该条。

摩娑

即推拿。又作摩抄、摩挲。《释名·释姿容》:“摩娑,犹未杀也,手上下之言也。”见推拿条。

摩脐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摩脐法,此治腹痛便结,……用右掌心向上下左右按而摩之。”

摩目

自我推拿方法名。即熨目。《诸病源候论·目茫茫候》:“以热指摩目二七,令人目不瞑。”

摩面

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诸病源候论·时气候》:“摩手掌令热,以摩面从上下二七止,去肝气,令面有光。”

摩脊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用以预防痘疹,明·张浩《仁术便览》卷四:“摩脊法:小儿痘疹未出之先宜以手蘸油摩儿背脊中间,痘疹出稀少,预解胎毒,或不生。”

摩腹

导引功法名。揉摩腹部。有健脾胃、助消化等效用。《理瀹骈文》:“调中者摩腹,寓太和之理。”“饭后摩腹,助脾运免积滞也。”

摩法

推拿手法名。即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贴附于治疗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称摩擦法,用手指进行者称指摩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消化道疾患及软组织急性损伤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内功图说·分行外功》:“两手摩腹,移行百步,除积滞。”

摩抄

又作摩挲、摩娑。即按摩。见该条。

按摩。《灵枢·九针十二原》:“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素问·至真要大论》:“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