臑阴

同“臑内”,臑部内侧。《灵枢·邪客》:“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

臑内

上臂内侧。《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

臑窌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臑交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臑会。见该条。

臑会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臑髎、臑交。属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阳、阳维之会。在臂外侧,当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缘。布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桡神经,及中侧副动、静脉。主治肩臂痛,瘿气,瘰疬,上肢麻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臑骨突出

病名。臑骨即肱骨,指肩关节脱臼后肱骨头离位,明显突出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证治详肩胛骨脱出条。

臑骨伤

病名。指臑骨因外伤而折断者。见《医宗金鉴》卷八八。臑骨即肱骨。多因跌打、坠撞而伤。通常易发生在肱骨头部,其它干部、髁部等处骨折亦可发生。症见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并有骨声,上臂内侧可见瘀斑。甚则出现假关节。折端有移位者,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无移位者,仅夹缚固定即可。用药可参见骨折条。

臑骨

骨名。即肱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臑骨,即肩下肘上之骨也。”

①肩以下、肘以上的部分。《灵枢·经筋》:“手阳明之筋……上臑儒,结于髃。”《类经图翼》则谓:“肩髃以下内侧对腋处,高起软白肉也。”

②指肩下肘上之骨。《灵枢·经脉》:“肩似拔,臑似折。”

淖泽

①浓厚滑润《素问·离合真邪论》:“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

②柔和滑润。《灵枢·五变》:“肉不坚而淖泽。”

③指稠厚精微物质的蓄积。《灵枢·决气》:“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

④喻脉象按之如泥柔软模糊。《灵枢·刺节真邪》:“脉淖泽者,刺而平之。”

㈠(nào,音闹)

①泥沼。喻指人体内稠碍精微物质的积蓄。见“淖泽。”

②喻指浓厚粘稠。《素问·八正神明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

③柔润。《灵枢·卫气失常》:“膏者,其肉淖。”

㈡(zhúo,音卓)乱,逆乱。《素问·阴阳别论》:“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杨上善注:“淖音浊,乱也。”

脑转耳鸣

病证名。即头目眩晕而伴耳鸣。似今之美尼尔氏综合征。多由肾虚髓海不足所致。《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脑转

病状名。即自觉头目旋转。相当于“旋转性头晕”。《灵枢·大惑论》:“邪中于项……入脑则脑转。”

脑蒸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脑蒸,头眩闷热。”详二十三蒸条。

脑痈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三。实为枕项间之痈,易破、易敛,较脑疽病位浅。参见脑疽条。

脑泻

病名。《普济方》卷五十七:“脑泻臭秽。”即指鼻渊之鼻涕脓臭。参见鼻渊条。

脑痛

病证名。外邪入脑所致的头脑剧痛。见《中藏经》卷中。因风热或寒邪或风寒湿邪入脑所致。《脉因证治·头目痛》:“脑痛,乃风热乘虚而入于脑。以辛凉之药散之行之。”证见头目昏眩疼痛,治用羌活汤。《医钞类编》卷十二:“冬月大寒入脑,令人脑痛连齿痛,名曰脑痛。肾虚者多患之,缓治则死,急宜羌活附子汤。又风寒湿犯脑头痛,脑痛项筋急,头动摇,以及脑痛连齿等证。宜羌活散、麻黄散、细辛散、白芷散、蝎梢散。”参见脑风条。

脑髓

①脑与脊髓的合称。《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②指脑浆。《医林改错》:“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脑烁

病证名。《千金翼》作“脑烁疽”。本病属于脑疽之虚证,色暗不溃,硬不见脓,溃破不敛。《灵枢·痈疽》:“阳留不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参见有头疽、脑疽条。

脑湿

古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脑湿,谓头上忽生肉如角。谓之脑湿,言脑湿气蕴蒸冲击所生也。”相当于皮角。即头上忽生肉如角状的疾病。多由湿气熏蒸冲击所致。外治为主:先宜于根处结扎,再以千金散外敷,以净根蒂。

脑渗

病名。出《医学准绳六要》。即鼻渊。又名脑漏、脑崩、控脑砂等。即指鼻流浊涕如渊为主症的鼻病。症见:鼻流浊涕,通气不畅,嗅觉失灵,伴头胀头痛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鼻窦炎。详参鼻渊条。

脑砂

病名。指鼻流黄水,伴头痛的病证。实鼻渊之重者,见《医学入门》。详参鼻渊条。

脑热注目

病证目。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小儿风热入脑而睑涩常闭不开。治宜疏风清热明目,用明目方。

脑热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该书卷八十四:“夫小儿肺脏壅滞有热,上攻于脑,则令脑热也。”脑热则引起鼻干,口渴,心烦,不寐等。治宜清热养液,用黄芩、葛根、淡竹叶之类。

脑衄

病证名。指鼻出血甚者,或口鼻俱出血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鼻出血如泉,曰脑衄。”《血证论》:“脑衄者,口鼻俱出血也。也非真从脑髓中来,此不过甚言鼻衄之重,而因名之曰脑衄耳。”治用参苏饮,人参益气止血,苏木行血祛瘀。衄甚不止,气短肢厥,气随血脱者,宜益气回阳以固脱,用独参汤加附子浓煎呷服。参见鼻衄有关各条。

脑逆头痛

证名。厥逆头痛的别称。见《世医得效方》卷十,详厥逆头痛条。

脑逆

邪气上逆于脑。《素问·奇病论》:“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

脑鸣

证名。头脑鸣响的简称。亦称天白蚁,指头内如有虫蛀鸣响。《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有头脑鸣响,状如虫蛀,名曰天蚁者,宜茶子末吹鼻,效。”因上焦火热或痰湿所致。瘦人多属于火,宜薄荷、栀子、茯苓、甘草、细辛、川芎、黄芩、石膏、芽茶之类;肥人多属湿痰,宜半夏、茯苓、枳实、黄连、天麻、胆星、苍术、黄柏、芽茶之类。亦有依虚实论治。实者用凉膈散、礞石丸下夺之;虚者用独参汤、保元汤、六味丸、八味丸、茸朱丹、鹿茸丸等药调补(见《张氏医通·诸痛门》)。参见天白蚁条。

脑漯(tà榻)

病名。即脑疽。《刘涓子鬼遗方》卷四:“阳气大发,消脑,名曰脑漯。其色不乐,项痛如针以刺,头乘心者不治。”详参脑疽条。

脑漏

病名。鼻腔时流涕液之证。《景岳全书·鼻证》:“鼻渊证,总由太阳督脉之火,甚者上连于脑,而津津不已,故又名为脑漏。”《医醇剩义·脑漏》:“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鼻为肺窍,司呼吸以通阳,贼风侵入,随吸入之气上彻于脑,以致鼻窍不通,时流清涕,此风伤之脑漏也。阳邪外烁,肝火内燔,鼻窍半通,时流黄水,此火伤之脑漏也。冬月邪寒,感冒重阴,寒气侵脑,鼻窍不通,时流浊涕,此寒伤之脑漏也。”参见鼻渊条。

脑流青盲眼

病名。属圆翳内障。《外台秘要》卷二十一:“眼无所因起,忽然膜膜,不痛不痒,渐渐不明,久历年岁,遂至失明,令观容状,眼形不异,唯正当眼中央,小珠子里,乃有其障,作青白色,虽不辨物,犹知明暗三光,知昼知夜,如此之者,名作脑流青盲眼。”详参圆翳内障条。

脑空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颞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在头部,当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心悸,耳鸣,癫痫等。沿皮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

脑疽

病名。出《集验背疽方》。又名对口、对口发、对口疮、对口疽、对口疔、对口痈、脑漯、落头疽、项疽、项中疽、脑后发、脑痈、大疽;属虚则又称为脑烁。即指生于脑后发际正中的有头疽。多因膀胱经湿热邪毒上壅或阴虚火炽、热邪上乘所致。因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疽发之后,毒邪内陷,易伤脑髓,致神志昏愦而成险证。其治初起宜清热疏风,解毒活血。虚者宜补气血,托邪毒。详参有头疽条。

脑尽痛

整个头颅内都疼。指头痛部位广泛,属于真头痛的重要症状之一。《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

脑黄

病名。黄疸二十八候之一。《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热邪在骨髓,而脑为髓海,故热气从骨髓流入于脑,则身体发黄,头脑痛,眉疼,名为脑黄候。”治宜石膏散等方。参见黄疸条。

脑户痛

病证名。指后头枕部疼痛。《素问·气交变大论》:“阴厥且格,阳反上行,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

脑户

经穴名。出《素问·刺禁论》。别名匝风、会额、合颅。属督脉。督脉、足太阳之会。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左右枕动静脉分支。主治癫痫,头晕,失眠,项强,瘖不能言,及枕神经痛等。沿皮刺0.5-0.8寸。艾条灸5-10分钟。

脑后骨

即脑杓。详该条。

脑后发

病名。即脑疽。出《仙传外科秘方》卷九。详参脑疽条。

脑后顶门

出《奇效良方》。即后囟。详该条。

脑骨伤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多因跌打、碰撞等暴力所致,常有头颅骨折和脑髓损伤。一般表现为伤处可伴有局部肿胀,甚则颅骨凹陷,眼结膜出血,或流出脑脊液,昏睡不知人事。轻者伤后暂时昏迷,醒后伴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重者清醒一段时间,再度昏迷,两侧瞳孔不对称,呼吸不规则,伴抽搐、惊厥、偏瘫,脉数而弱,渐趋死亡;最重者可立即死亡。其治:昏迷可宣窍开闭,服八厘散、苏合香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伴高热可用紫雪丹,外敷混元膏;颅骨凹陷应立即手术。醒后亦散瘀为主,服正骨紫金丹。伴抽搐者宜平肝熄风,兼服天麻钩藤饮;头晕、恶心、呕吐者,宜和胃降逆、活血化瘀,服玉枢丹等。恢复期宜补气血和阴阳为主。

脑膏

指耳垢。

脑疳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疳疾患儿头部生疮,兼见毛发焦枯如穗,甚至脱落光秃,鼻干,心烦,疲倦,困睡,目睛无神,腮肿囟凸,身热汗出不解等。多因气血不足,或风毒侵袭所致。与脑部疾患(如脑炎、大脑发育不全、脑病后遗症等)有别。治宜清热解毒,健脾消疳。用龙胆泻肝汤清解,继用肥儿丸消疳。

脑盖

①脑盖骨。即颅顶骨。又称天灵盖、仙人盖。头部覆盖包围脑髓的骨骼部分。

②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络却。参见该条。

脑缝

头部颅骨相互吻合之齿状缝线。脑缝线包括:顶骨与额骨吻合的缝线称冠状缝;顶骨与顶骨吻合的缝线叫顶缝;顶骨与枕骨吻合的缝线叫人字缝;顶骨与颞骨吻合的缝线叫顶颞缝;蝶骨与额骨吻合的缝线称蝶额线;枕骨与乳突吻合的缝线称枕乳突缝。

脑风

病名。风冷侵袭脑户的病症。见《素问·风论》。其证项背怯寒,脑户极冷(见《圣济总录》卷十五)。治宜搜风散寒止痛,用神圣散。亦指邪气上熏头痛不止之证。《杂病源流犀烛·身形病源流》:“亦有风邪但攻于上焦,而邪气上熏,令人日夜头痛不止者,亦为脑风,宜太阳丹。”参见头风、头痛条。

脑发疽

病名。即勇疽,又名太阳疽。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参见勇疽条。

脑发

病名。指发于头巅顶部的痈疡。出《外科启玄》卷四。多由热毒上壅,结聚而发。其治参外痈条。

脑顶风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无故摇头,兼见惊搐、咬牙、弄舌等。由肝风内动所致。治宜平肝,参见惊风治法。

脑长头大

病证名。指头大畸形。《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小儿脑长头大,囟开不合,臂胫小,不能胜头。”常伴有智力发育不全,视力和听力障碍,约有半数病儿发生惊厥。治宜壮肾。内服地黄丸;外用南星、白敛为末,醋调,摊纱布上,烘热贴敷囟门,且以纱布包紧;亦可用熨药方(半夏、川芎、细辛、桂心、川乌,研末,煮热)温熨囟门。

脑杓

头的后部,又名脑后骨,俗称后脑杓。以其形如杓,故名。《伤科汇纂》:“脑后骨者,俗呼脑杓。”

脑崩

病名。鼻渊之别名。出《外科大成》卷三。“鼻渊者,鼻流浊涕黄水腥秽是也,又名脑崩。”详参鼻渊条。

①脏器名,属奇恒之府,位于颅腔内,下通脊髓,是髓的汇聚处,故又称“髓海”。《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

②泛指头颅。

蛲疳

出《诸病源候论》。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蛲虫痢

病名。系因蛲虫病所产生机械性肠道刺激所引发的痢疾系腹泻。《张氏医通》卷七:“蛲虫痢,其证腹大,皮肤黄粗,循循切切然,……或痒,或(虫)从谷道中溢出。”治以杀虫为大法,后再补益脾胃,清化湿热。杀虫方多选用化虫丸、扫虫煎、乌梅丸等方。

蛲虫病

病名。九虫病之一。是寄生于肠道,临床以肛门痒、虫从肛门溢出为主症的常见多发生性虫病,以小儿患者为多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蛲虫……在于肠间,若脏腑气实,则虫不妄动,胃弱肠虚,则蛲虫乘之。重者成疮,或虫从肛门溢出。轻者浸蚀肛门,但痒也。”可兼见面色(白光)白、烦惊不安等症。内服化虫丸等方,外用蜣螂丸塞肛门,或百部液、大蒜液灌肠。参见九虫条。

证名。系指因鼻内阻塞而发音欠清畅的病证。参见鼻齆条。

囊纵

阴囊松缓。指囊缩之病象消除。《素问·热论》:“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

囊痈

病名。指睾丸红肿热痛,然不肿大者,亦名肾囊痈。出《外科理例》卷三。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或外湿浸内蕴酿成毒所致。症见阴囊红肿热痛。并见有恶寒发热,口干喜凉饮,小便赤涩等全身症状,因其睾丸不肿大,故可与子痈鉴别。初起治宜清利湿热,可服清肝利湿汤;已成脓或脓已溃者,宜滋阴托脓,服滋阴内托散。外敷如意金黄散。余可参见痈条。

囊缩

证名。《素问·热论》:“伤寒……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中藏经》称为“卵缩”。指阴囊上缩。常与舌卷并见于危重病中。多由厥阴经受病所致。《证治要诀》卷二:“厥阴舌卷囊缩。”治疗时,若因阳明热盛,邪传厥阴者,宜急下存阴,用大承气汤之类。因寒邪直中者,用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等方。参见阴缩、卵缩等条。

囊发

病名。指阴囊红肿溃烂,甚而睾丸外悬者。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一。即脱囊。详该条。

囊耳

病名。系指耳中流脓色青的病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也即震耳。详见该条。

囊底

经外穴名。《太平圣惠方》:“小儿胎疝,卵偏重者,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奇效良方》列作经外穴,名囊底穴。定位在男性阴囊后十字纹中。主治肾脏风疮,小肠疝气,偏坠,阴囊湿痒,睾丸炎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①盛物的口袋。《素问·气厥论》:“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

②男性的阴囊。《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难乳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指小儿不能吮乳。《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难乳有二:一者初生,客风邪热中脐,流入心脾之经,即令舌厚唇燥而急,口不能乘乳,故乳而不能咂饮也。二者儿初生时,拭掠口中秽血不及,咽而入腹,则令儿心腹痞满,短气促急,故口不能吮乳。”前者治宜清热,用五福化毒丹;后者治宜除秽,用四磨汤。

《难经直解》

医经著作。二卷。清·莫熺注。书成于1669年。本书是《莫氏锦囊十二种》的一种。莫氏注释《难经》以滑寿《难经本义》的理论为主,直接以《内经》有关原文阐解《难经》,并附莫氏个人心得作为补充。现存康熙刻本、莫氏丛书本等。

《难经正义》

医经著作。六卷。清·叶霖撰于1895年。叶氏认为《难经》一书“理趣深远,非浅学得窥堂奥”,遂参历代医学大家对《难经》的注疏,以《内经》原文予以对照排比、诠释发挥。以《内经》为医学之根本,故以“正义”名篇。全书辨论精要,考证颇详。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难经悬解》

医经著作。二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采集历代《难经》注家的学术观点加以综合。但真正发挥义蕴的见解并不多。现有清刻本及《黄氏医书三种》本等。

《难经疏证》

医经著作。二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本书首列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一篇,作者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其后参考《难经集注》、《难经本义》、《难经经释》等书,分别将八十一难予以疏证。所写按语补足了注文之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订了《难经》的原文。现存日刻本、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难经经释》

医经著作。二卷。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徐氏注释《难经》以《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未免失之偏激。现存多种清刻本、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难经集注》

医经著作。五卷。原题宋·王惟一撰。明·王九思等辑。本书是将三国时吴·吕广、唐·杨玄操、宋·丁德用、虞庶和杨康候等人的《难经》注文加以选录分类汇编而成。全书按脉诊、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次序分为13篇。这是现存最早的一种《难经》集注本。现存1652年日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

《难经汇注笺正》

医经著作。三卷。张寿颐注。刊于1923年。本书主要以滑寿《难经本义》及徐大椿《难经经释》为据,参考选用历代各家《难经》注文,并结合张氏本人的见解,将《难经》原文进一步予以校注,引用资料较多,对《难经》经文的阐释较为明晰,又有独到的见解。现存初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难经本义》

医经著作。二卷。元·滑寿撰。刊于1366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等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对《难经》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在调整编次、补充缺漏的基础上予以诠释。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见解予以发挥,在《难经》注本中影响较大。1949年后有排印本。

《难经》

医经著作。三卷(或作五卷)。原题秦越人撰。但史料上却无法证明。大抵为秦汉之际或东汉以前的医家托扁鹊之名而作。本书以问难形式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和某些疑难问题。总设八十一篇,故名《八十一难》。第1-22难论述脉诊,其中提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切于临床实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第23-29难主论经脉流注始终、经脉长度、营卫度数、奇经八脉及所主病证。第30-47难主论脏腑、对三焦、肾与命门提出新见解。第48-61难主论疾病的证候、诊断及四诊。第62-68难论述脏腑井俞诸穴。第69-81难论述针刺补泻之法。此外《难经》还首次提出了“七冲门”、“八会穴”和“伤寒有五”等新观点。全书文字简要,理奥趣深,辨析亦颇精微,在祖国医学经典中每每与《内经》相提并论。在古今中外均有较大影响。历代刊本和注本颇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吕博望《注众难经》、杨玄操《集注难经》、丁德用《补注难经》、滑寿《难经本义》、熊宗立《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张世贤《图注八十一难经》、徐大椿《难经经释》、黄元御《难经悬解》、日人丹波元胤《难经疏注》等。现存明刻本,及1940年黄竹斋校本等。

难产七因

病因病理学术语。出《赞育编》。指造成难产的七种原因。即:一因安逸,二因奉养,三因淫欲,四因忧疑,五因娇怯,六因仓皇,七因虚乏。

难产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又名产难。指胎儿娩出困难的各种异常产。如杨子建《十产论》中之伤产、催产、冻产、偏产、横产、倒产、碍产、盘肠产等均属难产范围。

南政之岁

岁支的亥、子、丑、寅、卯、辰,都属南政。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参北政之岁条。

《南雅堂医书全集》

医学丛书。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女科要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三字经》、《时方妙用》、《时方歌括》、《景岳新方砭》、《伤寒真方歌括》、《伤寒医诀串解》、《十药神书注解》等十六种。陈氏著作浅近易懂,大多切于实用,故流传甚广。此外尚有名为《陈修园医书二十一种》以及四十八种、六十种、七十种、七十二种等多种刊本,均系书商附入其他医家的一些著作的产物。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

《南雅堂医案》

医案著作。清·陈念祖撰。本书选录陈氏生平治案,原系抄本。传抄至百余年后,于1920年经后人重为编辑,删订予以刊行。共八卷,按病证分为五十余门,包括内、儿、妇科多种病证治案。治法师古而能灵活化裁。现有石印本。

南吕

六吕之一。详六吕、六律条。

南极

南方之极,地球最南端,与北极相对。《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奔南极,寒雨数至。”

《南病别鉴》

温病学著作。三卷。清·叶天士等撰,宋兆淇辑注。初刊于1878年。宋氏鉴于江南地区温热湿热病居多,因取温病著作中影响较大的叶天士《温证论治》,薛生白《湿热条辨》及薛公望《伤寒直解辨证歌》三书加以辑注。其中《温证论治》、《湿热条辨》二书,主要参考章虚谷注本,内容有所删节或补充发挥;《伤寒直解辨证歌》虽沿用伤寒名称,实为论述温病,仍宗叶、薛(生白)意旨论治。宋氏辑注本书,在分析温热、湿热两种热病的辨证和论治方面颇有条理,书末所附宋氏个人所撰《辨证要略》,亦颇有见地。现存自刻初刊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南北经验医方大成》

医方著作。十卷。本书为孙允贤《医方大成》的增补本改名者。参见医方大成条。

男子乳痈

病名。发于男性乳腺之化脓性感染者。出《外科理例》卷四。多因肝肾虚而精亏血燥所致,其证与女性乳腺炎并无两样。《疡医大全》卷二十:“男子乳房忽然壅肿如妇人之状,扪之疼痛。”该证比较少见。证治可参考乳痈条。

男阴缝

经穴别名。《千金翼方》:“灸风府、热府、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男阴缝,拨阴反向上,灸治马黄黄疸。”在阴茎根部与阴囊相交处正中。主治黄疸,阴卵偏坠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妳(nǎi)疬

病名。妳同奶,疬在此指瘰疬之类,然非结核。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乳疬。乳中发现有肿块多因冲任不调,气滞痰郁而发,以女子青春发育期为多见。该证初起,多见于乳晕部形成扁圆形肿块,常伴有轻微之痛痒感。或无自觉痛苦,或肿块有压痛,该证多可于数周内逐渐消散而自愈。或不自愈,可用调理冲任,开郁化痰之剂。类似青春散乳腺炎。

奶疹子

病证名。《幼科证治准绳》:“小儿有出一二次者,出轻而日数少者,名奶疹子。”婴幼儿发疹性疾病,如风疹、幼儿急疹等。

奶癣

病名。发于婴儿的一种湿疮。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乳癣、胎癣、胎(疒敛)疮。多因婴儿禀性使风湿热毒蕴留肌肤而发,好发于婴幼儿之头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证见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发,或密集群聚,疹色红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癣样。不起泡,不流水者称干(疒敛),偏于风热盛者;若皮肤起粟,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称为湿(疒敛),为偏于湿热者。治疗当辨证:风热盛者,则宜清热祛风;若湿热重者,宜清热祛湿,可内服消风导赤汤。外治:干型者可用润肌膏之类;湿型宜用文蛤散。相当于婴幼儿湿疹。此外,有发于女子乳晕之湿疹。俗谓之为奶癣者。

奶癖

病证名。

①即乳癖。详该条。

②出《儒门事亲》。即乳痈癖。详该条。

③《幼科证治准绳》:“壅乳成奶癖。”详壅乳条。

奶旁

推拿穴位名。又名乳旁。出《小儿推拿秘诀》。位于两乳外侧,左右共二穴。能祛风止咳吐。

奶麻子

出《痘疹精详》。即奶麻。详该条。

奶麻

病名。又名胎麻、奶麻子。《麻证新书》:“奶麻者,小儿初生未满月时,遍身红点,斑驳如珠,皆由儿在母胎中,受有热毒所致。故生下散见于皮肤,不可认作时行麻疹。”相当于婴儿急疹。治宜清热疏风解毒,用银翘散加减。

奶疳

出《婴童百问》。即脾疳。详该条。

捺正

正骨手法之一。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体实施时,医者应以一手或双手在拔伸的基础上,将患者骨折断端、或关节脱位外突之骨按回原位,从而使骨折后骨断端所产生的分离、重叠、成角畸形、侧方移位及关节脱位等情况得到矫正。

纳子法

即纳支法。见该条。

纳支法

子午流注针法内容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又称纳子法。因地支以子为首,故名。《难经·七十二难》丁德用注:“其经络有二十四,日有二十四时,皆相合。此凡气始至而用针取之,名曰迎而夺之,其气流注终而内(纳)针,出针扪穴,名曰随而济之。”十二经脉按流注顺序挨配十二时辰,当其时针刺其母穴为补,过其时针刺其子穴为泻。《针灸大全》载《十二经配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针灸大成》:“迎者,迎其气之方来,如寅时气来注于肺,卯时气来注于大肠,此时肺、大肠气方盛,而夺泻也。随者,随其气之方也,如卯时气去注大肠,辰时气去注于胃,此时正虚而济补之也。余仿此。”参见子母补泻和纳支补泻条。

纳支补泻

子午流注针法之一。指十二经配合十二地支时间的针法。又称纳子法。《素问·针解篇》:“补泻之时者,与气开合相合也。”十二经脉的血气盛衰,各有一定的时刻,古人以十二地支相配,一经一时,依次而行,称为纳支。即肺经寅时,大肠经卯时,胃经辰时,脾经己时,心经午时,小肠经未时,膀胱经申时,肾经酉时,心包经戌时,三焦经亥时,胆经子时,肝经丑时。当经脉流注时刻已至,至当经气大盛时,用针迎而夺之,损其有余,是为泻法,如肺经实证,应于寅时针刺。经脉流注时刻已过,经气衰退后进针,随而济之,以补充其不足,是为补法,如肺经虚证,应于卯时针刺。本法亦可与子母补泻法配合应用。参见子母补泻条。

纳气法

外治法之一。出《幼幼集成》。用吴茱萸五分,胡椒七粒,五倍子一钱,研细末,酒和作饼,封肝脐以带扎之。治小儿虚脱,上气喘息,真气浮散,不得归元者。

纳气

即补肾纳气。指用补肾药物治疗肾不纳气所致虚喘的方法。详补肾纳气条。

纳甲法

即纳干法。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