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痫

六畜痫之一。见《小儿药证直诀·五痫》。即牛癫。详见六畜痫、牛癫条。

牛肉积

病证名。因多食牛肉停滞不化成积而致胃肠积滞。《医钞类编》卷九:“牛肉积,捣马鞭草汁或生姜汁饮之。”参见肉积条。

牛皮癣

病名。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瘙痒之癣病。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九,因患部皮肤变厚而坚硬,甚者如牛领之皮样,故名。该病由风湿热毒蕴郁肌肤所致;或因营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所养而成;或因情志失调而发生。大多发于颈项处,尤以项部为多见;亦可发于肘窝处、腘窝处、上眼睑、会阴、大腿内侧等处。初起时,皮肤局部先觉瘙痒,继而则见有粟米大小不规则之扁平丘疹出现,肤色尚属正常,或只呈淡褐色,若继续发展则丘疹融合而成片,皮肤变得干燥,渐变肥厚,并相互浸润,常作阵发性奇痒,尤以夜间更甚。治宜疏风活血、清热祛湿之剂,内服可选用当归饮之。外用疯油膏、黑豆馏油制剂。亦可选用薰药疗法等,相当于神经性皮炎。

牛皮鹅

病名。喉蛾因治不当使其表面变硬而遗留反复发作之病证。见《喉科种福》(1899年)卷四:“证由蛾将成脓之时,犹连服凉散之剂,吹凉散之药,以求速效,虽红肿消,而脓根未拔,外皮顽硬,一遇时气外感,饮食积热,则旧蛾复作。”类似慢性扁桃腺炎。证治参见乳蛾、石蛾条。

牛胶蒸法

治疗技术名。为促进疮口愈口的一种方法。出《外科大成》卷一。多用于疮口久顽不敛者。其法取牛皮胶一块,水熬稀稠得宜,摊厚纸上,用时剪一块敷贴疮口,次用厚味浓醋煮软布二块,乘热罨胶纸上,稍温即换另一块,使热气渐渐蒸透,则疮痒脓出,再用贯众二两,煎汤热洗,去胶纸,以生肌膏药敷贴之。每日如此蒸洗一次,直至脓尽疮干愈合为度。

牛黄

①三十六黄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牛黄者,舌如蜡色,口作噍,不多言语,或如牛吼。若眼目头面未变,作深黄色者可治;如舌上及身体黄黑色者难疗。”治用点烙法,内服犀角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②中药名。

牛疔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该疔之发,皮色不变,但见肿而头黑,形圆而小,疮口内无脓,疱起处掐之不破,针挑之有黄水出,其周边色赤,赤似茱萸房者,身间有寒热。因其疱处掐之不破尤如牛皮故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十三疔之一,名牛拘疔“其状肉疱起掐不破”即此。治参见疔疮条。

牛癫

病名。即牛痫。痫证发作时吼声如牛鸣者。《圣济总录》卷十五:“牛癫若牛鸣。”《辨证录·癫痫门》:“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入心包也。”

牛程(蹇)(qiān千)

病名。脚根或手掌皮肉顽硬肿痛之病证。见《外科正宗》卷四。多因热手足而涉寒水见风,令气滞血凝,使皮肉失荣而致。该病多见足根或手掌部,患部皮肉逐渐变得顽硬肿起,色见微黄而时感疼痛,甚则步履艰难。其治多采取千金散腐蚀法外用。如已成脓,因皮厚难溃破者,宜作切开引流,外搽牛角散。皮肉难生者,可选用生肌散敷之。

牛鼻漏

病名。形似牛鼻孔之肛漏证。《外科十三方》下编:“此漏与曲尺痔相似,形状如牛之鼻孔”者。证治参见曲池痔条。

凝脂翳

病名。系指黑睛生翳,色带鹅黄,状若凝脂的病证。类今之化脓性角膜炎。见《证治准绳·杂病》。本病多由黑睛外伤,风热毒邪外侵,肝胆实火内炽,风火毒邪相搏于上所致。治宜清肝泻火解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凝产

产科名词。见明·岳甫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即碍产。详该条。

拧法

推拿手法名。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张开如钳形,蘸水后,挟住治疗部位的肌肤。一挟一放,直到被拧的部位出现红紫色斑痕为度。适应病证同扯法,但本法刺激量较强。

宁原

明代医家。丹徒(今属江苏)人。生平欠详,尝征集治病之食物,嘉靖时辑成《食鉴本草》二卷,并于其末附《养生食忌·养生导引法》,现有多种版本行世。

《宁坤秘籍》

妇科著作。又名《竹林寺女科》。实际上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三卷。竹林寺僧撰。清代刊行。卷上载妇科91症,79方;卷中、下为产后生化汤论及经验良方。本书另有收载妇科110症等多种传本,书名亦有所改动,而内容则无多大变动。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

颞颥

①鬓骨,在头侧面,耳前上方,眉后方。省称“颞”。《灵枢·热病》:“热病头痛颞颥目(疒挈脉)痛,善衄,厥热病也。”

②经外穴名。出《脉经》。在眉毛外端与眼外眦角连线的中点。主治时邪温病,头痛眩晕,眼部疾患及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3-0.5寸。

③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脑空。见该条。

啮颊

症名。系指自咬其颊的症状。出《灵枢·口问》。详见啮舌条。

啮唇

症名。系指自咬其唇的病证。出《灵枢·口问篇》。详见啮舌条。

聂聂(nièniè,音涅涅)

轻浮无力。《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

聂辟

同“折襞”。指肌肤皱褶。《素问·调经论》:“虚者聂辟气不足。”

捏中指中节法

自我按摩方法名。手握拳,拇指捏住中指中节,两掌面结合,放于两大腿之中,用力紧挟。《寿世保元·伤寒》:“病人用大指捏住中指中节,紧捏莫放,十指俱屈,合掌夹在两大腿中,紧紧坐住,待良久汗自出。”用治伤寒无汗等症。

捏腕骨入髎法

伤科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腕关节脱臼的整复。腕骨中月骨易脱位,且以月骨向掌侧(即前方)脱位最为常见。见《伤科汇纂》卷一。施术时医者可握患者的手指(前脱手心向上,后脱手心向下)向远端牵引,同时另一手拇指下压尺桡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即可使患关节复位。

捏结喉法

推拿方法名。用手捏结喉部。常与点天突穴法同治痰厥。《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痰饮方》:“捏结喉法……其令人喉痒作嗽之力尤速。欲习其法者,可先自捏其结喉,如何捏法即可作嗽,则得其法矣。然当气塞不通时,以手点天突穴,其气即通。捏结喉,必痒嗽吐痰后,其气乃通。故二法宜相辅并用也。”

捏脊

按摩方法名。又称捏癪。两手沿着脊柱的两旁,用捏法把皮捏起来,边提捏,边向前推进,由尾骶部捏到枕项部,重复3-5遍。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等证。

捏挤法

推拿手法名。以两手拇、食二指捏住一定部位后,再用力挤,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以局部皮肤出现红色、紫色或黑紫色为度。常用于小儿。

捏积

推拿方法名。即捏脊。因本法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之症而得名。参见捏脊条。

捏法

推拿手法名。与拿法相似,但需将肌肤提起。操作方法有两种:

①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

②手握空拳状,用食指中节和拇指指腹相对,挟提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等症。

尿灶火丹

病名。小儿会阴部位丹赤之病证。《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膝上,从两股起及脐间,走入阴头,谓之尿灶火丹也。”类似小儿尿布皮炎。治宜用桑根白皮煎汤温洗,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为要,或内服清热解毒之轻剂。

尿血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小儿尿血方,……灸第七椎两旁各五寸,随年壮。”《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列作经外穴,名尿血。

尿血

病证名。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名溺血,溲血。尿血与心、肝、肾三经关系较为密切。《医学心悟》卷三:“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尿血,溺窍病也。其原由于肾虚。”心肝火盛者,伴见虚烦不眠,舌咽作痛,少腹胀满,胁肋刺痛,口苦耳聋等证。以清热为主,用导赤散、清肠汤、龙胆泻肝汤等。火盛伤阴者,小便短赤带血,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脉弦细数,治宜滋阴清火,凉血止血,方用保阴煎、知柏地黄丸合小蓟饮子。日久脾肾气虚者,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膝肢冷,舌质淡,脉虚软,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用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等方。见于肾结核、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及某些血液病。

尿门无孔

病证名。先天性畸形,尿道无孔,以致新生儿小便不能排出。宜用外科手术治疗。

尿来

病证名。指小儿夜间小便不禁而遗尿。《古今医统》:“小儿遗尿者,此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遗尿也。又有尿来者,亦由膀胱冷。夜属阴,小便不禁,胞里自出,谓之尿来也。”治法参见小儿遗尿条。

尿孔

尿道外口。

尿精

病名。精液随小便排出的病证。由肾虚不能藏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藏精,其气通于阴,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因小便而精液出也。”治宜补肾固精,用枸杞子散、金锁子丸、菟丝子丸、聚精丸等方。小便多溺后精出者,用补中益气汤送服缩泉丸。

尿道

膀胱通到体表的排尿管道。

尿床

病名。《诸病源候论·尿床候》:“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类证治裁》卷七:“睡中自遗,多属下元虚冷,宜螵蛸丸。然遗失不知,必交通心肾,寇氏桑螵蛸散。”参见遗溺条。

尿胞

①膀胱。

②指曲骨穴。《千金要方》:“腹中满小便数数起,灸玉泉(中极)下一寸,名尿胞,一名曲骨端。”

尿白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指小儿小便初下色黄赤,良久转白,或状如米泔者。多因乳食伤脾,脾不散精,湿热内蕴,清浊相干,下注膀胱所致;亦有由脾肺气虚而致者。脾伤湿蕴者,治宜健脾分利,用胃苓丸;肺脾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汤。

尿

①尿液。又名溺、溲、小便、小溲、前溲、小水、水泉、下泉。尿为津液所化,其生成靠脾的运化,三焦水道的通调,小肠分清泌浊,最后经肾气和膀胱之气气化而排出体外。《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尿液的排泄,对调节人体津液代谢有重要作用。

②指排尿。俗称尿尿。

鸟戏

导引功法名。是一种模仿禽类动作的导引功法。为五禽戏之一。《云笈七签·导引按摩》:“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距各七,伸缩二臂各七也。”流传功法甚多。此外,《庄子》、《淮南子》、《抱朴子内篇》等所记鸟伸、鸟举、鸱顾、鸱视、燕飞,及马王堆出土帛画《导引图》之“鹤□”、“鹞”等图,均为类似功法。

捻法

刺法名。即捻法。见该条。

捻子

外科吸脓引流器具。俗称纸捻、纸钉、药钉。见《卫济宝书》卷上。有:“疮已溃,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之。”该种捻子是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强之纸张作成。一般先裁成1.5×8厘米(以平方厘米计)大小,再将其搓捻成条状,长短应以疮疡窦道长短为度。该捻子作用有四点:可将药粉送达至疮疡深处;作引流用,可使患处脓液畅流;防止疮口粘连,造成假性愈合;可借以探测脓腔、窦道的深浅、曲折及其方法。

捻转行气

针刺行气法之一。指用捻转的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金针赋》:“欲气上行,将针右捻,欲气下行,将针左捻。”据针灸临床实践,捻转的手法虽可促使针感的产生和加强传导,但对针感传导方向的影响似无一定的关系。

捻转进针

进针法之一。毫针进针一般以快速直刺为主,以减少疼痛。当针身柔软(如金银质毫针)或局部皮肤坚韧不能快插进针时,则用捻转进针法。捻转幅度要小,保持针身的挺直,并两手配合动作,以利于进针。

捻转法

针刺手法名。即捻法。参见该条①。

捻转补泻

针刺补泻手法之一。原称子午补泻。指针刺中以向左捻转或向右捻转来区分补泻。《标幽赋》:“迎夺右而泻凉,随济左而补暖。”今多以捻转的幅度、频率和次数来分别补泻。以捻转幅度较小(180°左右)、频率较慢、次数较少者为补;以捻转幅度较大(360°以上)、频率较快、次数较多者为泻。参见子午补泻条。

捻衣摸床

证名。即循衣摸床。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详循衣摸床条。

捻五指背皮法

小儿推拿治疗方法名。《保赤推拿法》:“捻五指背皮法:将五指背面夹缝上皮轻轻捻之,治惊吓,又治燥湿。”

溺浊

证名。见《类证治裁·淋浊》。即小便浑浊。一名便浊。参见该条。

溺血

证名。指尿中有血。《素问·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又有溲血、尿血等名。溺血通常随尿排出,多无疼痛。参见溲血、尿血等。

溺死

指水淹致死者。《金匮要略·杂疗方》曾有溺死救治之载述。《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人为水所没溺,水从孔窍入,灌注府脏,其气壅闭,故死。若早拯救得出,即泄沥其水,令气血得通,便得活。”王肯堂在《金匮要略》治溺死的基础上有所补阐。他说:“溺水,捞起以尸伏牛背上,无牛以凳,控去其水,冬月以棉被围之,却用皂角以生姜自然汁灌之,上下以炒姜擦之,得苏可治。”(《证治准绳·杂病》)《寿世保元·五绝》:“救溺水死者,先以刀斡开溺者口,横放箸一只,令其牙衔之,使可出水。又令一健夫,屈溺人两足,着肩上,以背相贴,倒驼之而行,令其出水。”

溺孔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溺后漏精

证名。指小便后,续有精液滑出。以肾气虚不能摄精较为多见。《张氏医通·大小府门》:“小便过多,而便后常有滑精者,补中益气汤下缩泉丸。痛而小便频数者,禁用缩泉,以益智壮火、乌药耗气,非阴虚多火人所宜。”参见滑精条。

溺赤

证名。指小便色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小便黄赤,甚则可以形成淋证。参见小便黄赤、血淋、小便赤涩条。

溺白

证名。指小便色白浑浊。《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在泉,客胜,甚则下白溺白。”可由多种因素造成。《景岳全书·淋浊》:“溺白证如泔如浆者,亦多属膀胱水道之热,宜导赤散、徙薪饮之类以清之。若无内热而溺白者,多由饮食湿滞,宜小分清饮或苓术二陈汤减去干姜以燥之利之。……若胞气不固而液浊不清者,此亦败精之属也,宜秘元煎或水陆二仙丹以固之。”溺白亦有属于淋证者,宜结合兼证予以辨析。参见便浊、淋浊条。

㈠(niào,音脲)同“尿”。《素问·诊要经终论》:“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

㈡(nì,音逆)

①淹没。《素问·方盛衰论》:“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

②过分;沉迷不悟。《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王冰注:“溺于饮也。”

逆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温溜。参见该条。

逆治

治疗学术语。

①即正治。详该条。

②错误的治法。《灵枢·玉版》:“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逆证

病证名。指病情不按一般规律发展,突然加重而出现的证候。多因正虚邪盛,或治疗及护理失当所致。如麻疹病风寒闭束,疹粒暗淡不透,咳喘鼻煽;或热毒壅滞,谵语烦躁,疹色紫赤;或气虚神乏,疹粒浅淡稀落难出;或下利不止等均属逆证。

逆针灸

对健康人施用针灸。见《千金要方》。《针灸聚英》:“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千金要方》云:“小儿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生儿三日,多逆灸以防之。……吴蜀地温,无此疾也。古方既传之,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而用之,是以多害于小儿也。”

逆翳

病证名。指翳膜自下向上生长者。如《银海精微》:“翳膜下生向上,谓之翳膜。”详参逆顺生翳条。

逆死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病邪传变至相逆之脏而死。按五行生克规律,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严重时,常死于其所不胜之脏,称逆死。《素问·玉机真藏论》:“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此言气之逆行也,故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逆顺障证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逆顺障证,色赤而障及丝脉赤乱,纵横上下,两旁生来。”即指无数粗细不等赤脉,侵入黑睛,伴黑睛昏涩的病证。详参逆顺生翳条。

逆顺生翳

病证名。又名顺逆生翳,逆顺障证。出《银海精微》卷上:“逆顺生翳与赤膜下垂与黄膜下垂上充之症颇同,然此顺逆者,五脏虚劳,风热冲于肝膈上泡,阳明经毒壅,血气凝滞,故生赤膜垂下,谓之垂帘翳,此为顺;下睑太阴肝(脾)经毒壅,次翳膜下生向上,谓之逆翳,治法宜服泄脾胃之剂。”此说与《世医得效方》相反。翳从上向下蔓延者为顺,反之为逆。逆顺生翳指翳膜从四周侵向中央,甚则遮满黑睛而失明。多风热侵袭,脉络瘀滞所致。治宜:祛风清热,通络散瘀,明目退翳。方选知母饮子、蝉花无比散、明目流气散、地黄丸加桃仁、红花、归尾、地龙等。

逆顺

①病证名。指疾病的顺证与逆证。《灵枢·玉版》:“诸病皆有逆顺,可得闻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察其形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②生理学名词。指经脉之气的上下往来。《灵枢·营气》:“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③生理学名词。指人体体形与气相称与否。形气相称为顺,形气不相称为逆。《灵枢·根结》:“逆顺五体者,言人骨节之小大,肉之坚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浊,气之滑涩,脉之长短,血之多少。”

④《灵枢经》篇名。主要论述针刺之顺逆,故名。指出人体之气有逆顺之证,针刺方法亦有逆顺之别。针刺方法的逆顺包括针刺法的逆顺和时机上的逆顺。

逆生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二。即倒产。详该条。

逆取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即反佐法。《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王冰注:“反佐取之,是为逆取。奇偶取之,是为从取。寒病治以寒,热病治以热,是为逆取。”参反佐法条。

逆气

病证名。冲逆之气。《素问·逆调论》:“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素问·骨空论》:“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逆流挽舟

治疗学术语。对外感挟湿型痢疾的治法。痢疾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表证,用人参败毒散。该方疏表除湿,寓散于通,使表解而里滞亦除。即前人所谓从表陷者仍当由里出表,如逆水挽船上行之意,故称。

逆灸

灸法用语。见《范汪方》。指无病而灸,以期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诸病源候论》:“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月,喜逆灸以防之。”

逆经目赤

病证名。即室女逆经:指女子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似今之异位月经引起的结膜下出血、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等。治宜清热调经。方选调经散。

逆经

病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名经从上逆、经从口鼻出、经行吐衄、倒经等。是指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多因肝郁化火,经期冲脉气盛血动,血随气火上逆;若阴虚肺热,热伤肺络,血随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如口鼻周期性出血发生在经前或行经期间,属迫血上行之实热证,治宜泻热凉血。方用三黄四物汤、顺经汤等。经后口鼻出血者,属血虚,为阴虚虚热内扰之证,治宜养阴清热,用犀角地黄汤、麦门冬汤等。

逆从

①治疗学名词。系正治和反治法则的别称。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即正治;从证候而治者为从即反治。《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医门法律》:“逆从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从其病而治之。”

②治疗学名词。指标本的不同治法。《素问·标本病传论》:“病有标本,刺有逆从。”马莳注:“逆者,如病在本而求之于标,病在标而求之于本。从者,如在本求本,在标求标,此乃治法之不同也。”

③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病证的顺逆。《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

④解剖结构名。指人体皮肤浮络的反、正走向分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逆传心包

病证名。出《温热论》。指温邪犯肺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之逆证。证见高热、神昏、谵语、心烦、舌绛、脉数等,方用安宫牛黄丸。

逆传

病因病理学术语。与顺传相对而言。病证不按一般规律传变发展。如温热病从卫分证迅即发展至心包证候。《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逆产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倒产。详该条。

仲景十二脉之一。子母相乘的脉象。水行乘金,火行乘木。《诊家正眼》:“曰逆者,水乘金,火乘木也。”

倪宗贤

清初医生。字涵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医学,尤擅长治痢、疟病,撰有《倪涵初疟痢三方》(1662年),于疟、痢两病,各拟三首处方作为专病通治方,并介绍其适应症及其加减用法等,后刊入《济世专门编》。

倪洙龙

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17世纪。承父倪朱谟之医业,尤擅伤寒,刻父书行于世。自撰《伤寒汇言》,已佚。

倪朱谟

明末医药学家。字纯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通医学,为人治疾有良效。毕生搜集历代本草书籍,详加辨误及考订,天启四年(1624年),撰成《本草汇言》二十卷。全书共议药六百二十六种,然其中出于自家论说者甚少。书稿由子洙龙收藏,邑人沈管(字西玙)校正刊行。

倪枝维

清代医家。字佩玉,号凤宾。浦江(今属浙江)人。精于产科。撰有《产宝》(1728年)一书。该书重点论述产后病证。有产后总论、胞衣不下、块痛、血崩血晕、手足厥冷、类伤寒、类中风、类疟、妄言妄见诸杂证及产后调护法等。为清以后流行较广的妇产科专书之一。

倪向仁

清代医生。字紫山。安徽泾县人。世传幼科。六世祖作宾得家传,尤精痘、麻两科,将验方及食禁等汇成《麻科简要》。至咸丰九年(1859年)由向仁初刊此书。后向仁照此书方证治麻疹,常有奇效。

倪维德

元、明间医学家(1303-1377年),字仲贤。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后迁徙吴县(今属江苏)。家世以医闻名,少时学儒,后承其家业,究心于医。认为“医为儒者之一事。”主张医者当通习伤寒、内伤、妇女、小儿治法,应于各科兼精。因惟叹独缺治眼一书,遂编《原机启微》两卷(1370年)为今存较早之眼科专着。书中述及眼病机理及治则共九论,又论方剂配伍(附方四十余首)及药物炮炙。晚年在敕山建别墅居住,自号敕山老人。

《倪涵初疟痢三方》

疟痢专着。清·倪涵初手定。撰年不详。倪氏根据疟、痢两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原则对疟疾、痢疾各拟三方,介绍其适应症及加减用法,处方平易有效。提出治痢四忌:忌温补、忌大下、忌发汗、忌分利。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后刊入《济世专门编》中。

泥瘿

病名。瘿肿之一种。《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五:“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即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治宜用海藻汤、海藻散、昆布散之类内服。或参见瘿及有关条。

泥丸脂

耵聍名。道家对耵聍之称谓。《黄庭内景经》:“脑神精根字泥丸。”道家称脑为泥丸,认为盯聍乃脑之脂液(分泌物),故名。

泥丸宫

见《素问·本病论》。即上丹田。详该条。

泥丸

气功术语。指脑或脑神。《黄庭内景经·至道章》:“脑神精根字泥丸。”务成子注:“泥丸,脑之象也。”一说为上丹田异名。一说百会为泥丸。

泥鳅疽

病名。手指疔肿之一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八。又名泥鳅痈,泥鳅疔。证见患指渐红肿胀,一指通肿,形若泥鳅,肿处皮色红紫焮热,疼痛剧烈,引肘臂而连心。证治参见指疔条。

泥钱

灸用器具。以泥土制成,如制钱状而较厚,中有圆孔,上放艾炷以施灸。《针灸易学》:“用泥钱五个,俱内空三分,周流换之,上着艾如楝子大,灸急疼方去,肉有汗起泡为妙。或棋子中取眼亦可。”

能者

有才能的人。《灵枢·玉版》:“明为良方,着之竹帛,使能者踵而传之后世。”

能远视不能近视

病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附录》:“东垣曰,能远视不能近视者,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也。乃气虚而血盛也。血盛者,阴火有余,气虚者气弱也。此老人桑榆之象也。”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能远怯近症

病名。指视远清晰而视近处反模糊的病证。见《审视瑶函》。《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近视者,阴气不足也。”治宜滋阴明目,用杞菊地黄丸加减,也可以针灸治疗或配镜矫正视力。

能近视不能远视

病名。明·倪维德《原机启微·附录》:“能近视不能远视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也。乃血虚气盛,血虚气盛者,皆火有余,元气不足。火者,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即能近怯远症,详该条。

能近怯远症

病名。指视近物清晰而视远物模糊之病证。见《审视瑶函》。可由先天不足,习惯不良,劳瞻竭视等所致。《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不能远视者,阳气不足也。”治宜滋养肝肾,益气明目,用定志丸或驻景丸加减,也可用针灸治疗或配镜矫正视力。

能毒者以厚药

治则之一。出《素问·五常政大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强壮,正气充足,能耐受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厚、作用强的药物治疗,取其速效。

㈠(néng)

①助动词:能够,可以。《素问·五脏生成篇》:“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素问·奇病论》:“故不能言。”

②才能,才干。见“能者”。

③机变,机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能”,指机转。一说“能”通“态”,“形能”谓形态。)④效能、功能、性能。《景岳全书》:“本草所注,又概言其能。”

㈡(nài,音耐)通“耐”:耐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金形之人……能秋冬不能春夏。”《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素问·风论》:“漏风之状……不能劳事。”

⑶(tāi,音胎)通“胎”。见“能始”。 ㈣(tài音态)通“态”:形态,状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素问·厥论》:“愿闻六经之厥状病能。”《素问·方盛衰论》:“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能(tāi,音胎)始

“能”通“胎”;胎始,元始。《尔雅·释诂》:“胎,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嫩阳

即少阳,以其为生气之首。故名。

臑痈

病名。臑即上臂,指发生于人体上臂之痈。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亦名病藕包、藕包、藕包毒。该病因风瘟或风火凝结而成。症见初起肿块状如粟米样大小,或起一粒僵疙瘩,逐渐变大、热焮肿痛,甚则绕臂臑漫肿。临证肿物周围无晕者为顺,有晕者为逆。其中症轻而结肿如鹅卵者称藕包毒。治法见外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