眦赤烂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眦帷赤烂、目眦溃烂、目眦赤烂。《张氏医通》论述此病因为“……病属心络,甚则火盛水不清而生疮于眦边也。”类今眦部睑缘炎。参见眼弦赤烂条。

也写作眦。

①人体部位名。指大小眼角。也即上下眼睑连结的部位。又称大眼角为内眦、大眦;称小眼角为外眦、锐眦。《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

②指视觉能力。《素问·解精微论》:“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王冰注:“眦,视也。”

③代指眼睑。见“眦裂”。

渍形

治疗学术语。指用汤液或熏蒸浸渍取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表证,用此法以散邪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中药炮制法之一。用少量清水将药物湿润,让水分逐渐渗透入内,使之发软。有些药物,浸泡后药性易于走失者,宜用此法。

自我推拿

推拿的一种。又称自我按摩。即在自己身体的一定部位上运用手法来防治疾病的方法。也可配合气功及肢体运动进行。如眼保健操、摩腹等法。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

自我按摩

养生术语。按摩的一种,又称主动按摩。是自己对自身施行的按摩活动。可配合某些气功、导引功法进行。晋·葛洪《抱朴子·道意》有以“自摩”法治疗头痛、腹痛的记载。参见按摩条。

自灸

灸法名。即天灸。参见该条。

自汗

病名。

①指发热汗出,亦称自汗出。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

②清醒时不因劳动而常自出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夫自汗,多因伤风伤暑,及喜怒惊恐、房室虚劳,皆能致之。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其临床表现,阳虚自汗,必恶寒;火热自汗,必躁热;伤湿自汗,困倦身重,天阴转甚,声如瓮出;伤风自汗,头疼身热,咳嗽烦闷,鼻塞流涕;伤暑自汗,身热口渴、烦躁面垢;痰证自汗,头眩呕逆,胸满吐痰;心虚自汗,怔忡恍惚;肝热自汗,口苦多眠;肾虚自汗,潮热咳嗽;脾虚自汗,倦怠少食(《证治汇补》卷三)。又肺虚、伤寒、温病、柔痉、霍乱等多种病证亦有自汗。详见阳虚自汗、气虚自汗、血虚自汗、虚劳自汗、心虚自汗、肺虚自汗、脾虚自汗、肝热自汗、痰症自汗、伤湿自汗等条。

在妇产科学中有两义。

①指怀孕。出《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虞翻注:“字,妊娠也。”

②指养育。出《左传·昭公十一年》:“其僚无子,使字敬叔。”

紫云斑

证名。见《温疫论补注》。指发斑色紫如片状。参见斑、紫斑条。

紫印脸

病名。面部青紫斑点或成片之病证。见《医林改错》卷上。有:“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治疗宜内服通窍活血汤。相当于色素失禁证。

转脉瘘

病名。颈项部痈疽形成之瘘管。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分颈部瘘为狼瘘、鼠瘘、蝼蛄瘘、蜂瘘、蚍蜉瘘、蛴螬瘘、浮疽瘘、瘰疬瘘、转脉瘘,此颈之九瘘也”。“转脉瘘者,因饮酒大醉,夜卧不安,惊欲呕,转侧失枕之所生也。”其始发,颈项濯濯,脉转身如振,使人寒热,其根在小肠。若颈项肿块,日久成脓,溃流稀脓,难愈而成瘘。相当于颈淋巴结核形成之窦道。

转筋霍乱

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即霍乱转筋。详该条。

转筋

证名。肢体筋脉牵掣拘挛,痛如扭转。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由阴血气血衰少,风冷外袭或血分有热所致。发于小腿肚,甚则牵连腹部拘急。《金匮要略·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虫病脉证并治》:“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诸病源候论·转筋候》:“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外冒于寒而腠理闭密,阳气郁拂,热内作,热燥于筋,则转筋也。”《赤水玄珠·转筋》:“寻常转筋,四时皆有,不因霍乱而发者,其发多于睡中,或伸欠而作。丹溪谓此多属血热,以四物汤加苍术、红花、酒芩,南星水煎服。”参见霍乱转筋条。

转谷

经外穴名。出《外台秘要》。在胸侧部,腋前皱襞直下,第三肋间隙中。主治胸胁支满,食欲不振,呕吐,及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转豆脉

脉学名词。系十怪脉之一。见《世医得效方》。又称转丸脉。指脉象如豆旋转之状,来去捉摸不定。

转胞

病名。脐下急痛,小便不通之证。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治》。胞,通脬,膀胱也。又称胞转、转脬。《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胞屈辟不通,名为胞转。其病状,脐下急痛,小便不通是也。”因强忍小便,如忍尿疾走、忍尿入房、饱食忍尿等,或寒热所迫,或惊忧暴怒,气迫膀胱,使膀胱屈戾不舒所致。治宜疏导,用蒲黄散、滑石散,或猪苓汤下甘遂末。年老者宜补肾,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方。惊忧暴怒,小便卒暴不通者,宜葱白汤。孕妇胎满压迫膀胱所致者,用参术饮、补中益气汤;或令孕妇平卧床榻,脚端抬高,使胎不压脬,小便自通。转胞困危者,用导尿法。

专阴

①指独有阴气而无阳气。

②脉学名词。即脉之有阴无阳,属无胃气的真脏脉。《素问·阴阳类论》:“专阴则死。”

专精

专,纯净;精,精华。如心为五脏六腑之主,故“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素问·解精微论》)。又如司岁之年,收备的药物气全力厚,是因为能得天地纯净之精气,故曰:“先岁物……天地之专精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拽法

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即用力牵拉患者肢体关节的手法。

爪摄

针刺辅助手法名。即摄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经法之一:“凡下针,如针下邪,气滞涩不行者,随经络上下用大指甲切之,其气自通行也。”。参见摄法条。

朱纯嘏(1634-1718年)

清代医学家。字玉堂,江西新建县人,少习举子业,后攻医术,对痘疹之证研读尤深。于古人之胎毒说做了发展,认为系时令之气入于命门,后盛痘气或疹气而成痘或疹,二者有别,曾为宫庭种痘,有效防止天花蔓延,后曾赴内蒙地区种痘,亦颇有成果。所著《痘疹定论》,系有关痘疹之重要著作之一。

朱崇正

明代医学家。字宗儒,号惠斋,徽州(今属安徽)人,生平履贯不详。着有《仁斋直指附余方论》,附刻于《仁斋直指医书四种》中,现有刻本行世。

皱揭

病状名。皮肤干枯粗糙,皮屑如麸脱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皱揭,太阳所至为寝汗,痉,病之常也。”王冰注:“身皮麸象。”

皱脚

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孕妇在妊娠晚期,由于胎体长大,气机流通失畅,致使水液输布受阻,下注而症见脚部浮肿,皮肤色苍粗厚,无其他不适,休息后消失。一般产后可自愈,可不予处理。但若孕妇素体气血虚弱,下元不足,湿气下注而足踝部浮肿,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等,治宜益气养血,健脾利湿,方用顺气养血汤(《妇科指归》:当归、白芍、党参、川芎、陈皮、炙草、木香、乌药、阿胶、首乌、桑皮)。

昼夜证象同异辨

诊断学术语。根据病情在日间和夜间的变化对比,来推断疾病深浅进退的一种辨证方法。凡病昼增剧而夜安静,为阳有余,病在气分;夜增剧而昼安静,为阴有余,病在血分。昼发热而夜安静,为邪旺于气分,其病在阳;昼安静而夜发热,为邪旺于血分,其病在阴。昼安静而夜发热烦躁,为热入血室。昼发热烦躁,夜亦以发热烦躁,为重阳无阴。夜恶寒而昼安静,为邪旺于阴。夜安静而昼恶寒,为阴气上溢于阳中。夜恶寒而昼亦恶寒,为重阴无阳。昼恶寒而夜烦躁,饮食不入,为阴阳交错之证。此外,辨证时还应考虑到疾病具有白天轻而夜间加重的特点。《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昼热

证名。白天发热,或昼夜发热,昼重夜轻。《证治准绳》卷一:“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治用柴胡饮子。《增补万病回春·发热》:“夜则静,昼则发热者,此热在气分也。用小柴胡加栀子、黄连、知母、地骨皮。”《丹溪心法附余·发热门》方广按:“昼夜发热,昼重夜轻,口中无味,阳虚之证也。”《证治汇补·昼夜热辨》:“更有昼热阳虚,口中无味,病责之胃,宜甘温补气。”参见发热条。

咒禁博士

古代教师名。咒禁博士一职,始置于隋代。隋代太医署中设咒禁博士两名。唐代因袭,只设一人,官阶从九品下。主要负责讲授祷告、符咒等方法和手段,其中不排除心理暗示疗法在内。

咒病

治疗学术语。指古代用咒语祛除病邪的精神疗法,属心理医学范畴。《灵枢·官能》:“疾毒言语轻人者,可使唾痈咒病。”

肘椎

经外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在腰部,取穴时,患者俯卧,垂肘贴身,以两肘尖连线与后正中线交点旁开左右各1寸处。主治霍乱吐泻,心腹痛胀等。艾炷灸3-7壮。近代《腧穴学概论》谓中间一点亦是穴,共3穴。

肘中

解剖结构名。肘内侧横纹中。《灵枢·本输》:“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

指疔

病名。手指疔疮的总称。按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和患指形态的差异,病情轻重之不同,历代医家命名繁多,且很混杂,如蛇头疔、蛇眼疔、天蛇毒、天蛇头、水蛇头、水蛇头疔、蛇节疔、钉节天蛇、病蛇节、蛇腹疔、蛇背疔、蛀节疔、手指节发、病茧、螺疔、寸疔、泥鳅疽、泥鳅痈、泥鳅疔、鱼肚疽、鱼肚毒、鱼肚疔、中节疔、断指、断指疔、调疽、调痈、调豆、沿爪疔、鳅肚疔等。指疔均由外伤感染或脏腑火毒郁结所发。证见往往因为十指连心,使患指焮肿,疼痛难忍,指节功能障碍。若易溃脓者为顺;如肿势不消,且蔓延上下,涉及整个手指和肌腱,或延及手掌,或并发疔毒走黄者为逆。治疗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内服仙方活命饮、蟾酥丸、银花解毒汤等。外治:早期宜用雄黄外敷;或用雄黄2克、白芷1克共研细末,猪胆汁一个倾去胆汁一半,入前药调匀,套指扎牢以消之;或取蜈蚣一条研末,猪胆汁调敷;或用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1克,蒸半熟套患指,或取乌梅丸、嚼烂涂指敷之。若脓已成则应及时切开引流排脓。相当于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肌腱炎等。或参见代指条。

指搓

针刺手法名。即搓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下入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参见搓法条。

指寸法

针灸取穴法之一。指以患者本人手指折定分寸作为长量单位量取穴位的方法。《千金要方》:“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心在审详。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需精思商量,准而折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掘在人。”临床常用的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寸和一夫法等。见各该条。

指拨法

①针刺手法名。指针刺时用手指拨动针柄以增强针感的方法。其法用拇、食指捏持针柄,以中指轻轻拨动针体。

②推拿方法的一种。全称手指平推扣拨法。见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施术时嘱病员指明在作某一动作时最痛点的位置,并保持这一体位不动,医者用拇指指腹按住最痛点;另一手握住病员肢体进行拨伸、旋转活动,或嘱其自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使该最痛点转变为不痛或稍痛时,医者拇指向下、向外轻柔地平推数下。然后嘱病员重复前次活动,再找出最痛点,按同法施术。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痛点或活动障碍消失或显着减轻为止。原痛点处贴以胶布固定,这时不可再用外力按捺。适用于落枕、漏肩风、肩背痛、腕指腱鞘炎、踝关节扭伤等软组织损伤疾患。

指别

脉学名词。指切脉时凭借手指的感觉区别脉象。《素问·五脏生成》:“夫脉之大小滑涩浮沉,可以指别。”

①手指。《素问·五脏生成》:“指受血而能摄。”

②足趾。《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

《芷园臆草存案》

医案著作。明·卢复撰。共载医案十九则。卢氏强调审因求本、辨证论治的重要性,提出“不可泥其形症。”本书所载医案,用问答形式,阐述病因、病理,分析治疗方药,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现存清刻本。又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纸纴子

医疗器物名。用以引脓外出的纸捻。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又名纸捻子、纸捻、捻子。采用吸水性强,富有韧性不易酥烂成团之桑白皮纸,或其他纸张,截成纸条,搓成线条状,或捻内裹药,或外粘化腐生肌之药,备用。痈疽瘘管之切开或扩疮后,当视其病情选其所适用之纸纴子,插入脓腔或瘘管内,以引其脓液、腐败之物外出。

纸捻

详药线引流条。

止血

治疗学术语。是一种治疗出血证的方法。出血的原因多种,治疗上可分清热止血、祛瘀止血、补气止血等。详各条。

针摇

针刺手法名。即摇法。《针灸大成》列作十二手法之一:“凡出针三部,欲泻之际,每一部摇一次,计六次而已。以指捻针,如扶人头摇之状,庶使孔穴开大也。”参见摇法条。

针眼

病名。系指胞睑边缘生小疖,初起形如麦粒,微痒微肿,继而赤痛拒按的病证。相当于今之麦粒肿。出《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又名土疳、土疡、偷针、偷针眼、偷针窝。俗称包珍珠、桃针。本病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治宜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止痛。内服可选用清脾散或仙方活命饮加减。外治宜用如意金黄散。

针向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又称针芒行气法。指以针刺方向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欲使针感向上传导,则针尖宜向上斜刺;欲使针感向下传导,则针尖宜向下斜刺。

针向补泻

针刺方法。即迎随补泻。详该条。

针头补泻

针刺补泻手法名。又称手指补泻,指以左手为主的针刺辅助手法。《针灸大成》:“此乃补泻之常法也。非呼吸而在手指……”,如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等法均是。

针挑疗法

针刺疗法之一。即挑治疗法。参见该条。

针石

古代针刺工具名。又名箴石。《素问·血气形志篇》:“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王冰注:“夫卫气留满,以针泻之;结聚脓血,石而破之。石谓石针,则砭石也。”

针师

掌握针法的医师。古代太医署设有针师职位。《旧唐书·职官志》:“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丞为之贰。其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禁咒师,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试登用,如国子之法。凡医师、医工、医正疗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书之以为考课。”

针生

古代太医署人员职位名。见《旧唐书·职官志》。详针博士条。

针内障眼法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张仲景五脏论》

书名。见《崇文总目》。一卷,已佚。

张仲景

后汉医学家。名机,字仲景,南阳湟郡(今河南南阳)人,一说尝任长沙太守,故又称“张长沙”。幼年即嗜医学,后从同郡名医张伯祖学医,得其所传,通经方。适逢建安(196-220)期间,疫疠流行。死伤枕藉。仲景家族原有人口二百多,未及十载,死者已达三分之二,而其中伤寒占十分之七。当时医家庸俗之风甚盛,墨守成规,各承家技,造成对疫疠无能为力的局面。仲景有感于此,遂精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及《平脉辨证》等,撰成《伤寒卒病论》十六卷。书中溶医经与医方于一炉。后经晋王叔和整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流传千余载。其中《伤寒论》载方一百一十三首;《金匮要略》载方二百六十二首。其组方原则严谨,至今有些方剂仍在应用。人尊其为“众方之祖”。书中创六经辨证,审因立法,依法定方,理法方药自成体系。后代辨证论治,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金匮要略》则为杂病部分,亦为后代所推崇。据传其尚著有其他医著,均佚。

张志聪

明清间医家(1610-1674年)。字隐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世业医,师事名医张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张仲景。尝着《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是针灸专着,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其著作尚有《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俱行于世。另有《针灸秘传》,未见传世,门徒甚众,高世栻最为有名。

张振鋆

清代医家。字筱衫、广文,号惕厉子,原名醴泉,江苏宝兴县人。精研《灵枢》、《素问》及历代著名医家医着,遂精于医道。适张言礼从其族弟处抄得其珍藏二十载之明代周于蕃之《推拿要诀》,振鋆对此书进行校订增删,并更其名为《厘正按摩要术》,行于世。

张湛

东晋学者、养生学家。字处度。生卒年及里籍不详。撰有《养生要集》、《列子注》、《冲虚至德真经注》等。《养生要集》原书早佚,唐《千金方》与日本《医心方》等书尚存部分内容。据《晋书》载,豫章太守范宁患目痛求医于张,张嘱示其“一、损读书;二、减思虑;三、专内视;四、简外观;五、旦晚起;六、夜早眠。”范依嘱行事,其病立愈。

张元素

金代医学家。字洁古,人称易水先生,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初习儒,因犯讳而落弟,遂弃儒而习医,通晓医理。后医术高明,相传曾为刘完素治疗伤寒证获愈,完素折服。有革新精神,首先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故善于化裁,探讨新方法,自成一家,多有创见。其用药均有独到之处,能辨药物性味之厚薄阴阳、升降浮沉,提出药物有归经、引经报使之说,又拟定“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甚有特色,影响深远,故李时珍赞其“大相医理”,评价至高。所著有《医学启源》、《洁古珍珠囊》、《洁古叔和脉诀》、《脏腑标本药式》。尚有《医方》、《产育保生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药注难经》。后书疑为伪托,亦未见行世。由于其革新思想,且多有创见,后世以其学说自成一派,称“易水学派”,亦有较大影响。

张泳

南北朝时期后周医官。一作张泳,于显德(954-960年)撰《新集普济方》进献朝廷,后授翰林医官。

张映汉

清代医家。字云衢,山西沁源县人。生平欠详。尝撰《尊生导养编》,主要论述按摩养生法,现有刊本问世。

张一谟

清代医生。山西永宁县人,习岐黄术,治病多遵《内经》。医德高尚,有求医者,尤其对于父母来求者,多急赴病家施诊。

张琰

清代医家。字逊玉,山东宁阳县人。世代业医,尝祖承聂久吾之种痘术,普及种痘术,为人种痘达万人。晚年撰《种痘新书》,为我国早期种痘方面的专书,内容丰富,影响很广。

郑氏瘄科保赤金丹

麻疹专着。本书系将《麻科活人全书》改名刊行。全书内容相同,惟将“麻”字均改为“瘄”字。参见麻科活人全书条。

座舌莲花

病名。指生于牙根内侧面,状如莲花座的牙疾。多因脾胃热毒内蕴熏蒸而发。治宜解毒泻热。方选清胃散、五味消毒饮加减。外治以刀针刺破患处令出血,外吹冰硼散。

坐引

导引术语。指以跪坐姿势为主的一类导引方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导引图》中记有“坐引八维”式。

坐药

方剂学名词。指用药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治疗白带、阴痒或痔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坐忘

气功学术语。指一种功法。即静坐修养,至高度入静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唐·司马承桢曾撰《坐忘论》加以发挥。

坐臀生

病证名。亦名坐生。见《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

坐桶

产科学名词。即分娩。张蕃芝《生生要旨》:“女人生产,往往坐盆而生,俗呼坐桶。”古代妇女临产时,或有坐于桶或盆上分娩者,故名。

坐生

病证名。难产证型之一。指臀位产。见李长科《胎产获生篇》:“产育三难,……有先露臀而曰坐生。”

坐舌莲花风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坐舌莲花风,舌下浮肿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渐至五六瓣,形似莲花。”即莲花舌。详该条。

坐蓐

产科学名词。见《张氏医通》卷十。即临产。因古代产妇临产有坐在草蓐上分娩者,故名坐蓐。

坐婆

见《世医得效方》卷四。是古代对接生人员的称呼。接生人员以年老的妇女为多,故名。另有稳婆等名。

坐马痈

病名。痈疽发于尾骨上端处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因所生部位系人骑马时与马鞍着力处而命名。证治参见外痈条。

坐罐法

拔罐疗法之一。即留罐法,详见该条。

坐产

产科学名词。古代产妇分娩的一种体位。杨子建《十产论》:“坐产者,言儿之欲生,当从高处牢系手巾一条,令产母以手攀之,轻轻屈坐,令儿生下。不可坐,抵儿生路。”现已不用。

坐草

产科学名词。出《经效产宝》卷上。为临产之别名。因古代产妇临产时,或坐于草蓐上分娩,故名。

坐板疮

病名。生于臀部之疮疡。出《外科启玄》卷七。又名风疳,古名痤痱疮。多因暑夏坐于日晒时久之板凳,或久坐湿热之地,使暑热湿毒,滞凝局部肌肤而成者。初起但见臀部皮色红痒,或兼有粟米大、豆粒大之丘疹,继之则见红痒部焮赤肿痛如火燎状,搔痒甚者,多致溃破流水,蔓延不止,疮连成片。治宜疏风止痒,清热凉血。内服可选消风散加凉血之剂,或用五味消毒饮加味亦可。外用可以芫花、川椒、黄柏之类煎汤熏洗,或以苦参汤坐浴。相当于臀部疖病。

坐碍

病名。难产证型之一。见顾允若《妇科撮要》。指脐带绕颈造成的难产。详碍产条。

作强之官

人体器官名,指肾。《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王冰注:“强于作用,故曰作强。选化形容,故云伎巧。在女则当其伎巧,在男则正曰作强。”张志聪注:“肾藏志,志立则强于作用,能作用于内,则技巧施于外矣。”马莳注:“惟肾为能作强,而男女构精,人物化生,伎巧从是而出。”肾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故肾气充盛则筋骨强健,动作敏捷,精力充沛,生殖机能正常,胎孕得以化生。

佐金平木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气上逆的方法。肝气上冲于肺,肺气不得下降,出现气喘短息,胁肋窜痛,脉弦等症。用佐金平木法,肺气下降则肝气随之条达疏畅。常用桑白皮、杏仁、枇杷叶、苏梗等药。

左右偏头风证

病证名。偏头痛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左侧头痛而右侧头不痛者为左偏风,右侧头痛而左侧头不痛者为右偏风。或有认为该病若不早治或失治者,久则左发者损左目,右发者损右目。或延及而使左损反攻于右,右损反攻于左。或成两目俱损者。经验总结:痛由内起而止于外者为祸迟;痛由外起而止于内者为祸速;其痛由百会、上星、攒竹入者为祸烈。若外有赤肿痛泪者并发外障;内有昏惑妄见者并发内障。该病证之初起,治宜用葱、艾炒米或盐以熨头顶百会穴处,或两侧太阳穴部位。可针灸风池、合谷、丝竹空等穴位。可结合证候辨证论治。

左右配穴法

针灸配穴法之一。指左右两侧相对穴同时应用的方法。常用于内脏病变,如胃病取两侧胃俞,心悸取两侧神门,呕吐取两侧内关等。

左右开弓

导引功法名。方法为:一手侧平举,一手向胸前屈曲如拉弓状,两目注视屈曲之手。左右手轮作。《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左右开弓:……将左手伸直,右手做攀弓状,以两目看右手。左右各三次。泻三焦火,可以去臂腋风邪积气。”

左右串

病证名。肩背部痈疽之向左右串延者。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其疮由左向右蔓延,或由右向左蔓延者,谓之左右串。《外科大成》卷二称上搭手为左右串。证治参见有头疽,或上搭手。

左阴疮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此症生于左颊车之下,内热外寒,皮色不变,肿大如鳗鲤之状。右阴疮生于右颊车下,亦系阴疮,与前症(指阴疮)相同,治法亦同。治宜解毒消肿,用普济消毒饮、六味汤等加减。参见瘟毒喉痹条。

左胁痛

证名。左侧胁痛。由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肝郁等所致。《医学入门》卷五:“左为怒火与死血,大怒气逆及谋虑不决,或外感风邪,皆令肝火动甚,胁痛难忍,古萸连丸、当归龙荟丸,轻者小柴胡汤加黄连、牡蛎、枳壳。瘀血必归肝经,夜痛或午后发者,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没。”《古今医彻·胁痛》:“左者肝也,肝藏血,性浮,喜条达而上升,有以抑之,则不特木郁而火亦郁,故为痛。治之宜疏肝清火理血,左金兼桃仁、红花、钩藤、青皮之属。”亦可由肝虚所致。《证治准绳·杂病》:“左胁偏痛久,宿食不消,并目(目巟)(目巟),昏风泪出,见物不审”,宜补肝散。《景岳全书·杂证谟》辨胁痛之在气在血,谓不可拘于左血右气之说,但察其有形无形可知。血积有形而不移,或坚硬而拒按;气痛流行而无迹,忽倏聚而倏散。若食积痰饮皆属有形之证,详察所因,自可辨识。参见胁痛、右胁痛条。

左歪

病名。偏产之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左旁也。”相当于左枕横位。参见偏产条。

左瘫右痪

病证名。半身不遂之证,在左侧者称左瘫,在右侧者称右痪。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属中风范畴。《素问·大奇论》论偏枯,有发于左者,有发于右者,亦即左瘫右痪。后世有以左瘫属血虚而中,治以四物汤加祛风、活血、化痰药;右痪属气虚而中,治以四君子汤加祛风、化痰之品。《寿世保元·中风》用上池饮统治左瘫右痪,辨其血虚为主或气虚为主,随证加减。参见半身不遂条。

左肾右命

生理学名词。《难经·三十六难》:“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肾有一也。”对这种说法,不能机械地看成左边、右边,而是阐明了肾的多方面功能及其重要性。它突出命门的作用。有藏精神和系元气等重要生理功能,被认为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后世据此提出肾主水、命门主火的理论,并创用左归丸以补肾水,右归丸以壮肾阳的治则,使左肾右命之说成为脏象学说的组成部分。

左雀舌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下。左雀舌因多食煎炒炙煿之物,积毒于胃,故发于舌之旁,似生小舌,位近牙根。系指雀舌之发于舌左边者。详雀舌条。

左偏枯

证名。左半身不遂。见《中藏经·论痹》。简称左枯,又名左瘫。《类证治裁·中风》:“自丹溪以左枯属血虚,用四物汤。”但临证中不可拘于此说。参见半身不遂、左瘫右痪条。

左见龙

清代医生。山西翼城县人,自幼习医,医术颇精。后游京师,因太医院乏人,而应试合格,遂补入太医院任职。因医术甚佳,御书“真国手”赐之。

左间气

运气术语。指客气六步运动中,位于司天、在泉左侧的二气。参见间气条。

《遵生八笺》

养生专着。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本书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着,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很有参考价值。现有清嘉庆十五年(1810)弦雪居重订本等。近年有巴蜀书社等排印本。美·德贞(J·Dudgeon)曾与1895年将此书译成英文,在国外广为流传。

《尊生导养编》

按摩著作。一卷。清·张映汉撰。刊于1823年。作者介绍有益于健身、防病治病的自我按摩方法,由脐下(丹田)开始,按照头部、胸腹、上肢、背部、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依次操作。所用手法主要有搓、揉、(扌衮)、捏、握等,基本不谈理论,卷首有穴道图4幅。现有清刻本。

醉头风

病名。即痰饮眩晕。《循经考穴编·足少阳之经》:“痰饮头晕,呕吐不已,恶闻人声,名曰醉头风。”详见痰饮眩晕、痰晕条。

钻牙疳

病名。又名攒牙疳、攒齿疳。《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钻牙疳在牙根生,突出硬骨锐而锋,痛如针刺殊难忍,证由肝胃积热成。”即指牙根处疼痛,渐有一锐骨从齿龈处突出,疼痛剧烈的疾病。多见于小儿。多为肝胃二经热毒炽盛、复感风邪而发。治宜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方选龙胆泻肝汤、芦荟消疳饮等加减。

钻齿疳

病名。即钻牙疳,出《外科正宗》:“小儿钻齿疳,牙根穿出齿龈,内外芒刺,嘴唇作痛。”详参钻牙疳条。

组穴

由两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应用而另立新名者。如“四关”,由合谷、太冲组成;“六之灸”,由膈俞、肝俞、脾俞组成等。

阻病

病名。《千金要方》卷二:“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噉咸酸果实,多卧少气。世谓恶食。甚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即恶阻。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