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心理正常与否的三项原则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其形式和内容都应与客观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性,即同一性。人的心理或行为只要与外界失去同一性,就难以为人所理解。以宗教信仰为例,在宗教仪式过程中,有人由于自我催眠或过度想象而出现似乎与神对话的幻觉;有人在寂静山寺修行面壁,由于感知觉剥夺(持续一定的时间并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似乎进入仙境的幻觉。这种出现幻觉的状态,就是不正常了。

2.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一个人的认知、体验、情感、意志行为在自身是一个完整的、协调一致的统一体。这种统一性是确保个体具有良好社会功能和有效地进行活动的心理学基础。例如,遇到一件令人庆幸的事,在感知它的同时,应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及相应的表情,并用欢快的语调和行为来表达;如果一个人用低沉不快的语气诉述一件愉快的事件,或者对痛苦的事件做出欢快的反应,那就属于不健康的异常状态了。

3.人格的稳定性人格(个性)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在一切活动中显示其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有重大的变故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一个爽朗、乐观、外向的人,突然变得沉闷、悲观、内向、那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异常,说明他的心理(或行为)已经偏离了他的正常轨道。

上述三条原则是从外显行为是否表现异常来评估个体心理健康与否。但仅此三条还是很不够的。因为虽属行为正常,但其健康水平尚有高低差别。因此研究区分心理健康及其水平的标准,对于人们的心理保健和行为指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标准

1.适应能力 对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固然,人并不只是被动的适应,而且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毕竟不能脱离自己生存的环境(含生活环境、工作性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个体的内环境等)。人在一生中,这些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有些变化很大。由于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变化往往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被动的适应和主动的适应,都是必要的。

能否对变动着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如在环境发生重大改变时,人人都会有些紧张。有人能随遇而安很快适应,有人则拖延很久,甚至焦虑不安、血压上升、心悸、睡眠障碍、出现各类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再如怕见生人,不能出差等都是适应能力较差的表现。

适应能力除与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弱与灵活性有关外。还受生活经历和学习锻炼的影响。

2.耐受力 对精神刺激或压力的承受力或抵抗力统称为耐受力。不同个体的耐受力各不相同,对精神刺激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如亲人不幸死亡,有人悲痛欲绝,号哭不止;有人则虽受强烈的情感打击但仍可理智处之;有人则可能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症。除从精神刺激、社会变故的强度来区分耐受力外,耐受力的不同,还表现为对刺激的时间持续性方面。生活中有一类精神刺激虽然不是十分强烈,但是频繁出现或持续存在,有人可以耐受短暂的强烈刺激,但在慢性精神折磨持续存在的情境下出现心理异常,以至人格改变、精神萎缩,甚至发生心身疾病。有人虽然终生伴随有种种精神刺激,却并不导致心理上严重问题;还有的人能把克服这种精神刺激带来的种种不快变为生活奋斗的动力;也有在几科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奋发图强做出好成绩者。对于种种强的或慢性的精神刺激,有人会因之留下终生影响,一有反复就会出现心理的或躯体的症状和不良反应;有人则无论怎样,都能坦然处之,工作、生活正常。

人的先天素质、神经系统强弱类型及活动特点对个体耐受力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作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认知和评价水平。耐受力水平的提高更依赖于自觉确立的进步人生观和生活信念及在生活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坚强意志。没有崇高的人生目标,没有科学的信仰,没有为真、善、美奋斗的理想和决心,对生活中出现的变故和精神打击是难以应对的。特别是频繁的、持久的精神压力和刺激更是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检验。

3.控制力指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人对自己的情绪、情感、思维等心理活动是可以自觉地、能动地加以控制和调节的。人的情感表达、情绪反应的强度、动机的趋向与取舍、思维的方向和过程等可以受人的意识的控制和调节,也就是说都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和调节下实现的。

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心理活动都是受大脑皮层制约的。意识是最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人的意识制约着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如果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就会下降,表现为容易激动。当一个人心身十分健康时,其心理活动十分自如,思维敏捷、逻辑严谨、情感表达恰如其分、仪态雍容大方、举止得体、词令流畅,应对如流,随遇而安、不卑不亢,动机适宜、容易获得需要的满足,等等,都说明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水平处于较高状态。

4.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中以从许多方面来度量。一般以注意力水平为客观指标,临床上则多以清晰度为指标。

注意力不易集中往往是某种严重精神疾病的先兆。如果一个人不专注于某项工作,不能专心地思考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就要引起重视。注意力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越低。由于注意力不能集中,其对观察力和记忆力的影响是明显的。观察水平、记忆水平与注意力水平成正比相关。但要指出,注意的稳定性过份增强,如强迫观念的注意固定则属心理障碍。通过注意分配和注意转换等方面也可分析意识水平状况。

在临床上意识水平降低程度可分为:朦胧、梦幻、嗜睡、昏睡、昏迷等层次。

5.社会交往能力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有赖于社会交往的发展。个体若与世隔绝,社会交往被剥夺,就会出现心理障碍,甚至精神崩溃。社会交往能力,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当一个人毫无理由与亲友断绝往来,把自己孤独起来并变得冷漠无情时,就要考虑他是否出现障碍;相反,过分交往,如无选择地广泛交往,并十分热情和兴奋,也要考虑他是否属躁狂状态。一般说来,人们在交往中应当适度,有交往但不泛泛,择友而交,不仅有目的性,而且着于品德、才学、政治、思想等方面。如果一个人总是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与人交往总是很冷漠或自我中心,这就要考虑他的人格特征是否偏离正常或心境欠佳。一个人如果没有知心朋友,或很少和朋友交流思想情感,尽管他可能工作上是好的,行为是正常的,但不能说他的心理健康没有缺陷。

6.康复力 指在蒙受精神打击和刺激后心理创伤的复原能力。人生在世,任何人难免遭受打击、冤屈,但心理创伤却有轻有重。在遭创伤后,情绪会十分波动,心情变化多端,行为会暂时偏离常规,甚至出现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严重的也可轻生自杀。由于认识与评价能力的水平不同、人生阅历不同、个体气质和性格不同,人们遭打击之后需要复原的时间不同,复原的程度也不同。有的人能很快康复,并且不留什么痕迹,每当再谈起这次创伤时,一笑了之,创伤的情绪色彩淡化了,对他以后的心理、生活及行为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有的人虽然也能康复,但需要较长时间,而且一旦忆及往事,仍会耿耿于怀,形之于色,情绪起伏不已,也有的人,不能完全康复,无论在心理上、行为上和躯体上都留下严重的痕迹。如一个活泼性格变成呆滞状态;一个不拘小节的人变得谨小慎微;一个有独立性的人变得唯唯诺诺。这就有如躯体疾病,有人患疾病能很快治好并不留后遗症;有人虽能治好但总有反复;有人则可滞留终身。康复力,是心理健康水平的另一项重要标准。

7.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 黑格尔认为道德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形式和最后形式。道德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道德感是人类情感需要超越生物本能需要的最高层次的情感,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也许利他活动会造成行为者的肉体痛苦或其他心理痛苦,但行为者本人却有自我肯定的评价,从而体验到满足的愉快。道德愉快是个人与社会矛盾的统一实现,是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统一的实现。道德愉快有减轻和消除任何心理痛苦的作用,它是信心、勇敢、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等许多优良心理品质的坚实基础。道德痛苦反映了个人与社会矛盾的对抗性。道德痛苦比任何其他心理痛苦都深刻而剧烈,当一个人陷于自责自罪的痛苦之中时,他就体验不到任何真正的快乐,它可以破坏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可以使人陷于不能自拔的困境。直至轻生自杀。一个道德愉快的人可以拯救道德痛苦的心灵。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过了他的道德痛苦,他就是心灵健康的人,超过的越多就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