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川芎丸

别名

大川芎丸(《医门法律》卷五)。

处方

川芎 龙脑薄荷(叶,焙干)各2.35千克细辛(洗)150克 防风(去苗)780克 桔梗3.12千克 甘草(爁)1.09千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搜和,每45克,分作50丸。

功能主治

疏风化痰,利咽喉,清头目。主头痛眩晕,心忪烦热,颈项紧急,肩背拘倦,肢体烦疼,皮肤瘙痒,头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细嚼,食后及临卧时用腊茶清送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会约医镜》卷八:川芎丸

处方

川芎 苏薄荷叶各105克 防风36克细辛7.5克

制法

上药研末,蜜和为丸,每丸重15克。

功能主治

清上利膈。主膈上风痰。

用法用量

临卧用茶嚼下。

摘录
《会约医镜》卷八

《类证治裁》卷五:川芎丸

处方

川芎120克 天麻30克

制法

上药研末,蜜和为丸,每30克作10丸。

功能主治

主首风因于新沐,汗多恶风者。

用法用量

以1丸细嚼,茶、酒任下。

摘录
《类证治裁》卷五

《局方》卷一:川芎丸

别名

大川芎丸

处方

川芎75两,龙脑75两,薄荷叶(焙干)75两,细辛(洗)5两,防风(去苗)25两,桔梗100两,甘草(爁)35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半,分作50丸。

功能主治

消风壅,化痰涎,利咽膈,清头目。主头痛旋运,心忪烦热,颈项紧急,肩背拘倦,肢体烦疼,皮肤瘙痒,脑昏目疼,鼻塞声重,面上游风,状如虫行。

用法用量

大川芎丸(《法律》卷五)。

摘录
《局方》卷一

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二:川芎丸

处方

川芎、荆芥、天麻、川乌、乌药、羌活、黑牵牛(炒)、川当归、金钗、石斛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肾经虚冷,眼目昏暗,或赤痛肿痒。

用法用量

《普济方》有茯苓。

摘录
方出《续本事》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七十二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川芎丸

处方

石菖蒲半两,桔梗(去芦头)1两,荆芥穗1两,薄荷叶(去土)1两,川芎1两,牛蒡子(炒)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5丸。

功能主治

咽喉不利,音声不出,及风热上壅,面赤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含化。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普济方》卷五十七:川芎丸

处方

草乌(生用)半两(去皮尖),苍术(生)1两,川芎(生用)2两。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脑泻臭秽。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茶清送下。

注意

服药后,忌一时久热食。

摘录
《普济方》卷五十七

《普济方》卷七十五:川芎丸

处方

川芎2两,防风1两,菊花1两,羌活1两,天麻1两,甘草1两,荆芥穗4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风毒上攻头目,两眼黑花,怕风多泪。

用法用量

细嚼,茶清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七十五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本事》:川芎丸

处方

川芎1分,甘菊花1分,细辛1分,白术1分,白芷1分。

制法

上为细末,蜡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头风冷泪。

用法用量

夜纳1丸,日中1丸,早1丸。

摘录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本事》

《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大方》:川芎丸

处方

川芎1两,羌活1两,天麻1两,旋覆花1两,秦皮1两,南星1两,藁本1两(末),黑牵牛6两(取末2两,余者不用)。

制法

上为末,后入藁木、牵牛末和匀。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远年近日,风毒气眼,昏暗赤涩内生疮,翳膜遮障不明。久新偏正头疼,眼目束小,夹脑风下注,多见黑花。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盐酒送下。

摘录
《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大方》

《会约》卷八:川芎丸

处方

川芎3两半,苏薄荷叶3两半,防风1两2钱,细辛2钱半。

制法

炼蜜为丸,每丸5分重。

功能主治

清上利膈。主肝经风痰。

用法用量

临卧茶嚼服下。

摘录
《会约》卷八

《续本事》卷五:川芎丸

别名

小川芎丸

处方

川芎2两(细锉,慢火熬熟),川大黄2两(蒸令极熟)。

制法

上药焙干为末,用不至皂角5-7挺,温水揉汁,绢滤去滓,瓦器中熬成膏,和前2味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膈上有痰。

用法用量

小川芎丸(《法律》卷五)。

摘录
《续本事》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