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枝附子汤

处方

桂枝(三钱) 附子(炮.去皮脐.三个) 甘草(二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八九日不解,风湿相搏,身体烦疼。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活人书有芍药大枣。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处方

桂枝12克(去皮)附子15克(炮,去皮)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用法用量

上药五味,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备注

方中桂枝散风寒,通经络,附子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二药相配,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补脾和中。五味合用,共奏祛风除湿,媪经散寒之功。

摘录
《伤寒论》

汉·《金匮要略》:桂枝附子汤

组成

桂枝四两(9克)、附子三枚(9克)、炙甘草二两(6克)、生姜三两(9克)、大枣十二枚(9克)。

用法

水煎服。目前临床各药用量均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

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主治

主治风寒湿外袭肌表,身体疼烦,不能转侧,以及阳虚内寒的胸腹疼痛,喘咳泄泻,舌苔薄白,脉浮虚而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病窦综合征等病症。

1.痛风:纳入60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各30例。西药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美洛昔康;中药治疗组服用加味桂枝附子汤。疗程为3周。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临床治愈率23.3%,总有效率为86.7%,治疗组在改善血脂异常、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对照组,改善关节肿胀、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则能有效降低血尿酸、减轻关节疼痛。(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类风湿关节炎: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益赛普25毫克,每周2次(隔3日),第3个月改为25毫克,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桂枝附子汤,观察12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炎性指标、疾病活动度、ACR标准评估以及临床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论文》2013年)

3.病窦综合征:本方加生脉散治疗患者40例,结果:桂枝附子汤合生脉散加减方以温补心肾,益气活血之法。以阳药为主。辅以阴药,阴能助阳,阴能制阳,共奏温阳益气、活血散寒之功,且避久服阳燥之虞。使其中医证候疗效达90%,病窦疗效达85%。(《医药论坛杂志》2011年第18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相搏或正虚内寒所致的病症。方用桂枝、附子祛除寒湿、温经通络,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药简力宏。临床应用以表阳已虚,风湿内盛,或阳虚内寒所致的身体烦疼、不得转侧,或自汗出,以及虚寒性胸腹痛、喘咳、泄泻、苔薄白、脉虚而涩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桂枝附子汤再加白术、白芍、茯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免疫反应和一些化学介质的作用有关,并可避免皮质醇及非皮质醇抗炎药的显着不良反应;还报道该方通过实验证明,对氧化苦接触性皮炎(迟发型超敏作用)有抑制作用。

方歌

桂枝附子汤通阳,附子重用是三两,扶阳甘草大枣与生姜,温经散寒除痹良。

摘录
汉·《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