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陵泉穴 - 图1

阴陵泉,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直刺1-2寸。

名称

阴陵泉穴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足太阴脾经

位置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阴部痛、痛经、遗精、膝痛

功能

健脾益肾,利水渗湿,通经活络。

操作

直刺1-2寸

主要配伍

配阳陵泉穴治膝肿痛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膝之内为阴,胫骨内侧髁高突如陵,髁下凹陷似泉。穴为足太阴之合,属水,故谓之阴陵泉。

功能作用

健脾益肾,利水渗湿,通经活络。

定位

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详细主治

1、腹胀、腹泻、水肿、黄疸。

2、小便不利、遗尿、尿失禁。

3、阴部痛、痛经、遗精。

4、膝痛。

详细操作

正坐屈膝或仰卧,于膝部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于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尿路感染、肾炎、上腹部冷、腹膜炎、消化不良、腹胀、腹水、肠炎、痢疾、遗尿、尿失禁、遗精、阳萎、阴道炎、膝关节炎、脚气、失眠等。

2、现代研究,针刺阴陵泉有调整膀胱张力的作用,松弛者使张力增强,扩张者可使之紧张。针刺阴陵泉可使不蠕动或蠕动很弱的降结肠及直肠的蠕动增强。针刺阴陵泉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也有一定影响。还有报道,针刺阴陵泉、外陵等穴,治疗急性菌痢,结果发现针治组凝集素平均效值最高且增长最快,较电针组及药治组为优。

配伍

1、配小肠俞穴、阴交穴治小便癃闭。

2、配承浆穴、委中穴、太冲穴、膀胱俞穴、大敦穴治小便不禁。

3、配人中穴、水分穴、期门穴、气海穴、天枢穴、脾俞穴等治水肿。

4、配足三里穴、章门穴、京门穴、厉兑穴等治腹胀满不得息。

5、配中封穴、然谷穴、内庭穴、厉兑穴、隐白穴等治不嗜食。

6、配关元穴、带脉穴、三阴交穴、气海穴治白带。

7、配膏肓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气海穴治虚劳。

8、配委阳穴、殷门穴、太白穴、行间穴治腰痛不可俯仰。

相关论述

1、《灵枢·本输》:膝下内侧“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

2、《医宗金鉴》:“从地机上行膝下内侧曲膝横纹头陷中。”

3、《新针灸学》“膝下二寸,内辅骨下陷中。”

4、《中国针灸学》:“在下腿内侧之上端,缝匠肌之附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