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根穴 - 图1

乳根,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薛息。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主治乳痈、乳癖、乳少、咳嗽、气喘、呃逆、胸痛。斜刺或平刺0.5-0.8寸。

名称

乳根穴

别名

薛息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乳痈、乳癖、乳少、咳嗽、气喘、呃逆、胸痛

功能

理气宽胸,通经下乳。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主要配伍

配俞府穴治气嗽痰哮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附注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穴在乳房之根部,故名乳根。

功能作用

理气宽胸,通经下乳。

定位

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

浅部为乳腺组织(男性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乳腺组织不明显),其下为胸大肌,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详细主治

1、乳痈、乳癖、乳少等乳部疾患。

2、咳嗽、气喘、呃逆。

3、胸痛。

详细操作

仰卧,于乳头之下,当第五肋间隙中点取穴。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直刺,因为深部有肺,此处胸壁较薄;注意针刺角度,针与皮肤夹角不大于25°位安全。艾柱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乳腺炎、乳汁不足、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臂丛神经痛等。

2、现代研究,乳根穴对冠心病治疗有一定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心电图也有一定改善。

配伍

1、配列缺穴、尺泽穴、肺俞穴、彧中穴、足三里穴、膻中穴等治咳嗽。

2、配天突穴、璇玑穴、华盖穴、膻中穴、期门穴、气海穴治诸喘气急。

3、配膻中穴、中脘穴、气海穴、三里穴、支沟穴治吐血。

4、配膻中穴、少泽穴治乳汁缺少。

5、配肩井穴、合谷穴、少泽穴、鱼际穴、临泣穴、太溪穴治乳痈肿痛。

6、配俞府穴治气嗽痰哮。

7、配中脘穴、下脘穴、建里穴、三里穴治反胃吐食。

8、配少海穴、听宫穴治臂痛。

附注

1、库房与乳根为调节乳肌的二个重要穴道,若单纯为胃气不足所致的乳房扁平细小或乳房下坠,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疗有奇效。

2、击中乳根穴后,很容易冲击心脏,休克易亡。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胸乳下满痛,膺肿,乳根主之。”

2、《医宗金鉴》:“小儿龟胸。”

3、《会元针灸学》:“乳根者,乳房下之根结也,故名乳根。”

4、《腧穴命名汇解》:“乳根,基底部曰根,以其该穴位于乳之根部。《医学正传》有:妇人在乳部下起肉处陷中。主治乳痈,乳少等症,因名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