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池穴 - 图1

阳池,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别阳。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有皮下手背静脉网,第4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主治目赤肿痛、耳聋、喉痹、消渴、口干、腕痛、肩臂痛。直刺0.3-0.5寸。

名称

阳池穴

别名

别阳

出处

《灵枢•本输》

隶属

手少阳三焦经

位置

位于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

目赤肿痛、耳聋、喉痹、消渴、口干、腕痛、肩臂痛

功能

疏调三焦,清热泻火,舒筋通络。

操作

直刺0.3-0.5寸

主要配伍

配合谷穴、侠溪穴、京骨穴治疟疾寒热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穴在手背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处。手背为阳。穴为三焦经之原,承中渚之气而停留之,穴处凹陷似池,故而得名。

功能作用

疏调三焦,清热泻火,舒筋通络。

定位

位于腕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

解剖

有皮下手背静脉网,第4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详细主治

1、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五官病证。

2、消渴、口干。

3、腕痛、肩臂痛。

详细操作

俯掌,于第三、四指掌骨间直上与腕横纹交点处的凹陷中取穴;或于尺腕关节部,指总伸肌腱和小指固有伸肌腱之间处定取。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疟疾、腕关节炎、流行性感冒、风湿热、扁桃腺炎、前臂肌痉挛或麻痹等。

2、现代研究,针刺阳池穴可使不蠕动战蠕动很弱的降结肠下部及直肠的蠕动增强。给犬的“阳池”穴注射乙酰胆碱,可引起心率加快,如事先针刺“内关”,则可加强此效应。阳池穴对垂体-性腺功能有关,特别是性腺,卵巢功能有关,有避孕作用。

配伍

1、配承浆穴、太溪穴、支正穴、照海穴、肾俞穴等治消渴。

2、配阳溪穴、肩髃穴、曲池穴、腕骨穴、合谷穴、鱼际穴治手腕无力。

3、配合谷穴、尺泽穴、曲池血、中渚穴治手臂拘挛、两手筋紧不开。

相关论述

1、《医经理解》:“手背为阳,腕骨之上有如池焉,故谓阳池。”

2、《针灸甲乙经》: “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3、《灵枢·本输》:“在腕上陷者之中。”

4、《针灸甲乙经》 :“在手表上腕上陷者中。”

5、《医宗金鉴》:“从中渚由四指本节直上行手表腕上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