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穴 - 图1

水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肋下神经,深部为小肠。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痛经、不孕。直刺1-1.5寸。

名称

水道穴

出处

《针灸甲乙经》

隶属

足阳明胃经

位置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痛经、不孕

功能

利尿通便,调经止痛。

操作

直刺1-1.5寸

主要配伍

配筋缩穴治脊强

目录

  • 名词释义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配伍
  • 相关论述

名词释义

道,通道也。穴有通调水道,使水液渗注于膀胱之功,故名水道。

功能作用

利尿通便,调经止痛。

定位

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肋下神经。深部为小肠。

详细主治

1、小腹胀满。

2、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

3、疝气。

4、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详细操作

仰卧,平脐下3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运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潴留、腹水、睾丸炎、脊髓炎、疝气、脱肛、子宫病、卵巢病、便秘等。

2、现代研究,针刺水道、肾俞、次髎等穴对泌尿结石有止痛作用。

配伍

1、配关元穴、大巨穴、中极穴、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困难。

2、配脾俞穴、大肠俞穴、次髎穴、天枢穴、上巨虚穴、大巨穴、气海穴治脾约。

3、配气海穴、外陵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治泻痢脓血。

4、配大敦穴、肩井穴、章门穴、气海穴、归来穴、冲门穴、关元穴等治疝气。

5、配筋缩穴治脊强。

6、配关元穴、关门穴、三阴交穴治奔豚乳弦。

相关论述

1、《铜人》:水道“治少腹满引阴中痛,腰背强急,勝胱有寒,三焦结热,小便不利。”

2、《经穴释义汇解》:“道,通也。肾主水,膀胱属水,三焦者水道出焉,穴主肾、膀胱、三焦之疾,通调水道,又位在大巨下一寸,正当膀胱出水之道,故名水道。”

3、《针灸甲乙经》:“三焦曰,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