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柱骨,经外奇穴名。出自《外台秘要》。别名肩柱。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之高点处,在肩端起骨尖上取之,左右计2穴。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深层有腋神经。主治手不能举、肩臂痛、卒中恶、齿神经痛、瘰疬、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斜方肌纤维织炎、肩周炎、淋巴结炎等。针刺0.3-0.5寸。
名称
肩柱骨穴别名
肩柱出处
《外台秘要》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之高点处,在肩端起骨尖上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
手不能举、肩臂痛、卒中恶、齿神经痛、瘰疬、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斜方肌纤维织炎、肩周炎、淋巴结炎功能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操作
针刺0.3-0.5寸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临床运用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舒筋活络,通经止痛定位
位于肩部,肩胛骨肩峰之高点处,在肩端起骨尖上取之,左右计2穴。解剖
穴下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小圆肌→大圆肌→背阔肌腱。浅层布有锁骨上外侧神经,深层有腋神经和旋肱后动、静脉。详细主治
手不能举、肩臂痛、卒中恶、齿神经痛、瘰疬、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斜方肌纤维织炎、肩周炎、淋巴结炎等。详细操作
针刺0.3-0.5寸,局部沉重麻痛感,留针20分钟。灸3-7壮,或温灸5-15分钟。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手不能举、肩臂痛等。附注
《奇效良方》列作奇穴。位于大肠经肩髃穴和三焦经肩髎穴之间。相关论述
1、《外台秘要》:“崔氏疗卒中恶气绝方:灸右肩高骨上,随年壮。”
2、《针灸大成》:“肩柱骨二穴,在肩端起骨尖上是穴。治瘰疬,亦治手不能举动。灸七壮。”
3、《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肩柱骨,奇穴。肩端起骨尖上。灸三至七壮。主治齿神经痛、手不能举、瘰疬、肩臂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