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中指掌侧面,第1、2指关节横纹的中点。左右计2穴。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脉所形成的动脉网。主治小儿疳积等病。直刺0.1-0.2寸。
名称
端正穴出处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隶属
经外奇穴位置
中指掌侧面,第1、2指关节横纹的中点。左右计2穴主治
小儿疳积等功能
补气升阳,降逆止呕止泻操作
直刺0.1-0.2寸目录
- 功能作用
- 定位
- 解剖
- 详细主治
- 详细操作
- 附注
- 相关论述
功能作用
补气升阳,降逆止呕止泻定位
位于中指掌侧面,第1、2指关节横纹的中点。左右计2穴。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脉所形成的动脉网。详细主治
小儿疳积等。详细操作
直刺0.1-0.2寸。针感为胀痛。亦可以三棱针点刺,挤出少两黄白色粘液。附注
端正穴,推拿穴位名。位于中指爪甲根部两侧赤白肉际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主治腹泻、呕吐、惊风、抽搐等。以拇指指端揉之,称揉端正;若以拇指指甲掐之或拇、示指指甲对掐,称掐端正。掐3~5次,揉100~300次。揉左端正能升提止泻,揉右端正能降逆止呕;掐端正能开窍醒神。《小儿推拿广义》:“眼左视,掐右端正穴。右视,掐左端正穴。”《厘正按摩要术》:“中指左右为两端正。”
名称释义
因本穴能使五官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也就是能使五官端正,故名。
临床运用
1、 揉左端正主要治疗水泻、痢疾等症,常与推脾经、推大肠、清小肠、揉天枢、推七节骨等合用。揉右端正主要用于胃气上逆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常与清胃经、推天柱骨等合用。
2、 掐端正多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常与掐老龙、清肝经等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