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竹马法

治痈疽恶疮发背。男左女右。臂腕中横纹起。用薄篾一条。量至中指齐肉尽处。不量爪甲截徐扛起。足要离地五寸许。两旁更以两人扶定。毋令动摇不稳。却以前量长篾。贴定竹杠竖起。从尾 骨。贴脊量至篾尽处。以笔点记。此不是穴。却用后取同身寸篾。取两寸平折。

自中横量两头各一寸。方是灸穴。可灸三壮。

根据法量穴。在督脉脊中至阳、筋束二穴中外。太阳行背二行鬲俞、肝俞之内。非正当穴也。

四花穴法

崔知悌云。灸骨蒸劳热。灸四花穴。以稻秆心量口缝如何阔。断其多少。以如此长。裁纸四却环在结喉下垂向背后。看稻秆止处。即以前小孔纸当中安。分为四花灸纸角也。可灸七壮初疑四花穴。古人恐人不识点穴。故立此捷法。当必有合于五脏俞也。今根据此法点穴。

果合旺。故取此以补之。胆者肝之府。藏血。故亦取是俞也。崔氏止言四花。而不言鬲俞、胆俞四穴者。为粗工告也。今只根据揣摸脊骨鬲俞、胆俞为正。然人口有大小。阔狭不同。故四花亦不准。

灸痨穴法

资生经云。久痨。其状手足心热。多盗汗。精神困顿。骨节疼寒。初发咳嗽。渐吐脓血。肌纹处截断。却将此草自鼻尖量。从头正中(分开头心发贴肉量)至脊。以草尽处用墨点记。别用草一条。令病患自然合口量阔狭截断。却将此草于墨点上平折两头尽处量穴。灸时随年多灸一壮。如年三十。灸三十一。累效。

根据此量之。其穴合五椎两旁三寸。心俞二穴也。岂心主血。故灸之欤。

取肾俞法

千金注云。凡取肾俞者。在平处立。以杖子约量至脐。又以此杖子。当背脊骨上量之。

知是与脐平处也。然后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则肾俞也。

按此法以脐准肾俞虽似。然肥人腹垂则脐低。瘦人腹平则脐平。今不论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准也。

窦氏八穴

(或云。少室隐者之所传。刘氏曰。八穴用为辅治。非拘于法取者也。)

公孙(足太阴脾。通冲脉。合于心胸。主治二十七证。)

九种心痛 心胃 痰鬲涎闷 心胸 脐腹痛胀 三焦胃 胁肋疼痛 心脾 产后血迷心主小肠心 水隔酒痰 肝胃 中满不快反胃呕吐 胃 腹胁胀满痛 脾胃 肠风下血 大肠包络 脱肛不收(大人小儿) 大肠肺 气隔 心肺 食隔不下 胃脾 食积疼痛 胃脾 癖气小儿食癖 小肠心主 儿枕痛(妇人血块) 小肠三焦 酒癖 胃三焦 腹鸣 小肠胃 血刺痛 肝脾 小儿脾泻 脾肾 泻腹痛 大肠胃 胸中刺痛 心 疟疾心痛 心包络上病公孙悉主之。先取公孙。后取内关。

内关(手厥阴心包络。通阴维。主治二十五证。)

中满不快 心胃 伤寒 心主 心胸痞满 肝胃 吐逆不定 脾胃 胸满痰隔 肺心腹痛肺九种心痛 心主胃 胁肋痛 肝胆 妇人血刺痛 心肝 肠鸣 大肠 积块痛 肝 男子酒癖 脾肺 二膈并心下痞痛 心脾胃 气膈食不下 胃心肺 腹肋胀痛 脾胃心主 肠风下血 大肠 伤寒结胸 胃 里急后重 小肠 食膈不下食 心主胃疟寒热(新添有验)

上病证。内关悉主之。

临泣(此足临泣也。足少阳胆经。通带脉。合于目。上走耳后颊颈缺盆胸鬲。主治二十五证。)

足趺肿痛 胃 手足麻 小肠三焦 手指颤掉 肝心主 赤眼冷泪 膀胱 咽喉肿痛三焦腿胯痛 胆 脚膝肿痛 胃肝 四肢不遂 胆 头风肿 膀胱 头顶肿 膀胱 浮风瘙痒肺身体肿 肾胃 身体麻 肝脾 头目眩 膀胱 筋挛骨痛 肝胃 颊腮痛 大肠 雷头风胆 眼目肿痛 肝心 中风手足不举 肾 耳聋 肾胆上列病证。临泣悉主之。先取临泣。后取外关。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通阳维。主治二十七证。)

肢节肿痛 肾 肾膊冷痛 三焦 鼻衄 肺 手足发热 三焦 手指节痛不能屈伸 三焦遂胆胃 筋骨疼痛 肝肾 迎风泪出 肝 赤目疼痛 肝心 腰背肿痛 肾 手足麻痛并无力 胃 眼肿 心 头风掉眩痛 膀胱 伤寒表热 膀胱 破伤风 肝胃 手臂痛 大肠三焦 头项痛 小肠 盗汗 心主 目翳或隐涩 肝 产后身肿 胃肾 腰胯痛 肾 雷头风胆上病证。外关悉主之。

后 (手太阳小肠经。通督脉。合于内 。走头项耳户膊小肠膀胱。主治二十四证。)

手足挛急 肝 手足颤掉 肝三焦 头风痛 三焦膀胱 伤寒不解 膀胱 盗汗不止肺心喉闭塞 肾肺胃 颊腮肿痛 胃小肠 伤寒项强或痛 膀胱 膝胫肿痛 肾 手足麻 胃眼赤肿 肝心 伤寒头痛 膀胱 表汗不出 肺胃 迎风泪下 肝胆 破伤风搐 肝 产后汗出恶风 肺 喉痹 肺肝 脚膝腿疼 胃 手麻痹 大肠上病后 穴主之。先取后 。后取申脉。

申脉(足太阳膀胱经。通阳跷。主治二十五证。)

腰背强痛 膀胱 肢节烦痛 肾肝 手足不遂 胃肺 伤寒头痛 膀胱 身体肿满 胃面自汗 胃 癫痫 肝 目赤肿痛 膀胱 伤风自汗 胃 头风痒痛 胆 眉棱痛 膀胱雷头风 胆 手臂痛 大肠 臂冷 三焦 产后自汗 肾 鼻衄 肺 破伤风 肝 肢节肿痛肾肝 腿膝肿痛 胃 耳聋 肾 手足麻 胆 吹奶 胃 洗头风 膀胱 手足挛 肝肾产后恶风 肾上病。申脉穴主之。先取申脉。后取后 。

列缺(手太阴肺经。通任脉。合肺及肺系喉咙胸鬲。主治三十一证。)

寒痛泄泻 脾 妇人血积痛或败血 肝 咽喉肿痛 胃 死胎不出及胎衣不下 肝 牙齿肿食噎不下 胃 脐腹撮痛 脾 心腹痛 脾 肠鸣下痢 大肠 痔痒痛漏血 大肠 心痛温痢 脾 产后腰痛 肾肝 产后发狂 心 产后不语 心包络 米谷不化 脾 男子酒癖胃肝 乳痈肿痛 胃 妇人血块 肝肾 温病不瘥 胆 吐逆不止 脾胃 小便下血 小肠小便不通 膀胱 大便闭塞 大肠 大便下血 大肠 胃肠痛病 心胃 诸积 心胃上病。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后取照海。

照海(足少阴肾经。通阴跷。主治二十七证。)

喉咙闭塞 胃 小便冷痛 肾肝 小便淋涩不通 膀胱 妇人血晕 肝肾 膀胱气痛膀胱 胎衣不下 肝 脐腹痛 脾 小腹胀满 小肠 肠 下血 大肠 饮食不纳反胃吐食 胃男子癖并酒积 肺肝 肠鸣下痢腹痛 大肠 中满不快 胃 食不化 胃 妇人血积 肾心儿枕痛 胃肝 难产 肾肝 泄泻 脾 呕吐 胃 酒积 脾 气 胃 气块 脾肝肾酒痹 胃肝 气膈 心主 大便不通 大肠 食劳黄 脾胃 足热厥 心主上病。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后取列缺。

上法。先刺主证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扪道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则求之。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无其所苦。而后出针。

按此八穴。治法溥博。亦许学士所谓广络原野。冀获一免者也。

子午流注穴开阖

胆甲日(甲与己合。胆引气行。木。原在寅。)甲戌时窍阴(井胆)丙子时前谷。(荥小肠)

戊寅焦。

肝乙日(乙与庚合。肝与血行。)乙酉时大敦。(井肝)丁亥时少府。(荥心)己丑时太白。

(俞脾)辛卯时经渠。(经肺)癸巳时阴谷。(合肾)乙未时血纳包络。

小肠丙日(丙与辛合。小肠引气出行。火。原在子。火入水乡。)丙申时少泽。(井小肠)

戊戌膀胱)甲辰时阳陵泉。(合胆)丙午时气纳三焦。

心丁日(丁与壬合。心引血行。)丁未时少冲。(井心)己酉时大都。(荥脾)辛亥时太渊。

(俞肺)癸丑时复溜。(经肾)乙卯时曲泉。(合肝)丁巳时血纳包络。

胃戊日(戊与癸合。胃引气出行。土。原在戌)戊午时厉兑。(井胃)庚申时三间。(荥大肠)壬肠)戊辰时气纳三焦。

脾己日(甲与己合。脾引血行。)己巳时隐白。(井脾)辛未时鱼际。(荥肺)癸酉时太 。(俞肾)乙亥时中封。(经肝)丁丑时少海。(合心)己卯时血纳包络。

大肠庚日(庚与乙合。大肠引气出行。金。原在申。)庚辰时商阳。(井大肠)壬午时通谷。(荥膀胱)甲申时临泣。

(俞胆)过本原合谷。(金。原在申。)丙戌时阳谷。(经小肠)戊子时三里。(合胃)庚寅时气纳三焦。(支沟)

肺辛日(丙与辛合。肺引血出行。)辛卯时少商。(井肺)癸巳时然谷。(荥肾)乙未时太冲。(俞肝)丁酉时灵道。(经心)己亥时阴陵泉。(合脾)辛丑时血纳包络。膀胱壬日(丁与壬合。膀胱引气出行。水。原在午。水入火乡。)壬寅时至阴。(井膀胱)甲辰时侠 。(荥胆)丙午时后 。(俞小肠)过本原京骨。(水。原在午。火入水乡。故壬丙子午相交。)

戊申时解 。(经胃)庚戌时曲池。(合大肠)壬子时气纳三焦。(还原化本)

肾癸日(戊与癸合。肾引血行。)癸亥时涌泉。(井肾)乙丑时行间。(荥肝)丁卯时神门。

(俞心)己巳时商丘。(经脾)辛未时尺泽。(合肺)癸酉时血纳包络。

三焦(十二经之本。生气之原。主通行荣卫。经历五脏六腑。)壬子时关冲。(井三焦)甲寅时气入行。

心包络(心主与三焦为表里)癸丑时中冲。(井)乙卯时劳宫。(荥)丁巳时大陵。(俞)己未时间使。(经)辛酉时曲泽。(合)癸亥血入行。

上子午流注开阖时。原有方圆二图。今直录之。以便记诵。旧方图以甲己为九。乙庚为八。

巳亥为四。圆图无此。而缺三焦包络。大抵书之有图。所以彰明其理耳。今反晦之。是以不录。窦氏井荥俞经合应日开阖。有图有说。今人泥其图而不详其说。妄言今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皆针灸此开穴。明日某日。某时其穴开。凡百病针灸明日开穴。误人多矣。今去其图。直录其说。使人知某病宜针灸某经某穴。当用某日某时开方针。如东垣治前阴臊臭。刺肝经行间。用乙丑时矣。又刺少冲。则宜丁未日矣。岂东垣治一病而有首尾越四十三日刺两穴哉。此又不通之论也。大抵医自素、难之下。皆为旁 曲径。非周行也。

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

假令得弦脉。病患善洁。(胆为清净之府故耳)面青善怒。此胆病也。若心下满当刺窍阴。(合)又总取丘墟。(原)

假令得弦脉。病患淋溲难。转筋。四肢满闭。脐右有动气。此肝病也。若心下满当刺大敦。

假令得浮洪脉。病患面赤口干喜笑。此小肠病也。若心下满刺少泽。(井)身热刺前谷。

(荥假令得浮洪脉。病患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脐上有动气。此心病也。若心下满刺少冲。

假令得浮缓脉。病患面黄。善噫善思善沫。此胃病也。若心下满刺厉兑。(井)身热刺内庭。

假令得浮缓脉。病患腹胀满。食不消。体重节痛。怠隋嗜卧。四肢不收。当脐有动气。

按之热刺商丘。(经)逆气而泄刺阴陵泉。(合)

假令得浮脉。病患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此大肠病也。若心下满刺商阳。(井)身热刺。(原)

假令得浮脉。病患喘嗽。洒淅寒热。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此肺病也。若心下满刺少商合)

假令得沉迟脉。病患面黑。善恐欠。此膀胱病也。若心下满刺至阴。(井)身热刺通谷。

(荥假令得沉迟脉。病患逆气。小腹急痛。泄如下重。足胫寒而逆。此肾病也。若心下满刺涌此五脏六腑井荥俞经合刺法。深得素、难之旨。学人不可不知。

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

经曰。十二经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又曰以荣于身者也。其始(平旦寅时)从中焦注手太阴(肺)阳明。(大肠卯)阳明注足阳明(胃辰)太阴。(脾巳)太阴注手少阴(心午)太阳。(小肠未)太阳注足太阳(膀胱申)少阴。(肾酉)少阴注手心主(包络戌)少阳。(三焦亥)少阳注足少阳(胆子)厥阴。(肝丑)厥阴复注于手太阴。如环无端。转相灌溉。又曰。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顺逆而取之。又曰。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又曰。井者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

故言井。合者北方冬。阳气入脏。故言合。(举始终而言。经俞在其中矣。)又曰。诸井者。

肌六腑有病。皆取其原。又曰。泻南方。补北方。今本素、难发挥于左。圆机之士。必以为赘。姑以私备忘尔。

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

手太阴肺经属辛金。起中府。终少商。多气少血。寅时注此。

是动病(邪在气。气为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

所生病(邪在血。血为所生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遗失无度。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虚则补之) 用卯时(随而济之) 太渊(穴在掌后陷中。为经。土。土生金为母。经曰。

。穴在肘中约纹动脉中。)

手阳明大肠经为庚金。起商阳。终迎香。气血俱多。卯时注此。

是动病 齿痛颊肿。是主津。

所生病 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则寒栗不复。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辰时 曲池(穴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拱胸取之。为合。土。土生金。虚则补其母。)

泻 用卯时 二间(穴在食指本节前内侧陷中。为荥。水。金生水。为子实则泻其子。)

足阳明胃经属戊土。起承泣。终厉兑。气血俱多。辰时气血注此。

是动病 洒洒然振寒。善伸数欠。颜黑。病至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动欲独闭户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 厥。主血。

所生病 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 唇胗。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胸乳气冲股伏兔迎大三倍于寸口。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巳时 解 (穴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为经。火。火生土。经曰。虚则补其母。)

泻 用辰时 厉兑(穴在足大指次指去甲如韭叶。为金。井。土生金。经曰。实则泻其子。)

足太阴脾经属己土。起隐白。终周荣。多气少血。巳时气血注此。

是动病 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出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是主脾。

所生病 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胆。不迎也。

补 用午时 大都(穴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为荥。火。火生土。为母。虚则补其母。)

泻 用巳时 商丘(穴在足内踝下微前陷中。为经。金。土生金。实则泻其子。)

手少阴心经属丁火。起极泉。终少冲。多血少气。午时注此。

是动病 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主心。

所生病 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 用未时 少冲(穴在手小指内廉端。去爪甲如韭叶。为井。木。木生火。为母。经曰。虚则补其母。)

泻 用午时 灵道(穴在掌后一寸五分。为经。土。土生金。为子。实则泻其子。)

手太阳小肠经属丙火。起少泽。终听宫。多血少气。未时注此。

是动病 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

所生病 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 肘臂外后廉痛。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申时 后 (穴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为俞。木。木生火。虚则补其母。)

泻 用未时 小海(穴在肘内大骨外。肘端五分陷中。为合。土。火生土。为子。实则泻其子。)

足太阳膀胱经属壬水。起睛明。终至阴。多血少气。申时注此。

是动病 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似裂。是为踝厥。是主筋。

所生病 痔疟狂癫。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人迎大再倍于气口。虚者。人迎 反小于气口也。

补 用酉时 至阴(穴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为井。金。金生水。为母。虚则补其母。)

泻 用申时 束骨(穴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为俞。水。水生木。为子。实则泻其子。)

足少阴肾经属癸水。起涌泉。终俞府。多血少气。酉时注此。

是动病 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然如无所见。心如悬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然。如人将捕之。是谓骨厥。是主肾。

所生病 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

嗜卧。足下热而痛。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 用戌时 复溜(穴在足内踝上二寸动脉陷中。为经。金。金生水。虚则补其母。)

泻 用酉时 涌泉(穴在足心陷中。为井。木。水生木。木为水之子。实则泻其子。)

手厥阴心包络经 配肾。(相火)起天池。终中冲。多血少气。戌时注此。

是动病 手心热。臂肘挛痛。腋肿。甚则胸胁肢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心包络。

所生病 烦心心痛。掌中热。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

补 用亥时 中冲(穴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叶。为井。木。木生火。为母。虚则补其母。滑氏曰。井者。肌肉浅薄。不足为使也。补井者。当补合。)

泻 用戌时 大陵(穴在掌后两筋间陷中。为俞。土。火生土。为子。实则泻其子。)

手少阳三焦经 (属相火配心包)起关冲。终丝竹空。多气少血。亥时注此。

是动病 耳聋。浑浑 。咽肿喉痹。是主气。

所生病 汗出。目锐 痛。颊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气口也。

补 用子时 中渚(穴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陷中。为俞。木。木生火。为母。虚则补其母。)

泻 用亥时 天井(穴在肘外大骨后上一寸。两筋间陷中。屈肘得之。甄权云。屈肘一寸。叉手按膝头。取之两筋骨罅。为合。土。火生土。为子。实则泻其子。)

足少阳胆经 属甲木。起瞳子 。终窍阴。多气少血。子时注此。

是动病 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

所生病 头角颔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中胁肋迎反小于寸口也。

补 用丑时 侠 (穴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中。为荥。水。水生木。为母。

虚则补其母。) 丘墟(穴在足外踝下。去临泣三寸。为原。皆取之。)

泻 用子时 阳辅(穴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去丘墟七寸。为经。火。木生火。为子。实则泻其子。)

足厥阴肝经 属乙木。起大敦。终期门。多血少气。丑时注此。

是动病 腰痛不可俯仰。丈夫 疝。妇人小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

所生病 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癃闭。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补 用寅时 曲泉(穴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得之。在膝横文头是。

为合。水。水生木。为母。虚则补其母。)

泻 用丑时 行间(穴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为荥。火。木生火。为子。实则泻其子。)

上针法。井荥俞经合补泻。皆本素、难也。

东垣针法

东垣针法。悉本素、难。近世医者。止读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于先生之所以垂教者东垣曰。黄帝针经。胃病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

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冲以三棱针出血。若汗不减。不止者。

于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湿面。

东垣曰。黄帝针经云。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盖上气者。心肺上焦之刺。泻其经络之壅者。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东垣曰。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黄帝曰。五乱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少阴心主之输神门、大陵。同精导气。以复其本位。

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鱼际、太 。成痿者。以导温热引胃气出阳道。不令湿土克肾。其穴在太 。

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因足太阴虚者。于募穴之。如气逆为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始。

气在于头。取之天柱、大杼。不足。取之足太阳荥输通谷、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不补不导去之。

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阴之荥输二间、三间。深取之。内庭、陷谷深取去泻阴火。乃导气同精之法。

帝曰。补泻奈何。曰。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

乱气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问。请着之玉版。命曰治乱也。

东垣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 脏 。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说。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终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俞。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 以除之。伤寒一说。从仲景。中八风者。有风论。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肠俞。中湿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肠俞。此皆六淫客邪有余之病。皆泻其背之腑俞。若病久传变。有虚有实。各随病之传变。补泻不定。只治在背腑俞。别有上热下寒。经曰。阴病在阳。当从阳引阴。必须先去络脉经隧之血。若阴中火旺。上腾于天。致六阳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脏之血络。引而下行。天气降下。则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独泻其六阳。此病阳亢。乃阴火之邪滋之。只去阴火。只损脉络经隧之邪。勿误也。阳病在阴者。病从阴引阳。是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又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

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

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从胃俞合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故曰从阴引阳。若元气愈不足。治在腹上诸腑之募穴。若传在五脏。为九窍不通。随各窍之病。治其各脏之募穴于腹。故曰五脏不平。乃六腑元气闭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脏不和。九窍不通。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曰。阳不胜其阴。凡治腹之募。皆为元气不足。从阴引阳。勿误也。若错补四末之 。错泻四末之 。皆非也。错泻者。差尤甚矣。按岐伯所说。只取穴于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脏六腑之俞。不当泻而泻。岂有生者乎。兴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苟错取穴于胃之合。及诸腹之募者必危。亦岐伯之言。下工岂可不慎哉。

东垣曰。三焦元气衰王。黄帝针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东垣曰。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曰。夫前阴足厥阴之脉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

 治例

伤寒

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此表热也。阳气下陷入阴分蒸熏。此里热也。

汗不出。凄凄恶寒。取玉枕、大杼、肝俞、鬲俞、陶道。身热恶寒。后 。身热汗出足厥冷。身热而喘。取三间。余热不尽。取曲池。烦满汗不出。取风池、命门。汗出寒热。取五处、攒竹、上脘。烦心好呕。取巨阙、商丘。身热头痛汗不出。取曲泉。身热进退头痛。取神道、关元、悬颅。(以上出针经)

六脉沉细。一息二三至。灸气海、关元。少阴发热、灸太 。

 治例

伤寒

有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背恶寒。口中和。灸关元。

 治例

伤寒

有汗为中风卫病。无汗恶风为寒伤荣。

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葛根汤。

 治例

伤寒

邪气自表侵里。必先自胸胁。以次入心腹胃。

胸胁满兼谵语。刺期门。

 治例

伤寒

脏气闭而不流布也。按之痛为小结。不按自痛为大结。

刺期门。刺肺俞。(严仁庵)妇人因血结胸。热入血室。刺期门。又以黄连、巴豆七粒。

作饼子。置脐中。以火灸之。得利为度。

 治例

伤寒

胸中气不交也。水火相搏而有声。故咳逆也。

刺期门。

 治例

伤寒

物聚而满。上为气。下为溺与血。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血证也。当出不出。

积而为满。

中痧腹虚胀。或腹中急痛。刺括委中。或夺命穴等处。

 治例

伤寒

邪气在里。烦为内不安。躁为外不安。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俞穴。

 治例

伤寒

热毒流于下而瘀血者。

少阴证下利。便脓血者。可刺。阳明病。下血谵语。必热入血室。头汗出者。当刺期门

 治例

伤寒

表邪传里。里气上逆。则为呕吐。

口中和。脉微涩弱。皆灸厥阴。脉经、千金翼林氏本曰。灸厥阴五十壮。

 治例

伤寒

战者正气胜。栗者邪气胜。邪与正争。心战而外栗。为病欲解也。

心气内盛。正气大虚。心栗而鼓颔。身不战者。已而遂成寒逆者。宜灸之。

 治例

伤寒

四肢逆冷而不温。积凉成寒。六腑气绝于外。四肢手足寒冷。足胫寒逆。少阴也。四肢厥冷。身寒者。厥阴也。

四逆灸气海、肾俞、肝俞。

 治例

伤寒

手足逆冷。阳气伏陷。热气逆伏而手足冷也。

刺内庭、大都。

庞氏曰。脉促而厥者。灸之。

 治例

伤寒

郁为气不舒。冒为神昏不清。即昏迷是也。多虚极乘寒所致。或吐下使然。

郁冒。刺太阳、少阳。并病头痛。或冒闷。如结胸状。当刺大椎第一间。及肺肝二俞。

慎不可汗。

 治例

伤寒

不经攻下自溏泄。

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更衣。反小者。当温上。灸之。以消阴。

小便自利。手中不冷。反发热。脉不至。灸少阴太 穴。

少阴下利。便脓血者。可刺之。宜通用之。

 治例

伤寒

男子由阳明而伤。下血谵语。妇人则随经而入。月水适来。邪乘虚入。

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此热入血室。刺期门。用甘草芍药汤。

不已。刺隐白。

 治例

伤寒

上吐下利。挥霍撩乱。邪在中焦。胃气不治。阴阳乖隔。遂上吐下利。躁扰烦乱也。

干霍乱或腹中急痛绞刺。宜刺委中及夺命穴。

 治例

伤寒

有实有虚。寒热燥屎旧积。按之不痛为虚。痛为实。合灸不灸。令病患冷结。久而弥困。气冲心而死。刺括委中穴。

 治例

伤寒

阴病盛。则微阳消于上。故沉重。四肢逆冷。脐腹筑痛。厥逆或冷。六脉沉细。

阴毒灸关元、气海。

 治例

伤寒

刺肺俞肝俞 如头痛刺大椎。

 治例

伤寒

邪蓄于内。津液不行。

阴寒甚。下闭者。灸之。阴证。小便不利。必阴囊缩入小腹。痛欲死者。灸石门。

 治例

伤寒

不柔和。痒痛寒热皆不知。正气为邪气闭伏。郁而不散。血气虚少故也。

若越人入诊虢太子尸厥。以郁冒不仁为可治。刺之而济痊者。神医之诊也。设脉浮洪。

汗如油。喘不休。体不仁。越人其能治哉。(以上见刘氏伤寒治例)

 治例

杂病

大率主血虚气虚。火与湿。多痰。

中风神阙、风池、百会、曲池、翳风、风市、环跳、肩 。皆可灸之。以凿窍疏风。又针以道气。

 治例

杂病

见伤寒。

阴寒及陷下脉绝者。宜灸之。

 治例

杂病

有寒热、潮热、烦热、往来热。

热病汗不出。商阳、合谷、阳谷、侠 、厉兑、劳宫、腕骨以导气。热无度不止。陷谷。血以泄热。

 治例

杂病

有实有虚。有寒气、滞、死血、积热、风湿、痰惊、痰食、疮、痧、疝。

实痛宜刺泻之。太冲、三阴交、太白、太渊、大陵。邪客经络。药不能及者。宜灸气海、关元、中脘。

 治例

杂病

有风、风热、痰湿、寒、真头痛。手足青至节。死不治。

灸。疏散寒。针。脉浮刺腕骨、京骨。脉长合骨、冲阳。脉弦阳池、风府、风池。

 治例

杂病

气虚、血虚、肾病、风湿、湿热、瘀、寒气、滞。

血滞于下。委中出血。灸肾俞、昆仑。又用附子尖、乌头尖、南星、麝香、雄黄、樟脑、丁香炼蜜丸。姜汁化开成膏。放手内。烘热摩之。

 治例

杂病

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痰注、肝急。

针丘墟、中渎。

 治例

杂病

有风寒、气血虚、食积热。

针太 、然谷、尺泽、行间、建里、大都、太白、中脘、神门、涌泉。

 治例

杂病

主血热、胃口有热、风寒、湿热、虫蛀。

合谷、内庭、浮白、阳白、三间。

 治例

杂病

肝气实、风热、痰热、血瘀热、血实气壅。

丝竹空、上星、百会、攒竹宣泄。痛者。风池、合谷。张子和治眼目。神庭、上星、前顶。

灸大寒犯脑。连及目痛。或风湿相搏。风邪。皆可用。有翳。取二间、合谷。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

 治例

杂病

气虚兼寒热、食积、风邪、惊邪、热湿、阳气下陷、痰积。当分治。泻轻痢重。

陷下则灸之。脾俞、关元、肾俞、复溜、腹哀、长强、太 、大肠俞、三里、气舍、中脘。白痢。大肠俞。赤。小肠俞。

 治例

杂病

有风暑、山岚瘴气、食老疟、疟母、寒湿痹、五脏疟、五腑疟。

针合谷、曲池、公孙。

灸不拘男女。于大椎中第一节处。先针后灸三七壮。立效。或灸第三节亦可。

 治例

杂病

风、寒、火、劳、痰、肺胀、湿。

灸天突、肺俞、肩井、少商、然谷、肝俞、期门、行间、廉泉、扶突。

针曲泽、(出血立已)前谷。面赤热咳。支沟。多唾。三里。

 治例

杂病

身热是血虚。血温身热者。死不治。

针隐白、脾俞、上脘、肝俞。

 治例

杂病

肠风多在胃与大肠。

针隐白。

灸三里。

 治例

杂病

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劳则气散。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思则气结。

针以导气。

 治例

杂病

属热热结。痰气不利。胞痹为寒。老人气虚。

灸三阴交。

 治例

杂病

灸阴陵泉、阳陵泉。

 治例

杂病

针合谷、涌泉、天突、丰隆。

灸初起傍灸之。盖亦凿窍使外泄也。头肿针曲池穴。

 治例

杂病

瘰 疮。灸肩井、曲池、大迎。

针缘唇疮。须去恶血。

 治例

杂病

有因寒、因气、因湿热痰积流下。

灸大敦、三阴交。小腹下横纹斜尖。灸一壮。

针太冲、大敦、绝骨。

 治例

杂病

有湿热、食积、流注、风湿、寒湿。

针公孙、冲阳。

灸三里。

 治例

杂病

有湿热、有痰、有无血而虚、有气弱、有瘀血。

针中渎、环跳。(停针待气。一二时方可。)

灸三里、肺俞。

 治例

杂病

有痰、气虚、阴虚。

灸中府、云门、天府、华盖肺俞。

 治例

杂病

因痰、热、虚。

灸胃俞、幽门、商丘、中府、石门、鬲俞、阳关。

 治例

杂病

因血虚、气虚、热痰火血积、癖积。

针天突、石门、三里、胃俞、胃脘、鬲俞、水分、气海、胃仓。

 治例

杂病

皮水、正水、石水、风水、因气湿食。

刺胃仓、合谷、石门、水沟、三里、复溜、曲泉、四满。

 治例

杂病

气胀、寒胀、脾虚中满。

针上脘、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

 治例

杂病

痰挟气。虚火动其痰。

针上星、风池、天柱。

 治例

杂病

风热、风湿、血虚有痰。

针百会、环跳。

 治例

杂病

痰湿为主。

灸肩 、曲池。

 治例

杂病

专主湿热相火。

灸中极、曲骨、膏肓、肾俞。

 治例

杂病

俱是痰火。不必分牛马六畜。

灸百会、鸠尾、上脘、神门、阳跷、(昼发)阴跷。(夜发)

 治例

杂病

感天地间杀厉之气。声哑者难治。

针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瘩处亦去恶血。(以上见刘氏杂病治例)

 治例

杂病

河间曰。凡疮疡须分经络部分。血气多少。俞穴远近。从背出者。当从太阳五穴。选用至阴陵泉。从髭出者。当从阳明五穴。选用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 。从胸出者。则以绝骨一穴。

肠痈纂要云。千金灸法。曲两肘。正肘头锐骨灸百壮。下脓血而安。武按。河间疮疡止论足三阳。而手足三阴三阳未备。学人当引伸而触类。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咳嗽

千金方曰。寒咳。肝咳。刺足太冲。心咳。刺手神门。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渊。

有心主而无三焦。然已发其秘矣。惜乎胃、大小肠、膀胱咳及针治。皆略之而不议。千金云。咳者。灸两乳下黑白际。各数十壮即瘥。又以蒲当ru头周匝围身。令前后正中。当脊骨灸十壮。上气咳逆。嗽。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病。灸肩井二百壮。上气咳逆。短气胸满。多唾。唾恶冷痰。灸肺俞五十壮。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便血

宝鉴曰。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不和则血留之。结阴之病。阴气内结。不得外行。无所禀。渗入肠间。故便血。灸中脘、三里、气海等穴。便血不止。灸劳宫、太白、会阳。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咳逆

丹溪曰。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也。人之阴气。根据胃为养。胃土伤损。

。严氏曰。灸乳下一指。男左女右。与乳相直问陷中。灸三壮。妇人屈ru头向下尽处。宝鉴曰。病甚者。灸二七壮。武按。此穴名乳根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疠风

丹溪曰。是人受得天地间杀厉之风。以其酷烈暴悍可畏也。不外乎阳明一经。病机云。

灸承也。内经云。数刺肿上出血。子和曰。刺其面大脉。出血如墨。刺三次。血色变。每刺自额至颐。针上下俱刺。每隔一日一刺。刺至二十余日方已。刘氏曰。委中皆可出血。同汗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刘氏曰。此疾与中风颠狂。小儿急慢惊相类。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惊。或因闻大惊而得心窍。治法必当寻火寻痰而治。丹溪曰。不必分六畜牛马鸡犬。大率主痰火。

洁古云。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各二七壮。千金方。惊痫按图灸之。一小儿四岁。

与长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伤寒

阴厥脉绝。气海脏结。阴汗不止。腹胀肠鸣。面黑。指甲青。石关、关元。宜灸百壮。

阳陵刘氏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则沉寒痼冷。二则无脉知阳绝也。三则腹皮急而阳陷也。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医学发明云。陷下则灸之。天地间阴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

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者。阳气下陷入阴血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覆其阳。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则灸之。异法方宜论云。北方之人。宜灸 也。为冬寒火旺。伏阳在内。皆宜灸之。以至理论。则肾主脏。藏阳气在内。冬三月。主闭藏是也。若太过则病。固宜灸 。此阳明陷入阴水之中是也。难经曰。热病在内。取会之气穴。为阳陷入阴中。取阳气通天之窍穴。以火引火而道之。此宜灸 也。若将有病。一概灸之。岂不误哉。如仲景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云。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热甚而灸之。此为实实而虚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此仲景伤寒例。

按明堂针经条下。所说禁忌明矣。内经云。脉之所见邪之所在。脉沉者。邪气在内。脉浮者不渴。欲覆浓衣。常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证。皆宜灸之。

阳气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赤黄。咽干嗌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证。皆不宜灸。其脉必浮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灾害立生。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或欠或嚏。恶寒。其脉必沉。是脉证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

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宜灸之。不可拘于面赤色而禁之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元戎云。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热肿痛。先湿纸覆其上。立视候之。其纸先干处即是结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时方佳。最要早觉早灸为上。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六日。三四活。过七日。则不可灸。若有十数头作一处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饼铺独蒜切去两头。取中间半寸浓。正安于疮上。着艾灸十四壮。多至四十九壮。又曰。灸而不痛。痛而后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 。所以不痛。而后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

不痛而后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 。所以痛。次及将 。所以不痛也。刘氏曰。此谓痈疽初发。宜灸之也。然诸疮患久成漏者。常有脓水不绝。其脓不臭。内无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浓二三分。于疮上着艾灸之。仍服内托之药。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长满矣。至有脓水恶物渐溃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黄、大蒜。三物一处捣烂。着疮大小。捻作饼子。浓约三分。于疮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壮。一灸一易。后隔四五日。

方用翠霞锭子并信效锭子。互相用之。 入疮内歹肉尽处。好肉长平。然后外贴收敛之药。

内服应病之剂。调理即瘥矣。盖不止宜灸于疮之始发也。大抵始发宜灸。要汗下补养之药对证。至灸冷疮。亦须内托之药切当。设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转生他病也。元好问记云。素饮酒。于九月中。患脑之下。项之上。出小疮。后数日。脑项麻木。肿势外掀。疡医遂取五香连翘。至八日不下。而云不可速疗。十八日得脓。俟脓出。用药或砭刺。三月乃可平。四月如故。予记医经云。凡疮见脓九死一生。果如其言。则有束手待毙之悔矣。乃请东垣诊视。且谓膏粱之变。不当投五香。五香已无及。当先用火攻之。然后用药。以大艾炷如两核许者。攻之至百壮。乃觉痛。次为处方云。是足太阳膀胱之经其病逆。当急治以黄连消毒丸。

身面疣瘤。宝鉴云。艾炷灸十壮。即用醋摩雄黄涂纸上。剪如螺蛳靥大。贴灸处。用膏药重贴。二日一易。候痒折出。纸如豆粉愈。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水气

内经谓经脉满。则脉络溢。络脉溢。则谬刺之。以调其络脉。使形容如旧而不肿。故曰谬刺其处。以复其形。谨按。谬刺谓不分俞穴而刺之也。水热穴论。刺水穴分大法。水溢于表。

或腹胀。或四肢虽肿。而气稍实。脉浮洪者。宜行此。至病气孤危。脉微弱而四肢小。气盛实者。今人往往谬刺之。祸不旋踵。盖不审经言脉满络溢谬刺之理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脚气

孙真人云。古人无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湿流足胫。房事所致。发明曰。北足之三阴、三阳。是何经络所起。杨太受云。脚气是为壅疾。当治以宣通之剂。使气不成壅。既成而盛者。砭恶血而去其肿势。经曰。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喉痹

原病式曰。痹、不仁也。俗作闭。闭、壅也。火主肿胀。故热客上焦而咽嗌肿胀也。张戴人乳蛾、双乳蛾、单闭喉、双闭喉、子舌胀、木舌胀、缠喉风、走马喉闭。热气上行。故传于喉之两旁。近外肿作。以其形似。是谓乳蛾。一为单。一为双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闭喉热结。舌下复生一小舌。名子舌胀。热结于舌中为之肿。名木舌胀。木者。强而不柔和也。

热结于咽喉。肿绕于外。且麻且痒。肿而大者。名曰缠喉风。暴发暴死者。名走马喉痹。八名虽详。皆归之火。微者咸软之。大者下散之。至于走马喉痹。生死人在反掌间。砭刺出血。则病已。尝治一妇人。木舌胀。其舌满口。令以 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计所出血几盈斗。刘氏曰。伤寒少阴病。咽痛及生疮。不能言。声不出者。用甘苦辛温制其标病。以通咽喉。至若伤寒伏气内发。咽痛兼下利清谷。里寒外热。面赤脉微弱者。用辛热之药攻其本病。以顺阴阳。利止则水升火降而咽痛自无也。此非杂病一阴一阳结为喉之比。不可妄施针砭。及寒凉之药。上是火热喉痹。急用吹药点。刺少商、合谷、丰隆、涌泉、关冲等穴。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淋闭

原病式曰。淋。小便涩痛也。热客膀胱。郁结不能渗泄故也。严氏曰。气淋者。小便涩。常血淋。过热即发。甚则溺血。刘氏曰。大抵是膀胱蓄热而成。灸法。炒盐不拘多少。热填满病患脐中却用箸头大艾炷七壮。或灸三阴交。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眼目

东垣曰。五脏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之所常营也。神之所主也。子和曰。目之五轮。乃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其白属肺金。肉属脾土。赤属心火。黑水神光属肾水。兼属肝木。目不因火则不病。白轮变赤。火乘肺也。肉轮赤肿。火乘脾也。黑水神光被翳。火乘肝与肾也。赤脉贯目。火自甚也。凡目暴赤肿起。羞明隐涩。泪出不止。暴寒目匡匡。大热之所为也。在针则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翳者可使立退。肿者可使立消。惟小儿不可刺囟会。肉分浅薄。恐伤其骨。目之内 。太阳膀胱之所过。血多气少。目之锐 。少阳胆经。血少气多。目之上纲。太阳经也。亦血多气少。

目之下纲。阳明胃经也。血气俱多。然阳明经起于目两旁。交 中。与太阳、少阳俱会于目。

惟足厥阴肝经连于目系而已。故血太过者。太阳、阳明之实也。血不及者。厥阴之虚也。故出血者。宜太阳、阳明。盖此二经。血多故也。少阳一经。不宜出血。血少故也。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刺少阳出血。则目愈昏。要知无使太过不及。以血养目而已。雀目不能夜视。及内暴怒大忧所致。皆肝血少。禁出血。止宜补肝养胃。刘氏曰。内障有因于痰热、气郁、血热、阳陷、阴脱、脱营所致。种种病因。古人皆不议。况外障之翳。有起于内 、外 、睛上、睛下、睛中。当视其翳色从何经而来。如东垣治魏邦彦夫人目翳。绿色从下而上。病自阳明来也。绿非五色之正。殆肺肾合而成病也。乃就画家以墨调腻粉合成色。与翳同矣。如论治之。疾遂不作。眼生倒睫拳毛者。两目紧急。皮缩之所致也。盖内复热。阴气外行。当去其内热并火邪。眼皮缓。则毛出。翳膜亦退。用手法攀出内睑向外。速以三棱针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针锋立愈。目眶久赤烂。俗呼为赤瞎。当以三棱针刺目眶外。以泻湿热而愈。刘氏曰。外治针也。以泻瘀热。内治服药。以杜其原可也。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瘥。实解太阳之郁热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腰痛

东垣曰。经云。腰痛上寒不可顾。取足太阳、阳明。腰痛上热。取足厥阴。不可俯仰。

少阳。盖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入腹。经所过处。皆能为痛。治之者。当审其何经所过分野。循其孔穴而刺之。审其寒热而药之。假令足太阳。令人腰痛引项脊尻皆如重状。刺其 中太阳二经出血。余皆仿此。刘氏曰。王注经中言灸疑误。灸者宜肾俞、腰俞宝鉴云。灸曲瞅下两纹头。左右脚四处。各三壮。每灸一脚。二火齐下。午时着灸。人定以来。脏腑自动一两行。或转动如雷声。立愈。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损伤

内经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腹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刺右。右刺左。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妇人

宝鉴曰。一妇病伤寒。遇夜则见鬼。许学士曰。得病之初。曾值月经来否。其家人曰。

经水。针三里穴五分。其痛立止。乳痈、喉痹、 肿、足跗不收。灸下廉三壮。

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逆气腹胀。其脉缓者。灸血海二穴三壮。

女子如妊娠。赤白带下。妇人漏血不止。腹胀满不得息。小便黄。如蛊。及治腰痛如锥刺。不得屈伸。舌纵涎下。烦逆溺难。小腹急引阴痛。股内廉痛。灸阴谷二穴。

女子不月。灸会阴三壮。妇人月水不利。难产。子上冲心。痛不得息。灸气冲七壮。妇人月中。因产恶露不止。绕脐 痛。灸气海。妇人不孕。月不调匀。赤白带下。气转连背引痛不可忍。灸带脉二穴。产后恶露不止。及诸淋注。灸气海。产后两胁急痛不可忍。灸石关五十壮。女子月事不调。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灸阴交百壮。带下 瘕。因产恶露不止。断产绝孕。经冷。灸关元百壮。妇人卒口噤。语音不出。风痫。灸承浆五壮。妇人产后。血气俱虚。灸血海百壮。妇人疝气。脐腹冷疼。相引胁下痛不可忍。先灸中庭三七壮。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小儿

(小儿针毫针。艾炷如小麦。或雀粪大。)

宝鉴曰。急慢惊风。灸前顶。若不愈。灸攒竹、人中各三壮。

武疑急惊属肝。慢惊属脾。宝鉴不分。灸前顶、攒竹。二穴俱太阳、督脉。未详其义。

小儿慢惊风。灸尺泽各七壮。初生小儿。脐风撮口。灸然谷三壮。或针三分不见血。立效。

儿风痫。先曲手指如数物乃发也。灸鼻柱直发际宛宛中三壮。小儿惊痫。先惊怖啼叫乃发。

灸后顶上旋毛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小儿癖气久不消。灸章门各七壮。脐后脊中灸二七壮。小儿胁下满。泻痢体重。四肢不收。 癖积聚。腹痛不嗜食。痰疟寒热。又治腹胀引背。

食饮多。渐渐黄瘦。灸十一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七壮。小儿黄胆。灸三壮。小儿疳瘦脱肛。体瘦渴饮。形容瘦瘁。诸方不瘥。灸尾翠骨上三寸陷中三壮。兼三伏内用杨汤水浴之。

正午时灸。自灸之后。用帛子拭。见有疳虫随汗出。此法神效。小儿身羸瘦。贲豚腹胀。四肢懈惰。肩背不举。灸章门。小儿吐乳汁。灸中庭一壮。小儿脱肛泻血。秋深不效。灸龟尾一壮。脱肛灸脐中三壮。千金云。随年壮。脱肛久不瘥。及风痫中风。角弓反张。多哭。语言不择。发无时节。盛则吐涎沫。灸百会七壮。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戒逆针灸

(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

小儿新生无疾。不可逆针灸之。如逆针灸。则忍痛动其五脏。因喜成痫。河洛关中土地多寒北灸之。多害小儿也。所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得无夭横也。

 玉机微义针灸证治

秦承祖灸鬼法

鬼哭穴以两手大指相并缚。用艾炷骑缝灸之。令两甲角后肉四处着火。一处不着则不效按丹溪治一妇人久积怒与酒。病痫。目上视。扬手踯足。筋牵喉响流涎。定则昏昧。腹胀痛为肝气所侮而为痛。酒性喜动。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用竹沥、姜汁、参术膏等药甚多。痫痛间作无度。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间以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石膏与竹沥服之。无数。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肉。且言鬼怪怒骂巫者。丹溪曰。

邪乘虚而入。理或有之。与前药。佐以荆、沥防痰。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