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和临床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认识和阐述人体的形体、脏腑、经络、生命过程、疾病过程、以及辨证治疗等等。下面仅就主要方面,作一简要说明。
(一)概括形体、脏腑的部位特点及脏腑功能特点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人体内外上下无不充满着阴阳对立的两方面。所以,不仅人体这一整体,而且组成这一整体的各部分,均可按不同的阴阳属性,划分为若干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
以部位概括形体的阴阳属性。就整体来说,以上下而论,人体上半部属阳,下半部属阴。以内外而论,体内属阴,肌表为阳;皮肤为阳,筋骨为阴。以局部来说,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以功能和部位特点概括脏腑的阴阳属性:肝、心、脾、肺、肾五脏,总的功能特点是贮藏精气,而没有传送饮食的作用,故主静,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总的功能特点是传送并消化饮食,故主动,属阳。因此,中医学中有迳以阴、阳代称脏腑的,如:《灵枢·阴阳清浊》说:“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此处阴、阳即指五脏和六腑而言。
总之,人体的上下、内外均可按不同的阴阳属性加以概括和说明。
(二)概括和阐述人体的生命过程
阴阳学说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类经附翼·医易》)。就是说,人的有生命的形体产生于阴阳二气,所以说:“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而生长发育同样是阴阳二气的作用,这就把人体整个生命过程概括为阴阳二气运动变化的过程,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协调平衡的结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同时认为,生命的结束,是阴阳离决的结果,“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这是阴阳学说对生命的总观点。
阴阳学说不仅认为阴阳二气是人体整个生命的根本基础,而且认为人体中的每一脏腑器官都有阴阳二气存在,这就是阴精和阳气。如心阴心阳、肝阴肝阳、脾阴脾阳、肺阴肺阳、肾阴肾阳、及六腑等各存在阴阳二气。同时,又将先天得之于父母的阴阳二气,称为元阴元阳;此外,肾阴、肾阳又称为真阴真阳。这里,无论整个人体的阴阳二气,还是脏腑器官等的阴阳二气,阴精是指生命的物质基础,阳气指的是生命过程的气化功能,即“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以阴阳阐述人体生理过程:在概括人体阴阳二气的生理作用时,中医学认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阴精藏于内,阳气卫护于外。营血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以阴阳概括某些生命物质和生命现象:营、血、精、津、液等有形物质属阴;卫、气、神等生命活动为阳。
(三) 概括和说明病机病证的阴阳属性
中医学认为,疾病是阴阳双方动态平衡关系的失调。人体疾病尽管千变万化,并有内、外、妇、儿之分,寒、热、虚、实之别,脏腑气血之异,归根结底,都可以用阴阳失调来加以分析、归纳。即,或阴盛,或阳盛,或阴衰,或阳衰,或阴阳两衰,或阴阳俱盛。就是说,不管致病邪气是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都是邪气中人后,导致了阴阳平衡失调,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1.阴阳偏盛
即阴胜、阳胜、阴阳俱胜。人体是阴阳二气所构成;但是,如果因某种因素使阴阳二气亢盛,即成为危害人体的邪气,即过则为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少火生气”、“壮火散气”,李东垣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正常之火与气(阳),是人体气化过程不可缺少的,但超过一定限度(壮、有余),就会反过来损伤人体正气。因此,阴胜、阳胜、阴阳俱胜,是阴阳二气亢盛超过了正常水平的病变。阴阳偏盛,既是致病邪气引起的病变的性质,又是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邪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阴阳偏盛所导致的病变做了如下的概括:“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由于阴阳的对立制约,所以,阴胜、阳胜,必然导致相应的阳衰、阴衰。阴主生寒,阳主生热。阴胜则阳衰,阳衰则不能生热以制寒,故阴胜则为寒;阳胜则阴衰,阴衰则不能生寒以制热,故阳胜则为热。
阴胜、阳胜,有绝对和相对之分。所谓绝对,是指对立的一方不衰,而另一方独盛;所谓相对,是指对立的一方衰退,而使另一方相对亢盛。所以,临床上,阴胜、阳胜所致的寒热,有虚实之异。即阴或阳某一方绝对亢盛及其所致之寒或热,为实;阴或阳某一方相对亢盛及其所致的寒或热,为虚。
2.阴阳偏衰
即阴亏(虚)、阳亏(虚)、阴阳两亏(虚)。从常见病、多发病的所见证候分析,证属阴阳偏胜的可有绝对和相对之分,但证属阴阳偏衰的却多见绝对偏衰,而相对偏衰是很短暂的过程。因为阴的绝对偏盛必定耗伤阳气,阳的绝对偏胜亦必定耗伤阴气,而阴和阳的相对偏胜又是以阴和阳的绝对偏衰为基础的。
所以,一般来说,阴阳偏衰是阴阳低于人体正常水平以下的病变。而所谓正常水平,又是因人而异的。由于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关系,所以,一方偏衰,即失去对另一方的制约,而使另一方偏胜。对于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变,《素问·调经论》指出:“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偏亢,故生寒;阴虚不能制阳,则阳便相对偏亢,故生热。这里的寒、热是属虚寒、虚热。与前所述阴、阳绝对偏胜之实寒、实热自然是不同的。
根据阴阳对立制约和阴阳互根的规律,阴阳一方的亏损,在经过一定阶段后,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亏损,此即所谓“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后导致阴阳两亏。如临床上的阳虚水饮证候,反而出现口干,口渴,但渴不欲多饮,或喜热饮等表现,是因为阳虚不能化水为津,津液不足,故出现口干等现象。最后阳气与阴津均出现不足之象,是属阳损及阴。同样,阴虚发展到一定程度,亦可导致阳虚。如:阴血虚脱的大汗,使阴液外泄,以致阳无所依,而造成阳气泄越于外的亡阳,是属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两亡。
阴阳两亏并不完全是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动态平衡,而是或侧重于阳亏,或侧重于阴亏,临床上应视具体证候加以辨别。
3.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疾病过程中,属阴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病变;同样,属阳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阴的病变。即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参见“阴阳的相互关系”一节)。
(四)概括辨证论治原则
1.用阴阳归纳四诊资料
用阴阳归纳四诊所获取的疾病资料,有利于认识疾病表现的本质,是进行辨证的必要准备。疾病的证候表现千端万绪,如何将纷繁的病情表现,理出一个头绪,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本质性的方面来,这对于每个医生,是天天都要碰到的问题。而用阴阳去概括归纳这些通过四诊得到的资料,就会使医生执简驭繁,准确地认识每一证候表现所反映的证候本质。
中医学根据阴阳的基本属性,对四诊资料的归纳举例说明如下:
望诊:病人烦躁不安者属阳,闭目静卧者属阴。色泽:润泽明亮属阳,枯涩晦暗属阴。面色:赤、黄属阳,青、黑、白属阴。水肿:身半以上先肿为阳,身半以下先肿为阴。疮疡:红肿热痛为阳,肤色青暗、疮面下陷、不热为阴。小便:尿赤、黄而短为阳,青白而长为阴等等。
闻诊:语声宏亮、呼吸气粗为阳,语声低微、呼吸无力、气息微弱、不相接续为阴。
问诊:恶寒为阴,恶热为阳。渴喜热饮为阴,渴喜冷饮为阳。身热为阳,身凉为阴。
切诊:脉诊中,以部位分,寸脉为阳,尺脉为阴。以脉象分,浮、数、滑、洪、大、弦、实等为阳;沉、迟、涩、微、小、芤、结等为阴。
以阴阳为纲,分析、归纳四诊资料,是正确认识疾病本质和辨证的基础。所以阴阳学说的理论原则,对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张景岳所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敝之者,曰阴阳而已”(《景岳全书·传忠录》)。
2.阴阳为八纲辨证的总纲,亦是诸证的总纲
临床上无论是外感或内伤所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证(即八纲)加以概括归类。而表里、虚实、寒热又可以按阴阳的基本属性统于阴阳两证之下,即表、实、热为阳,里、虚、寒为阴。所以,阴阳又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即阴阳统帅诸证。因此,临床上的病证尽管多种多样(或外感、或内伤;或脏腑经络,或气血津液等),概括起来,不过阴阳两大类。同时,阴阳还用于病证命名,如伤寒六经病证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阳证),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阴病)等。它即是对病证的命名,又是病证属性的概括。
总之,阴阳在分析归纳四诊资料的性质,概括病证属性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分析和认识疾病的纲领。
3.确立论治原则
中医学认为阴阳二气的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根本因素。尽管临床具体治疗原则种种不一,方药变化多端,其根本目的在于调整、恢复阴阳的平衡。即所谓:“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
阴阳的失调,不外乎阴阳偏盛或偏衰。偏盛即为有余,偏衰即为不足。有余者去之,不足者补之。根据阴阳相互对立制约的规律,对于阴盛者(阴盛则寒),则以阳制阴,如阴寒证,用阳热类药物,以祛除阴寒之气;对于阳偏盛者(阳盛则热),则以阴制阳,即以阴寒(寒凉)类药物,祛除其阳热之气。这就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然而,由于阴阳盛衰有相对的一面,所以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如果临床上遇有阴阳偏盛(邪)之证时,要考虑与辨别是否同时存在阴阳相对偏衰(正)的一方。假若阴阳偏胜偏衰同时存在,治疗时应据情兼顾。如阳盛则热,热胜则伤阴,因此,阳热亢盛之证,每有伤阴兼证,治疗时,一方面以泻火为主,另一方面,亦须适当补阴。
阴阳偏衰者,属于不足之证,包括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不足者补之,相应的治疗原则即:补阳、补阴、或阴阳两补。在阴或阳偏衰(正气)的证候中,又当考虑病人是否存在阴阳相对偏盛(邪气)的一面,如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补(养)阴以制阳,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又如温病中之暑证或杂病中之虚损病等的气阴两伤,阴阳两亏,又当阴阳兼补。
总之,中医对疾病治疗的根本原则是有余者,损之,泻之;不足者,益之,补之。阴阳偏盛则泻其有余,阴阳偏衰则补其不足。
(五) 概括归纳病因
中医学对致病邪气的阴阳归类,基本上反映了该致病邪气的某些方面的特点,有的可直接反映出该致病邪气所引起病证的本质属性。因此,对疾病邪气的阴阳归类法,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如《内经》曾将邪气从其来源而分为阴阳两大类:“夫邪之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内经》中的“生于阴”、“生于阳”中之阴阳,指天地而言,即是说邪气或来源于天之“风雨寒暑”,或来源于地之“饮食居处,阴阳(此处指男女房事)喜怒(指情志)”。这是从邪气来源于天地之不同而分阴阳两大类。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对致病邪气认识逐渐深化,又将天之六淫邪气(风、寒、暑、湿、燥、火)及人体内生之六邪(即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内热)根据它们的致病特点,又进一步用阴阳加以归类。即风、火、燥、热、暑为阳邪;寒、湿为阴邪。从这种阴阳归类法,大体可以反映出这两类邪气的不同致病特点:阳邪致病多为热证,易于伤及阴津;阴邪致病多见寒证,易伤阳气。这里仅就一般而言,不是完全如此。如内伤之寒邪,为寒证,而外感之寒邪可为热证。又暑邪,即可伤阴,又可伤阳。燥邪,又有温燥,凉燥之分(详见本书“病因与病机”一章)。
(六) 用于经络命名与归类
经络学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和所连属脏腑等不同,将经络分为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并以阴阳命名。如循行于四肢内侧,并连属于五脏者,称为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循行于四肢外侧,并与六腑相连属者,称为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其他,任脉行于身之前,属阴经;督脉行于身背,属阳经。以阴阳命名的还有阴蹻、阳蹻、阴维、阳维、以及根据分布深浅,将全身络脉分为阴络、阳络。
(七)概括药物性味功能特点
中药学根据药物有四气(性)一一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以及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特点,按阴阳基本属性,分别将药物归为阴阳两大类。以四气言,寒凉性药物属阴,而多用于阳证、热证;温热性药物属阳,而多用于阴证、寒证。以五味言,具有辛、甘、淡味药物属阳,具有酸、苦、咸味药物属阴。《素问·至真要大论》对五味(实为六味)及其作用,以阴阳属性做了概括:“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以升、降、浮、沉言,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属阳,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属阴。升、浮是指药物具有上行、升提和向外发散作用;沉、降是指药物具有下行、向内的作用(如潜镇、降逆、收敛、渗泻等)。因此,了解了药物的阴阳分类,就基本上能掌握药物的总的作用特点。
(八) 确立养生保健原则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和人都是由阴阳二气所构成。同时,人体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即天人一体观)。《内经》认为宇宙是一个大天地,人体是一个“小天地”,而且人与天地相参应。《灵枢·邪客》说:“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等等。尽管这种联系,从表面上看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我们应从其反映的精神实质去研究分析。即古人是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人体置于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地位,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认识是完全正确的。所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必将影响到人体阴阳的运动变化,从而对人体的健康与否发生影响。因此,中医学在养生保健方面十分重视如何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内经》认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并进一步指出人类应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就是说,人在春夏要养护阳气,秋冬要养护阴气,以符合于阴阳自身所固有的运动变化规律。《内经》还指出,凡是健康长寿的人,都善于“和于阴阳”、“法于阴阳”、“把握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即按阴阳运动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起居。不仅如此,其他如情志等过极,如:“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都会直接影响人体阴阳平衡。中医学是把人体如何适应自然界阴阳运动规律和维护、调整人体自身阴阳平衡,做为指导养生保健的最高原则。
(九) 概括体质禀赋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虽然阴阳二气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不是阴阳二气之间一对一的对等关系,而是有或偏于阳,或偏于阴的差别。这一点中医学早就有明确的论述,并将其用于指导临床辨证和治疗。
《内经》时代,就已将人群分为阴阳两大类,“黄帝问于少师曰:余尝闻人有阴阳,何谓阴人,何谓阳人”(《灵枢·通天》)?在这篇论述中,不仅把人群按体质禀赋差别分为阴阳二类,而且具体区别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并指出这五种人在生理、病理和治疗上的不同之处。“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而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宜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其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灵枢·通天》)。此外,《内经》还提出“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并且“阳气滑盛而扬,故神动而气先行”,“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灵枢·行针》)等,以及不同阴阳禀赋的人,对针刺反映也不同。
后世医家对人体禀赋阴阳的不同,在病机转化趋向,以及在辨证和治疗上的意义都有一定的认识。张景岳早已提出不同阴阳体质的人,所患病证性质有个基本趋向。他说:“阳脏之人多热,阴脏之人多寒。阳脏者必平生喜冷畏热,即朝夕食冷一无所病,此阳之有余也;阴脏者一犯寒凉,脾肾必伤,此其阳之不足也”。这里所说的阴脏阳脏,说的是平素脏腑偏阴、偏阳,即指体质而言。后世如叶天士、华云岫等都十分重视人的体质阴阳的不同,在致病和治疗上的意义。清·叶天士说:“平素体质不可不论”。同样感受湿邪,阳性体质之人,则化热;阴性体质之人,则化寒。所以,中医学素有“从阳化热,从阴化寒”之说。在治疗上,对于不同阴阳体质的人,用药也须斟酌,寒热之药,应用时要有尺度,不可太过。如阴性体质的病人和阳性体质的病人,若是同样的热证,用寒凉药的药物、剂量、疗程也不同,若阴性体质的病人服寒凉药过量,就会产生热邪刚去又生寒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