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临床辨证

以经络学说为主要指导的辨证方法,称为经络辨证。作为临床辨证重要方法之一的经络辨证,早在《内经》时代(战国、秦、汉)就已应用于临床。后世医家又对经络辨证的理论和方法,及应用范围,不断地有所充实和发展。经络辨证同其它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八纲辨证)一样,是做为综合辨证方法之一而运用于临床各科的,所以,不能孤立地运用经络辨证,而要和其它辨证方法结合运用。经络辨证主要是根据经络系统循行部位、各经连属的脏腑和官窍、经络的表里关系,经络的交接会合关系,以及各经系统的功能特点等,来确定病属哪一经脉系统,是一经独病还是数经合病。

经络辨证是辨识经络病证,而经络病证主要表现在经络系统循行、分布在人体的某一部位及其连属的体表官窍。如果经络病证犯及连属的脏腑,或脏腑病变累及经络,则经络病证与脏腑病证同时出现,未犯及脏腑者,则不出现或轻微出现脏腑症状,而只见经络病证。经络病证的涵义(所包括的病证范围)有广狭之分。狭义的经络病证是除五脏六腑而外的肌肉、筋骨、关节、皮肤、体表、官窍等病证。由于通过长期的临证观察,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单纯的经络病证(特别是内伤杂病范畴之内)比较少见,多数为经络及其联属的脏腑病证并见,所以又多合称为脏腑经络病证。因此,广义的经络病证则包含脏腑病证在内,但单纯的脏腑病证则不能称为经络病证。本章所涉及的经络病证,主要侧重于狭义的经络病证。

现将经络辨证方法简要举例说明如下

1.从病变部位辨病属何经

由于经络的循行分布各有其特定部位,因而决定了经络病证具有各自部位上的特点。不同部位上的病变即属于循行分布于该处的经络,从而使可确定病属何系统。

内科:如头痛,由于足三阳经、足厥阴经及督脉都直接上行于头。其中足阳明经及督脉行于前额,足少阳经及手少阳经行于头之两侧、足太阳经行于巅顶及脑后,督脉亦行巅顶,足厥阴经行于巅,所以,前头痛属足阳明胃经病及督脉病,两侧痛属足少阳胆经及手少阳三焦经病,巅顶痛属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病,后头痛属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病。临床所称少阳头痛、阳明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即是由此而确定的。

如舌本强痛,因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及其经别,手少阴心经之经别,均连于舌本,所以舌本强痛主要属于心、脾、肾三经。如齿痛,因足阳明胃经上入齿龈中,手阳明大肠经及其别络入下齿龈中,所以齿痛属足阳明胃经及手阳明大肠经病。如胁痛,由于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胁肋部,所以胁肋疼痛多属肝胆二经病。如寒疝,证见阴囊肿硬而冷、痛引少腹、阴茎不举等,由于足厥阴肝经循行于阴器及少腹,所以寒疝属足厥阴肝经病。又如手少阴心经出于心,入掌中,上挟咽,其别络系于舌本,足少阴肾经斜走足心,行经喉咙,并挟舌本,所以阴虚内热证见舌咽干燥,五心烦热者,多为心肾两经之病。

外科:如疮疡等,可从病发部位的经络循行辨识其病属何经,而后按经用药。正如《外科大成》所说:“惟经络一明,然后知证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根据经络循行分布,疮疡发于头顶部者,属督脉(正中)及足太阳膀胱经(两旁);发于面部、乳房(包括乳头)者,属足阳明胃经及足厥阴肝经;发于项背者,属于督脉及足太阳膀胱经;发于上肢者,外侧属于手三阳经,内侧属于手三阴经;发于下肢者,外属足三阳经,内属足三阴经,等等,均可如此类推。

妇科:奇经中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宫,而经带、胎产等妇科疾患又主要与胞宫相关,所以,妇科中的疾患多责之于任、督、冲三脉。如月经病,多从冲任二脉辨证论治。

伤科:在应用经络辨证方面,首先观察所伤之处何经通过,从而断定其伤属何经,为下一步治疗打下基础,如跌打损伤,瘀血积于胁下,则从肝经辨治等。伤科更有从损伤是否在经络上某些特定穴位,来辨损伤程度、预后及治法的。如清•赵廷海《救伤秘旨》曾记载了易致人死命的三十六个部位(“三十六大穴”),如“头脑后为枕骨,管十二经,又名督脉,一身之主,不可损伤。打重者脑骨髓伤,多则七日,少则五日必死;极重者或一日即死”,“心口下一寸五分为巨阙穴,为心募。打重者,人事不省”,“左乳下一寸六分为乳根穴,属肝经。拳打重者,吐血死”,“右乳下一寸六分乳根穴,属肺经。拳打重者,九日死;或两鼻出血必死”,等等。虽然这里的经穴名称及其所属经络系统与传统经络学说有相异之处,但其实质却是相同的。

其它如儿科中察苗窍、察虎口三关等进行望诊的方法,都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而判定病属何经。

2.从脏腑证候辨病属何经

有些病变并非一经所特有,而是数经共有的证状,或由于经脉循行部位相近,难以从病变部位上去辨别病发何经,这时应当观察病人是否存在脏腑特有的证侯,从而确定病变所属的经络,如胁痛胁胀,虽多见肝胆二经,但亦可见于脾经,因脾经之别络“大包”,散布于胸胁部;同时,脾经分支交会于胁肋部的日月穴,与肝经交会于胁肋部期门穴。所以胁痛胁胀满与此三经病有关。此时,结合脏腑病证,即可以进一步区别病在何经。若脾经病者,多兼有脘腹痞满,或其它运化失司的证状;若为肝胆经病,则多见心烦易怒,或头晕耳鸣等肝胆脏腑证状。

3.从经络表里、交接、会合关系,辨数经合病

由于经络的表里联系,经络循行中的交叉及会合关系,因而一经系统病变可以影响到他经系统,使相联系的他经系统发病并出现症状。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病人同时、或先后出现几个经系统病证。这时除了从发病部位、脏腑辨证特点去辨识外,还应从经络系统的表里关系、交叉会合关系去分析辨别,有可能是一经病影响到与其有表里、交叉会合关系的他经而出现的综合病证。

例如:风寒袭肺,出现鼻塞、鼻流清涕、恶寒发热等症,病在肺经。若兼见腹痛腹泻等手阳明大肠经病变,就应从肺经与大肠经的表里关系来考虑,因风寒之邪,由肺经而及于大肠经,所以肺经与大肠经两经病证并见。再如痄腮,病发于耳下两腮部(或一侧或双侧),证见局部肿胀热痛,食欲不振等,此为时疫邪毒侵犯经络。按其发病部位,应属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病证。但部分痄腮可出现睾丸肿痛,应如何理解分析呢?这是因为肝经与胆经为表里之经,二者经脉直接相接,而肝经络阴器,其别络还行经睾丸。所以,少阳胆经病变即可沿肝经传之于睾丸中。又如肺肾阴虚之虚劳咳嗽,病属肺肾两经。有的病人同时出现大便溏泻、食欲不振等脾胃气虚,运化失职之证。这就应该从经络系统交接联系去考虑。肺肾同病而喘嗽,是因为肾经直行支脉行于肺中所致;其出现的便溏、食欲不振,是因为肺经于鼻翼旁(迎香穴)与胃经交接,胃经与脾经又为表里之经,同时,肾经又与脾经交会于下肢内侧之三阴交穴,所以肺肾二经病会出现脾胃气虚,运化失职的证候。

从上述可以看出,通过经络的表里、交接、会合关系进行辨证,可以使复杂的病证,找出其所属经络,并清楚这些病证的相互联系,从而准确地认识疾病和指导疾病的治疗。

4.从经络病证特点,辨病属何经

由于经络系统连属的脏腑、官窍及其循行部位等的不同,决定了各经络系统在发病上的差异。就是说,不同的经络系统有不同的经络病证(当然不是全部)。这不同之点,就是该经络系统病证不同于他经系统病证的发病特点。医生即可根据经络病证的各自特点,辨别病属何经。

由于经络内连脏腑,因此脏腑与经络病变可以相互传递。即脏腑病变可以传之于经络,经络病变也可以传之于脏腑。所以临床上往往是脏腑与经络病证并见。因而在辨证上,无法将二者截然分开,所以有些医家干脆将二者结合起来称脏腑经络病证及脏腑经络辨证。有时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方将二者分开而各有所侧重。但临床上则应二法综合运用,方臻完善。所以,一般说,经络病证特点,应包括有关脏腑病证特点在内。

现举例说明从经络病证特点,辨病属何经。例如,手太阴肺经,内连于肺脏,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循行于上肢内侧,至缺盆中,所以,肺经病以喘促咳嗽、恶风寒、掌中热、缺盆中痛为特点。足阳明胃经,内连于胃,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胃经行于齿龈中,所以,胃经病证特点是消谷善饥或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齿痛等。足太阴脾经,连于脾脏,脾主运化水谷,主肌肉;经行于下肢内侧。所以,脾经病以消化方面证状为突出,如食欲不振,腹胀,完谷不化,水肿及身重,肌肉萎废而足不能收持等。足太阳膀胱经,连于膀胱,膀胱司小便排泄;其经上额行于巅顶、脑后部,膀胱经病变特点是或尿闭或遗尿,头痛见于头顶及后头部等。足厥阴肝经,连于肝,肝开窍于目,肝在志为怒;其经脉行于目、巅顶、胁肋、阴器等,肝经病特点或目赤、头痛头晕,或胁痛,或睾丸肿痛,或小便闭,或遗尿等。总之,关于经络病特点,在临床上要从脏腑生理病理特点及经络循行部位特点上去综合分析,才能抓住辨证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