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血气病理综述

气血以并,阴阳相倾(1),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2)。……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3),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4)。……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5),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6)。

《素问•调经论》

〔讲解〕

本文论述血气虚实的机理。

(1)“并”,偏聚、并合,引申为偏盛的意思。“气血以并”,指气血交并,出现偏盛偏衰。如邪在气分则气徧盛,邪在血分则血偏盛,偏盛与偏衰这里是相对来说的。“倾”,偏斜,即失去平衡的意思。“阴阳相倾”,即阴阳失去平衡协调。

(2)“卫”,指脉外的卫气。“气乱于卫”,谓邪在气分,则行于脉外的卫气受到干扰。“经”,指脉内的经血。“血逆于经”,谓邪在血分,则行于脉内的经血受到干扰。“离居”,即失去正常状态。“血气离居”,谓气或血失去正常的运动状态。“一实一虚”,这里虚和实是相对而言。例如:邪在气分则气实而血虚,邪在血分,则血实而气虚。上文意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气血、阴阳是处于相互协调和平衡的状态。一旦受到邪气侵袭,就会使气血阴阳失调,出现偏盛和偏衰,形成一虚一实的现象。

(3)“消而去之”,“消”,不凝也,“去”,流也。消而去之,指气血不凝滞而易于畅行。血与气,都喜温暖而恶寒冷,寒冷可使气血涩滞,不能流畅,温煦则气血不致凝结而畅通运行。经文明确指出了气血喜温恶寒的特性,为临床用温药调治气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4)气并之处,气盛而血虚,血并之处,血盛而气虚,这即是气血偏盛偏衰,形成一实一虚的道理。

(5)“有”,指血气所并之处为有。“无”,指血气未并之处为无。意思是说,气血所并之处,由于有邪气的存在,所以叫做实;气血未并之处,相对地表现不足,所以叫做虚。“无血”此“无”作少解,“无血”即少血。“无气”即少气。“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是说邪在气分则气偏盛而血相对不足;邪在血分,则血偏盛而气相对不足。

(6)“相失”,即不相协调。“孙脉”即孙络。“输”,输送。这是说血和气出现偏盛偏衰,不相协调,致使气血不能相互充养,所以就成为虚了。另一方面,络脉和孙脉都要输送气血到经脉中去,如果气血合并,逆乱于经脉,便成为实证。此即下文所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的意思。

〔临证意义〕

气属阳,血为阴,气血的调和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体阴阳是否平衡。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气血,所以《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通过经脉,沟通人体内外阴阳,从而使阴阳趋于协调平衡,即所谓:“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于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如果“邪气中人,久而不散”,或影响及血,或影响及气,就会引起气血失调,出现气血相并的现象。气并之处,则血虚而气实,血并之处,则气虚而血实。这反映了气血失调,偏盛偏衰的病理状态。所谓“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因此临床治疗疾病要着眼于调和气血,气血调和,则诸病自愈。但如何调治?首先要辨明虚实,即本篇所说的“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有余为实,不足为虚,五脏病变皆有虚实之分,这是临床辨证的要点,虚实辨明之后,当相应地采取“有余泻之,不足补之”的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恢复气血、阴阳的协调和平衡。此外,气血并走于上,还可引起多种“厥证”,例如:因大怒而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即是因为气血皆并于上,造成上实下虚的“薄厥”证。治疗时急当平肝降逆,导引气血下行,使气血各归其所,则病自愈。

总之,气血失调可发展为许多疾病,而气血失调的基本病理不外经脉的流通与否及气血的偏盛偏衰,即本篇所谓:“五脏之道,皆出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故临床亦当谨察气血阴阳所在而调之,通调经脉,定其血气,辨其虚实,这即是调治经脉的意义所在。


荣气虚则不仁(1),卫气虚则不用(2),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3)。

《素问•逆调论》

〔讲解〕

本文论述营卫虚实的病理变化。

(1)“不仁”,不知痛痒寒热,指皮肤感觉障碍。荣气虚则肌肤失去应有的濡养,故产生麻木不仁的感觉。这种症状可出现在局部、或四肢、全身,可因荣气虚而致,亦可因湿痰、瘀血、血虚、气滞影响到荣气的运行而致。

(2)“不用”,即不能随意活动。卫气有温养肢体的作用,卫气虚则筋骨肌肉失去应有的温养,故可引起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其症可见于上肢者下肢,左侧或右侧,血瘀痰阻等原因阻滞卫气,亦可引起上述症状。

(3)营卫俱虚,则营血不能濡养于肌肤、卫气不能温煦于筋骨肌肉,故皮肤不仁,肢体不用的症状都会出现。由于营卫在生理上要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因此在病理上也可相互影响,营病常影响于卫,卫病也往往波及于营,这在临床上都应充分考虑。

〔临证意义〕

本文提出“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的论点,对临床指导意义较大。

但对“虚”字应活看,有因营气或卫气本身虚衰而导致不仁不用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亦有因营气或卫气受到阻碍,致使肌肤肢体失去应有的营养而出现不仁不用的,这与前者有所不同,一为本气自虚,一为因实致虚,故在治疗上攻补各异。故后世医家在《内经》理论基础上又提出“麻木、荣卫滞而不行之症”,并对“麻”和“木”作了区分。如“丹溪以麻为气虚,木为湿痰败血,于不仁中,确分为二。盖麻虽不关痛痒,只气虚而风痰凑之,如风翔浪沸;木则肌肉顽痹,湿痰挟败血,阻滞阳气,不能遍运,为病较甚,俱分久暂治之。”(《类证治裁》)


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1),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2)。

《素问•调经论》

〔讲解〕

本文论述经隧运行血气的重要性。

(1)“道”,通道。“经隧”,指位于深部与脏腑联系的大经络。《灵枢•玉版》:“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五脏六腑之间的联系通道是经隧。可想而知,如果经隧一旦发生故障,势必影响脏腑之间所建立的各种联系,进而引起脏腑功能的失调。说明经络既是构成人体生命、生理活动的重要组织,又是探求病因病理变化的重要依据。

(2)“以行血气”,指经隧具有通行血气的作用。“守经隧”,即掌握经络的生理、病理规律。血气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两者贵在调和,若血气不调和,则是百病发生的根源。可见,治疗疾病,应着眼于通调气血。通,是指气血运行畅通,调,是指气血保持协调平衡。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这是总的原则,至于具体应用,则当分不同情况而辨证施治。

〔临证意义〕

人体五脏及以五脏为中心的各系统,通过经络而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在人体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所以治疗疾病必须掌握经络的生理、病理规律。《扁鹊心书》说:“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在具体治疗上,尤当注意通调气血,《医论三十篇》说:“故治病以理气为先,而用药以通络为主。盖人之经络不通,则转输不捷,药不能尽其功。泻剂之通络不待言,而补剂如四君子必用茯苓,四物必用川芎,六味地黄必用丹皮、泽泻,皆以通为补,且人知泻剂之能通络,而病在某经,必以某经药引之,庶络通而病解。”韦氏(协梦)所论,亦颇符合《内经》通调气血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