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的回顾

(一)历史背景

中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一直是广大人民防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西周开始(公元前1065年)中国医药学已有正式文字记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此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中国医药学也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到新中国建立时为止,中医从业人数也占有绝对的优势。

西方医学从明代后期传入中国,16世纪末意大利的传教士首先把西方医学传到中国,随后其他欧洲国家的传教士也接踵而至。在18世纪以后,英美帝国主义取代了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以东印度为大本营,对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掠夺。传教行医亦属他们进行掠夺扩张的一种辅助手段。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医学更是畅通无阻地、大规模地输入中国,英美等帝国主义者假传教为名,到处设立教会医院,附办医塾,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创办学校,广招学生。中国官办的西医学堂也在此时诞生,中国人亦开始去外国学医。北洋政府时期,除英美外,德、日、法等国也争先在我国各地设立医院及开办医学院校,从而使西医人数不断増加。

面临着,西方医学的传入及西医力量的不断增强,很自然地产生了如何对待西医和中医的问题。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主张废除中医中药,1912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汪大燮主张“扬西抑中”,企图通过法令废弃中医中药;1929年国民党政府曾在一次中央卫生委员会上了通过了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障碍案”,并提出消灭中医的六项措施;1933年汪精卫再次提出废止中医中药的主张。上述错误主张由于受到中医界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实现。第二种态度则是全盘否定西医的科学性,抵制西医的传入,以致在某一时间曾展开了尖锐的中西论战,相互攻击。很显然,这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第三种态度是同意中西医同时存在,但也认识到中医学术必须不断发展。这些医家的观点可分为两派:一是以唐宗海、张锡纯、章炳麟及吴瑞甫等为代表的中西汇通派。他们主张吸取西医学术之长,摒弃中医学术之短,努力探索以西医的学术见解来沟通和发展中医学术。另一派是以恽铁樵、杨则民等为代表的中医革新派。他们强调应站在维护中医的立场上,以《内经》、《伤寒论》为立论基础,以中医本身学说为主而扬长弃短。长期的中西医学术争鸣,不同观点的反复商榷,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中西医学术的进步,但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如何正确对待中西医的问题才逐渐得到妥善的解决。

(二)新中国建立以来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过程

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就把“团结中西医”作为卫生工作四大指导方针之一,随后又具体制定了明确的中医政策及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妥善地处理了中西医两个队伍和中西医两种学术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①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②要根据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保持中医学术的特色,采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不断提高其科学水平;③中西医团结合作,取长补短,中西医之间互相渗透、逐步结合,以便在若干医学领域内突出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与特色;④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有条件的中青年中 医亦应学习一些西医,吸收基础医学工作者参加中医研究工作,拓宽中西医结合领域,扩大中西医结合队伍。

1958年10月11日毛泽东主席批准了卫生部党组“关于举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学习班的报吿”,遂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西医学习中医的热潮。三十年来,不论在组织西医学习中医方面,还是在中西医结合工作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道路不是平坦的,其经历的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66年“文革”以前,是中西医结合播种、育苗及茁壮成长的良好发育阶段。在毛主席批示发表之后,各省、市、自治区分别办起了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在此期间培养了几千名中西医结合的高级医生、在临床各科普遍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出现了一批好的苗头。针灸治疗范围不断扩大,由于它简便有效,很受群众欢迎。在针刺止痛的基础上出现了针刺麻醉,并在较多的病种及手术中得到推广。在中医基础理论、诊法、方剂与单味药等研究方面也进行了很多工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阶段。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打开了局面, 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尽管当时由于对中西医结合的长期性与艰巨性认识不足,并受到社会上“急欲求成”的思想影响,在中西医结合的提法与对中西医结合成果的评价上出现过某些偏差,但毕竟不是主流。

第二阶段:1966至1976年秋“文革”动乱的十年,也是中西医结合的灾难时期。几乎所有的老中医和一大批中西医结合的骨干都遭受迫害,因而使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停顿下来。广大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欲罢不忍,欲干不能”。在这极端困难时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仍关怀中西医结合工作,于1970年底到1971年初,召开了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对如何正确开展中西医结合作了许多要指示,并指示卫生部对几个有苗头的成果开办学习班进行推广,使频临绝境的中西医结合工作得到生机。

第三阶段: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特别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中西医结合工作得以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1978年中央专门发布了56号文件,1980年卫生部召开了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进行了大量的恢复、重建和整顿工作。经过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下发的(80)卫中字第9号文件,提出了当前发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方针。明确指出:“中医、 西医和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共存,团结依靠, 这三支力量,推进医学科学现代化,发展具有我国特点的新医药学,为保护人民健康,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这个文件还进一步重申和明确了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 提出了一些实现这个指号方针的具体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健康发展。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批通过同行评议、专家鉴定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成果。如针灸、针麻及其原理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妇产科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肛肠 科、皮肤科、口腔科等疾病的研究,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都获得较好的疗效。在新药的研制上,也出现了象青蒿素、川芎嗪、靛玉红、猪苓多糖、冠心Ⅱ号等新的成果。

1981年建立的全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发展很快,已建立了20多个专业委员会(组),出版了全国性的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出版了中西医结合研究丛书,每年举办多种规模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活动,还不断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是正确的,中西医结合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中西医结合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开拓进取,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通过长期实践对于中西医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其途径可概括地分为以下七类。

1.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

这是目前应用最广,在各级医疗单位都能进行的一种结合途径。可从疾病的诊治入手,以提高疗效为目标,研究中西医的有机结合,进而深入到理论机制的研究。也可以从中医“证”的研究入手,探讨同病异证或异病同证的规律,提高疗效,研究理论机制。

2.中医基础理论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包括阴阳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血学说、扶正固本等。目前已经取得一批成果,对某些中医基础理论的实质给予了较为科学的阐述。

3.中医诊治的研究

对舌诊及脉象的研究进展较快。用电子计算机模拟中医专家的辨证论治取得了成功,不少程序已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4.中医治则的研究

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温补肾阳、健脾和胃、通里攻下等治则,已进入到较为深入的研究阶段。

5.方剂与单味中药的研究

包括药理作用及剂型改革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6.针灸及针麻的临床与机理的研究

除传统的针灸外,还有水针、电针、光针、耳针、头针等。针麻原理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这是在国外引起“针灸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7.其他中医治法的研究

如"气功、按摩……等”。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除吸收中西医固有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外,在临床研究的方法与程序上,应注意以下五点:

  • 辨病与辨证 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而且把辨病与辨证都建立在主要症状,体征及实验指标的基础上。使辨病与辨证有 “征”可查。
  • 疗效判定 把疗效的判定建立在症状、体征及实验指标的动态观察上。使疗效的判定有“据”可依。
  • 疗愈机理 在取得疗效的基础上,研究疗愈机理,从整体水平 → 器官水平 → 组织水平 → 细胞、亚细胞水平 → 分子水平,不断深入。取西医详于微观之长,补中医略于细节之短;取中医整体观念之长,补西医重视局部而略于整体之不足。
  • 方药筛选 研究有效方剂的整体效应、单位药物的个别作用及更加合理的组合,阐明作用机理,筛选出疗效更佳的方剂与药物。
  • 实验研究 综合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再辅以必要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学说,或补充修正原来的理论学说,使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