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 灵枢经
- 内容
灵枢经
不著撰人,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
本书又名《灵枢》、《针经》、《黄帝内经灵枢经》等。全书十二卷,八十一篇,内容丰富、广泛,而又概括精要。书中论述的问题,与《素问》相似,在基础理论和临床方面,两书互为补充,各有阐发;在经络针灸方面,本书较《素问》丰富翔实,故有《针经》之称。
本书突出的特点是系统地阐述了经络理论和针法,是总结汉代以前我国经络学说和针刺技术的重要著作,为针灸学的发展真定了基础。在许多古代医籍中,都反映着它的精神,如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运用了六经辨证的法则;晋代皇甫谧《甲乙经》依据《灵枢》、《素问》的理论提出针灸治疗的各种方法和依据;唐代孙思邈《千金方》在本书的基础上补充了手足三阴三阳流注和五脏六腑变化旁通的内容;宋代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及元代滑寿《十四经发挥》都在本书的基础上对经络学说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和研究。此外,金代张元素的《脏腑标本寒热用药式》、清代赵术堂的《医学指归》等书,均体现了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对临床用药所起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现代,针刺麻醉技术的问世,也是《灵枢经》对影其响的标志之一。
因为《灵枢经》最早而系统地提供了经络学说的内容,所以对它进行深入探索,是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途径。
《灵枢经》中对针法的论述颇丰,它不仅强调守神、候气这些针刺手法中的关键问题,而且先后提出了数十种刺法,并对针具的使用、针刺部位、针刺深度、针刺禁忌、针刺与四时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
本书中许多理论原则与经络针灸的论述,皆为中医学术研究的准绳,两干多年来指导中医学的发展,一直到现在仍是学习研究中医的重要典籍。
本书以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较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