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 丹溪心法
- 内容
丹溪心法
金•朱丹溪(名震亨,世居丹溪,人称丹溪)撰,成书于1347年,1481年经明•程充编校刊行。
本书系丹溪弟子据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平素所言纂辑而成。书凡五卷,卷首收载十二经见证、不治已病治未病、亢则害承乃制、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治病必求于本等六篇医论。而后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妇、儿等科,分列近百种病证,逐一论述其证治。内科证治中,特别强调相火之生理与病理变化,指出:相火妄动则为害。进而申述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术观点,力倡养阴的学术思想。例如在临床治疗中,对于邪火亢盛,真阴不足之证,善用滋阴降火法。提出:“阴虚火动难治,火郁当发,看在何经,轻者当降,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有补阴、火即自降,炒黄柏、生地黄之类。……虚证本难治,用四物汤加黄柏降火滋阴,龟板补阴,乃补阴中之阴。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降火,非阴中之火不可以用。”可见丹溪治火,为人所不能及。后人之养阴、救津、填精等法与其影响有关。
朱氏临症不仅善治火热之疾,而且更长于以气血痰郁论治杂病,书中所载朱氏对杂病治疗方面的一系列创见及其行之有效的方药,有些仍为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沿用。
本书是现存资料中反映丹溪学术成就较为全面的重要著作之一,为后世学者研究、探讨丹溪学术的主要参考文献。
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有铅印本流行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