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 神农本草经
- 内容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一说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中辑录而成,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三种辑本:一是孙星衍等辑本(清嘉庆四年),二是顾观光辑本(清道光二十四年),三是日本·森立之辑本(1852年)。
本书总结了秦以前药物学成就,首为序例,总论药物理论及配伍规律。次载药365种,分上、中、下品三大类,上、中品各载120种、下品载125种。对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等都作了叙述。其中以植物药为最多,计有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上品一般是无毒或毒性较小,多为补养类药物;中品多为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作用的药物;下品大多数具有毒性而专用于攻治疾病的药物。概括地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简明地记载了各类药物的正名、别名、产地、性味、功能、采集时间和炮制贮藏等方法。
书中所记载的药物功效,大多是正确的,如当时所用的下药大黄、芒硝、巴豆等,解热用葛根、黄芩、知母、桂枝、麻黄、柴胡等,吐用瓜蒂、栀子等,直到现在仍在应用。其中大黄、芒硝、巴豆和麻黄已成为世界通用的药,大黄自十五世纪至十九世纪为我国出口药物之一,麻黄平喘尤具卓效,可见现代医学的成就受赐于我国祖先的智慧者甚多。至于止痛镇静用附子、杏仁,其中杏仁是现代世界上仍然通用的镇咳药,附子为公元前七世纪已发现的毒药。其次有利尿作用的茯苓、泽泻、健胃用的姜、甘草、枣、葱白、陈皮,治痢用的白头翁、黄连、抗疟用蜀漆,治疥癣用水银、硫磺等一直为现代应用,而且确有疗效,至今仍被科学实验所证明。
本书奠定了我国本草学的基础,以后历代本草均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和发展,是学习和研究本草学的必读文献。
1963、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再版了清代孙星衍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