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节 掌握基本诊疗知识是临证的基础
证候是医者对病人的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依据。四诊又是医者收集病人证候的唯一方法。因此,前贤十分重视四诊,认为“医关性命,不可苟且,一病有一径所发,若察脉辨证,尤宜加谨,恐失之亳厘,谬以千里也”。而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医生“一到病家,不先看脉审证,遂听病家自述病情,随即写药数味,曰:某汤主治。粗知大略,用某药能除某病,如此治病,则仁人必深虑而痛恨之”。
“望、闻、问、切,名曰四诊,医家之规矩准绳也。四诊互证,方能知其病源”。对于四诊方法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掌握。
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生理功能、病理特点,进行四诊定位、定性训练。脏腑、经络、气血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又是病证发生的内在基础和部位。其征象可以概括出病证的原因及性质。如心开窍于舌,脾之大络系于舌本,肝肾脉亦通舌本。凡木舌、重舌、舌衄,属心经燥热。舌菌、舌垫、舌肿大塞口,属脾经湿热挟心火上壅。舌本强硬为热兼痰。若舌卷短、痿软、枯小,为肝肾阴涸,而舌因无神气矣。依据脏腑在舌的不同分区和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的不同,通过舌体的不同形态的观察,判识病位和病性。当然,这仅仅是一点,若将若干点联系起来,推寻之间的联系,即会得出一个病证的判断。
牢记四诊具体内容,对证候进行定位、定性训练。四诊具体内容,系指四诊所归纳的脏腑、经络诊法分区和特定部位,色泽、形态等征象。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四诊合参,方能全面而系统地收集病证信息,从而做出符合病证客观规律的正确判断。如望诊:望面色之明晦,舌苔之有无,以辨病邪之轻重进退。闻诊:闻声音之怯壮、语言之伦次,以辨神气之爽昧强弱。问诊:问得病之由、痛苦之处,以辨内伤外感、脏腑经络。切诊:切脉之浮、沉、迟、数、有力、无力,以辨虚实阴阳,而与外证参合逆顺吉凶。而且,一脉所主非一病,一病所现非一脉,若不察外证,而凭脉用药,未有不误人性命者。因此,临证之时,仅凭脉诊,不及其余三诊的作法,是不利于临证的辨证论治的。
掌握四诊必须依靠临证实践,在临证中反复训练,方能较好地掌握每一种征象的概念与实际倩况。
第二节 临证实践是学习内科学的唯一途径
运用理、法、方、药对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学术核心,亦为中医学技能的具体体现。因此,临证实践是升华中医理论和辨治能力的唯一途径。
联系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技能的综合训练。历代医家通过师传、家传、自学、学府传授四种方式传授医学知识。吴体仁述其学医之时,采用“朝而诵读,昼而见症,夜而辨论”的方法。从中可见,除了进行理论学习外,更重要的是进行临证学习。凡为大医者,在其学医之际,均有侍诊、襄诊的经历。
临证学习应以理、法、方、药的综合运用为中心。首先,全面掌握四诊的具体内容,其重点应在辨识证候上下功夫。其次,应了解临证工作的程序和辨证思维方法。最后,掌握遣方用药的具体技术。
学习医案,从中汲取辨证论治的经验。医案记录了前人丰富的医疗经验,是了解学习临证辨治技能的重要文献。尽管历代医案简繁不一,文体各异,但是从中可以学到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1.加深对理、法、方、药运用的理解:青年男子张某,患冬温病,延某医诊治,初起用解表,继用养阴,因病势不退,再用荆、防发表,一身大汗之后,发生歧视,即根据《内经》“精散则视歧”之说,投大剂滋阴补肾如熟地、首乌、枸杞等药,病仍无起色,改延夏应堂诊治。经诊察后,就根据病情,提出下列看法:认为本病特征在于歧视,就歧视而论,前医用补法,虽根据《内经》经旨,但在原文之上,尚有“邪中于项”及“邪其睛”之句,说明本证有邪正两个方面,正虚的固当扶正,邪盛的还应驱邪。今服补药不应,当从驱邪着手。本证病系冬温,邪属温邪,温热文献虽未见有歧视之说,但《伤寒论》有“伤寒六七曰,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之文,症情虽有不同,而病机却有相似之处,可资借镜。今病已三候,身热不退,口渴能饮,大便不畅,苔黄质红,脉细弦数,是温邪郁而化热,留连于气分,熏蒸于阳明,引动肝火,火性上炎,清窍被蒙。今表已离卫,发汗徒伤其津,里未及营,滋阴必滞其邪。邪热既无出路,积火自焚,势必劫津伤阴。患者脉不沉实,急下存阴虽不可用,而清热保津之法,正堪一施。因拟轻清泄热,肃肺制肝,俾邪得透达,则蕴热自清,金令下行,则肝火自息;热清火息,阴津自保,一举两得,有利无弊。遂订方用鲜沙参、天花粉、桑叶、白薇、银花、连翘、鲜竹茹。投剂后,患者见咳呛鼻衄。曰:“邪得出路矣。” 翌日热势渐退,不数剂即愈。(节录夏应堂医案)
此案中,前医依据《内经》明言“精散则视歧”,用滋阴补肾药治之不效。其理在于夏氏根据《内经》上下文而悟出视歧当分邪正之不同。并从《伤寒论》经旨中,触类旁通,说明病机,并确立了清热保津。从理法到方药,紧密相融。从而,不数剂即愈。
2.启发辨证论治的思路,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但寒不热,便溏脉细,肢体面目俱浮,悉属阳虚见象;惟舌红无苔,此属阴伤之候,但口不干渴,乃君火之色外露,治当引火归元。附桂八味丸加鹿角霜、党参、冬术。(录《环溪草堂医案》)
此案脉证与舌不相符。医者抓住但寒不热,便溏,脉细等主证,辨证为阳虚。总之,对难辨之证必须下一番功夫,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抓住主证,辨析病机,从而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培养临证辨治技能,只能通过临证实践方能达到。而且,“早临床,多临床”是成名医家的成功之路。
第三节 中医内科学是各科的基础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核心。其发端于《内经》,奠基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医学对于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理论和辨证方法,最初多属对成年人的论述。因此,内科早于其他科。如外、妇、儿等诸科,则依据病证对象的生理、病理、发病部位特点、年龄的不同而逐渐分离而成的。
中医内科学对外感和内伤两大类病证的脏腑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方法阐述得比较全面。同时,还适用于其他科。能够掌握内科学的辨证论治方法,再结合其他科所具有的特点,对学习掌握其他各科是很有益处的。
而且,从中医人才成长史中,可以看出:凡为大医、名医者,多有深厚的内科功底,即使专攻内科的名家,亦兼通他科。故而,中医人才的培养亦应走精于一科而兼通他科的成长道路。这样,在错综复杂的临证工作中,方能从多方面,多科别去辨识,才不致误治。
经、带,胎、产是中医妇科诊治的几个主要门类的病证。这些病证的发生、转变均与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等紧密相关。而且,在证候上,除了经、带、胎、产的特殊证候外,常常兼见其他证候,这些证候综合在一起,方能辨别病证的虚实寒热。因此,从事中医妇科工作也需要内科学的知识。
对中医外科尤具心得的张山雷主张治外疡必以先通内科学为主。由于皮肤之疮毒,多本乎内因,故以内证为主,随其寒热虚实,七情六淫,气血痰湿诸证,而调剂之。而且,“不仅大痈大疽,非通乎内科学者,不能措手,即寻常疮疖,亦无不与内证息息相通,岂可专治其外。且内病外疡,更多相因而至。有内外交病而为疡者,有内病变迁而为疡者,亦有内科误治而酿成外疡者,更又有内科兼证,不知兼治,而并生外疡者。彼其知有外不知有内,固未免自安于谫陋,而仅知其内不知其外,亦殊是医学之缺憾矣”。
总之,掌握了解中医内科学的辨治技能,对于中医临证各科都是有所裨益。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病因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概况?
2.简述常用的病机内容?
3.试述内科常用的几种辨证方法?
4.试述内科临床方面近代取得的成果?
5.如何理解中医学理论对诊法、辨证、治疗方面的指导意义?
6.影响病势转化的因素有几种?
7.如何提炼主证?主证与病机有何联系?
8.为什么说从整体上平调阴阳是治疗的根木目的?
9.为什么说扶正祛邪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10.为什么说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本于证异治亦异的原则?
11.为什么要强调煎药之法、服药之法、病后调养之法?
12.什么是常法?什么是变法?常法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理解变法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做到临证时“知常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