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便血又有下血、泻血、后血、结血等名称,是指阴络受损,血液妄行;引起以血自大便而出为主症的病证。临床所见,有血、便夹杂者,有便前或后血下者,亦有单纯下血者,均称便血。由于出血部位不同,先血后便者称近血,先便后血者称远血。
在劳伤、胃痛、痔疾、肛裂、肠风、脏毒等,及某些急性热病中,便血常是一个主要的症状。
〔病因病机〕
根据历代医家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便血的病因病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中积热 由于饮食不慎,过食辛辣,醇酒厚味,以致热积于胃,损伤胃络,血液下渗大肠而为便血。
2.温热蕴蒸 外受湿热之邪,湿浊蕴积于肠胃,日久化热伤津,灼伤阴络,络伤则血外溢而致便血。
3.脾胃虚弱 由于素体脾虚胃弱,中气不足、或因劳倦过度以致脾虚气弱,脾气下陷、血液统摄无权,而大便下血。
〔辨证论治〕
(―)辨证要领
辨证当根据其下血的缓急、血量的多少、血色的深浅和便血的先后等特点,以及病因病机的不同,详查证情,分清虚实。现将其辨证要点分述如下。
1.辨血色 便血鲜红者。一般属火邪热毒,蕴结于大肠,症见内热口干,肛门灼热,大便干燥,大便出血鲜红。便血紫黯、或紫黑者,由于胃中积热,热郁于内,气血逆乱,迫血下行,出血病位在胃,故便血紫黯。若脾胃久虚,气虚下陷,或饮食伤于脾胃,失运化之力,以致脾虚气陷、统血无权,血由胃肠渗出,与大便夹杂,而见便色紫黑。
2.辨便、血的先后 先血后便者,一般如肠风、或肛裂、痔疾等,谓之近血。先便后血者,如胃肠出血、脏毒出血、离肛门较远,谓之远血。
3.辨虚实寒热 便血新起,血色鲜红而血质稠者,属实属热者居多,便血日久,或时有复发,体虚气弱,下血紫黯或紫黑、或血质稀者,一般属虚属寒者多。至于肛门痔疾的便血,应属外科范畴,详见该科讲义,痢疾的便血,虽与便血一证有相似之处但痢疾是脓血相兼,且有里急后重和肛门灼热甚至恶寒发热等症与便血不难鉴别。
(二)论治要点
便血一证,以属热属实者为多,故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为治疗原则。而对于实证中的气机郁滞者,宜行气活络;湿浊内蕴者,宜祛湿化浊;血脉瘀阻者,宜祛瘀止血。便血之属虚属寒者,则当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为治疗原则。若有血脱气陷者,宜益气固脱。若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者,则又当攻补兼施,寒热并用,具体治法分述如下。
1.清热凉血 是治疗火热之邪,损伤脉络而引起的实证便血。若因湿热蕰蒸者,治宜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常用生地榆、茜草、黄芩、黄连、焦栀子之类;若因积热壅盛者,应治宜清胃泻火,化瘀止血,常用大黄、黄连、黄芩、大蓟、小蓟、侧柏叶、茅根、丹皮、荷叶等。如在清热凉血中配以金银花、秦艽、炒荆芥、槐角或槐花炭等其效更佳。若因出血过多,而致气阴两虚者,加用人参、五味、麦冬以益气养阴;若阴虚火旺者,又当选用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旱莲草、茅根、藕节以滋阴清火凉血止血。
2.理气活血 是治疗因气滞血瘀,络破血溢而致的实证便血,常以当归、赤芍、桃仁、制香附为主,加丹皮、元胡、红花、灵脂、枳壳等,不仅能行血分瘀滞,又能解气分郁结,理气活血并用,相得益彰,若加参三七粉以化瘀以止血,疗效更佳。
3.温阳固摄 是治疗因气阳不固,血失统摄而引起的虚证便血。若因中气不足者,治宜益气健脾,养血止血,药如炮姜、黄芪、人参、白术,当归、白芨、地榆之类;更加三七粉以化瘀止血。此等药须与陈皮、枳壳之类同用,使其补而不滞,更加柴胡、升麻以升提之,加强固涩止血之功。如见血脱气陷者,可急用独参汤或参附汤以益气固脱。若脾胃虚寒者,治宜温阳健脾,坚阴止血,可选用炮姜炭、甘草、生地、白术、制附子、阿胶、灶心土(煎汤代水)、并加黄芩反佐,苦寒坚阴,椿根白皮、花蕊石、参三七化瘀止血,如见脾肾阳虚,大便滑泄不禁、脉虚细无力者,宜加仙茅、仙灵脾、补骨脂、诃子等品,以增强温阳固涩的作用。
(三)常见证治
(1)胃中积热:
证候:便血紫黯或紫黑、胃胀作痛,有时灼热,口若烦渴,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例:泻心汤合十灰散
(2)湿热蕴蒸:
证候:先血后便,或下纯血,血色鲜红。或血便相兼,大便干燥不畅,肛门热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利湿热,和营止血。
方例:赤小豆当归散合地榆散。
(3)脾胃虚弱:
证候:大便下血、血色黯黑、脘腹隐痛,喜按喜温,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治法:温中健脾,止血。
方例:黄土汤加减。
(四)临证权变
便血如因热伤脉络的为实证,气不摄血而血随便出的为虚证。实证治宜清热凉血,虚证治宜益气固摄。临床必须辨别。若便血证久,脾虚气陷,血液统摄无权,治用归脾汤以益气健脾、固摄血液,引血归经而便血可止;如便血不止,脱肛便溏,神疲乏力,为中气虚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补中,升提中气,这是扶正固本之法。
〔调护〕
避免情志内伤,注意饮食调摄,对便血的护理有重要作用。
便血患者应适当休息,避免疲劳。便血量多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血量较多者,应注意观察有无心悸、面色苍白、脉象细数等症,及早防治虚脱。
饮食以软烂少渣,容易消化,少刺激,及少食多餐为宜。可吃一些油腻不甚的荤菜及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忌烟酒以及辛辣动火之物。
〔应用例案〕
例一、苗××,女,58岁,患者大便后流血,或无大便亦流大量鲜血。毎次流血量约1〜2茶碗之多,毎日2〜3次,已二十余日。两少腹有隐痛,自觉头晕心慌,气短自汗,脸肿,饮食尚可,素有失眠及关节疼痛,月经已停止二年。脉沉数,舌微淡无苔,《内经》谓:“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稟,渗入肠间,今去血过多,治宜温养脾肾,方用《金匮要略》黄土汤加味:
熟地30克 白术18克 炙甘草18克 黑附子9克 黄芩6克 阿胶15克 侧柏叶炒9克 黄土60克 用开水泡黄土,澄清取水煎药,服二剂。复诊时,服上方已有好转,昨日大便三次,只有一次流血,今日又便后流血一次,仍有心跳气短,已无头晕及自汗出,饮食尚可,眠佳,舌无苔,脉仍沉数,原方再服三剂。三诊便血已很少,心跳气短亦减,舌薄苔微黄,脉如前。此证血虽渐止,但日久伤血,中气亦伤,仍宜益气滋阴补血以资善后。处方:
生黄芪15克 当归6克 干地黄12克 东阿胶9克 甘草6克 生地榆6克 侧柏叶炒6克 枯黄芩4.5克 炒槐花6克 地骨皮6克 五剂。
三个月后随访,未再便血,心跳气短亦较前为佳。(《蒲辅周医案》)
按:本例以先便后血,少腹隐痛为主证,参合舌脉,乃气阳不摄,血无所归使然。《金匮要略》曰:“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蒲老据证立法,谨守仲师经旨,拟方遣药,并善于灵活变通。十剂补毕,应手而愈。
例二、某男,患便血,前医投温补,血虽止,而反泄泻浮肿。延及半年、孟英诊之,脉数舌绛。曰:此病原属湿热,温补反伤阴液,方药用:
黄连 黄芩 栀子 白芍 桑叶 丹皮 银花 石斛 川楝子 冬瓜皮 鳖甲 鸡内金 旬余而愈(王孟英医案《回春录》
按:此证为阴虚湿热内盛之症,先以温补,而反使湿困脾阳而泄泻,阻塞气机而浮肿,证不属虚,温补反能留邪助病。殊不知湿热盛于内者,应先清湿热,观此案用药,虽未明言治法,但从其以苦寒坚阴泄热、咸寒甘酸凉血养阴,甘淡渗湿消肿止泄,其用药配合,切合病情。如方中连、芩、栀、银花苦寒清热解毒,鳖甲、丹皮、白芍、石斛咸寒酸甘凉血养阴,桑皮、冬瓜皮甘淡渗湿消肿,鸡内金化积去瘀、川楝子涂湿热,又能疏肝止痛,此方不腻不燥、能清能补。
例三、近见一症,寒热微渴,胸满微烦,小便利,大便稀而少,状如鸡粪,其色黑。蒋谓大便黑者血之瘀,稀者中之寒,血瘀间寒,积在下焦。不得不下,遂用当归活血汤,加熟大黄,温而行之,下尽黑物而愈。盖瘀血在下,兼热者多,兼寒者少,故古人未有陈案,此又出古法之外也。(《续名医类案 下血》)
按:本案述本证下血为血瘀间寒,故温而行之。然当归活血汤为凉血活血方剂,且证见寒热微渴,微烦,故不能视为寒,只不过热不甚,故以当归活血汤加熟大黄,通因通用而愈。
例四、肠胃有湿热,湿郁生痰,热郁生火,大便下血,晨起吐痰,热处湿中,湿在上而热在下。治上宜化痰理湿,治下宜清热退火,用二陈合三黄为法。半夏、陈皮、茯苓、川连、黄芩、杏仁、胡黄连、地榆皮、侧柏叶、百草霜。(《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旭高医案》)
按:此案上下并病,且上湿下热,故分而治之,以二陈汤治上湿,以三黄除下热。此即前人强调的治有分合之法。
〔简便验方〕
1.生大黄粉3克。口服。服后观察6〜12小时,如无大便或仍呈黑便再服3克,以此类推,直至大便转黄(潜血试验阴性)为止。以后改用制大黄加参芪当归汤调养巩固,红细胞200万以下者,给予少量输血,过度虚弱的加用人参。
资料来源:《陕西新医药》1977.6.
2.白芨粉4.5克,血竭粉1.5克。
混合为1次量,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服3〜4次。治疗期间,卧床休息,除个别出血严重者需禁食外,一般可给流汁或半流汁,少数病例经补液后血压,脉搏仍未好转而血色素低于6克以下者给予输血。
资料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0.5.
3.白椿树皮200克,槐花(炒黄)200克,蜂蜜300毫升。
将白椿树皮去掉粗皮,切片晒干,加干槐花研为细面,炼蜜作丸,每日早晚各服9克,开水送服。适应於便血、体虚、面色苍白者。
资料来源:《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0.
〔文献摘录〕
《灵枢•百病始生》:“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丹溪心法•下血•肠风脏毒》:“独在胃于大肠。”
《医统正脉》:“服凉药不愈者,必佐用辛味,服辛味不愈者,必治以温中,下陷即久,升提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