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95条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𥆧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1)者,真武汤(2)主之。[82]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讲解〕本条论述太阳病过汗伤肾阳,而致阳虚水泛的证治。
(1)太阳病,……擗地:“汗出不解”非表证不解,而是指疾病未愈。“其人仍发热”当是肾阳虚衰,虚阳外浮所致。肾阳虚衰,不能温煦、制约水饮,则可导致水寒之气上凌,水寒上乘心、胃,则见心悸或心下悸,水邪上冒清阳,则见头目眩晕;“身𥆧动”是全身肌肉跳动,“振振欲擗地”是振颤摇动象要仆地的站立不稳状态,这是由于阳气虚衰,筋脉肌肉失却温煦,加之水湿之邪浸渍所致。本证因阳虚不能制约水邪,而致水邪横溢,表里上下随处为患,故称阳虚水泛证,治当扶阳气镇水邪。
(2)真武汤:本方由附子、生姜、白术、茯苓、芍药五药组成,方中附子炮用,辛而大热,扶阳消阴;生姜辛温,散寒行水;茯苓、芍药利小便,伐水邪;白术苦甘而温,健脾运湿,培土制水。共成温阳镇水之剂。当与少阴病篇所述本方证合参。
〔临证意义〕真武汤与五苓散均治水证,但真武汤证是少阴水脏阳衰,司水无权,而致水邪泛滥;五苓散证是太阳水腑气化失司,而致水液停蓄。一在少阴,一在太阳,证治各异,为临床治水邪为病提供了辨治依据。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讲解〕本条以咽喉干燥为例,提示肺肾阴虚者禁汗。
咽喉是肺、胃之门户,发声音,司呼吸,进饮食,是人体与天气、地气相交通的要道,需大量的阴津予以滋润。手太阴与足少阴的经脉皆贯于喉,故咽喉得以借肺肾阴液的滋养与润泽。今咽喉干燥,可知肺、肾阴津不足。阴津不足,多生内热,若以辛温发汗,则伤阴增热而易生变证,故虽有表,亦当禁用。推而广之,凡阴虚有热者,皆当慎用汗法。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4]
〔讲解〕本条以淋家为例,提示下焦阴亏有热者禁汗。
“淋”指小便淋沥不畅,尿意频而尿时作痛的病证。“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淋病多因膀胱热盛而致,膀胱与肾相表里,腑热日久,必伤肾阴,而成阴亏有热之证。以辛温发“淋家”之汗,助热伤阴,就有可能出现热伤血络而致尿血的坏证。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85]
〔讲解〕本条以疮家为例,提示营血不足者禁汗。
“疮家”指久患疮疡流脓淌血而不愈者,或有金疮外伤等大失血史者,皆属素体营血不足之人。如因营血不足,肌肤失养,而见身疼痛,误以辛温发汗,致使阴血更伤,筋脉失养,就可能出现痉证。如营血不足,复受外寒而见身痛,不可单以辛温发汗,否则也将伤营血、致生痉病。因此,疮家当禁发汗。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86]
〔讲解〕本条以衄家为例,提示阴亏火旺者禁汗。
“衄家”指经常鼻衄之人,多因阳经有热,迫血妄行而致,且久衄必致阴血亏虚,因而便成阴虚火旺之体。“额上陷”指额部肌肉塌陷,皮肤弹性消失,为汗后亡阴失水之征。“脉急紧”,为脉搏拘急而紧,是汗后阴亏火炽,筋脉拘急之象;“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指两目凝视不能瞬动,不得闭目静息,为汗后精血大伤,二目失养之证。此皆误发衄家之汗所致,故“衄家”当禁汗。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慄而振。[87]
〔讲解〕本条以亡血家为例,提示阴阳两伤者禁汗。
“亡血家”指素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的人,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等。血为气之府,气为血之帅,阳气与阴血相互依存,故亡血家不仅阴血不足,而且也因耗气而多兼阳气虚衰。素体阴阳双虚,若误发其汗,必使阴阳愈虚。阳气不能温煦肌肤,则寒慄而战动;阴血不能濡润经脉肌肉,则肢体振摇不定。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方本阙。[88]
〔讲解〕本条以汗家为例,提示阳虚者禁汗。
“汗家”指平素多汗之人,多是阳虚不固,阴液易泄所致。故不当发汗以虚其虚。“恍惚心乱”是汗家重发汗后阴阳更伤,心神失养,不能任物而出现神识恍惚,心乱不能自持之证。“阴疼”指尿道作疼,这是汗后津液更伤,阴伤而生内热之证。
禹余粮丸赵本原阙。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载方为: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上六味,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此为阴阳双补,收敛止汗之方。可供参考。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一作逆。[89]
〔讲解〕本条论述脏寒者禁汗。
“病人有寒”指脏腑内有寒。“复”,反也。病人素有内寒,不当发汗而发汗,所以说“反发汗”。发汗更伤中阳,胃寒气逆,则可见呕吐。若素有蛔虫寄生,则因内脏寒盛,使蛔虫不安其处,而发生“吐蛔”。
〔临证意义〕从〔83〕条至本条,举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脏寒者为例,提示凡阴阳气血诸不足之证及阴虚火旺、津亏有热之人,虽有表证,也应禁用辛温发汗,以免伤损正气,体现了仲景在临床治疗上处处注意顾护正气及“保胃气、存津液”的学术思想。由于麻黄汤是辛温发汗的代表方,所以后世注家也把禁汗诸条看作是麻黄汤的禁忌证,而把咽、淋、疮、衄、血、汗、寒和〔49〕条的“尺中脉微”,〔50〕条的“尺中迟”,合称作麻黄九禁。临床证明,对这些虚人外感,单用辛温发汗,确可导致进一步耗伤正气,甚至可出现不良后果,因此不可不慎。本论有不少条文强调了先扶正,后解表,即“虚人伤寒建其中”之法,后世又多采用扶正解表兼用,如助阳解表,益气解表,滋阴解表,养血解表等等方法,皆可供临证参考。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1)。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2)。[90]
〔讲解〕本条论述表里同病,当依缓急轻重的不同而分别采取的两种不同治法。
(1)本发汗,……为逆:“复”,反也。“逆”,错也。表证兼有一般的里实证,本应先汗、后下。如反先下,则为误治,极易使表邪乘机内陷而使变证丛生。先发汗,则治不为错,待表解后,方可攻下。
(2)本先下之,……治不为逆:表里同病,若表证轻且缓,里证重且急,则当先攻里。如反先发汗,则属误治,也易发生变证。
〔临证意义〕表证兼里实,当先表后里,先汗后下,这是一般原则。后人归纳这一原则为“实人伤寒发其汗”。但在表证轻而里实证重且急的特殊情况下,则当急者先治,先里后表,先下后汗。治法适宜,汗下有序,则邪去病愈;先后误施,汗下失序,则会导致变证丛生。后世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些解表攻里,表里双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伤寒论》有关这方面的治则作了补充,临证亦可酌情施用。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91]
〔讲解〕本条论述太阳病误下后,里虚寒又兼表邪不解的先后治法。
“清谷”,指泻下不消化的食物,伤寒误下,少阴肾阳被伤,火不暖土,腐熟无权,升降失常,故下利不止,且完谷不化。此时又有身疼痛等寒邪束表之证,当以救里之虚寒为急。待里阳得复,大便正常后,仍有身疼痛的表证时,再速治表证。论其用方,则当用四逆汤回阳救逆,复少阴之阳,以治里虚;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以解表邪。因下利清谷之余,虽有寒邪束表,也不可冒然使用发汗力较强的麻黄汤,故以桂枝汤为合宜。
〔临证意义〕上条论表证兼里实之治法,本条述表证兼里虚之治法,相互对比、更具有辨证鉴别的意义。表证兼里虚寒,一般当先补里后解表,里阳不复,表邪也极易内陷而使病势加重。故言“急当救里”,而不可因循观望。一但里阳已复,又“急当救表”,防止因里阳初复,立基未稳,表邪留连,再生他变。表证又兼里虚寒者,当先补里,后解表,这是本论治疗这类病证的一般原则,后世总结为“虚人伤寒建其中”。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1)。四逆汤方(2)。[92]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津,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讲解〕本条论述表实里虚当先治里的方法。
(1)病发热,……其里:“发热、头痛”、“身疼痛”是太阳伤寒之证,“脉反沉”则属少阴阳虚之脉。脉证合参,可知本证为太阳与少阴两感为病。太少两感,一般可用温经发汗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参见本论《少阴病篇》),但用此法后“若不差”,则示少阴阳衰较重,阳气难复,邪气也难去。故当以四逆汤温阳固本为宜。虽未言再治表,实寓解表于回阳之中,正如张璐所说:“与四逆汤回阳散寒,不解表而表解矣。”
(2)四逆汤方: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作“宜四逆汤”。方见《太阳上篇》第〔29〕条。
〔临证意义〕对老人伤寒,肾阳先虚,虽有些表证,但脉沉不起、精神萎靡,时时欲睡,指梢发冷,便可按少阴伤寒之治法,投用四逆汤助阳消阴以胜寒邪。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93]
〔讲解〕本条论述汗下失序所致眩冒及其预后。
“冒”为头目眩晕,如物蒙蔽之证。“冒家”指患眩冒证之人。太阳病,先下后汗,治疗失序。下则伤阴气,汗则伤阳气,致使表里营卫气血皆伤,所以说“表里俱虚”。正气不足,邪气未去,清阳不能上充,邪气蒙蔽头目,因见眩冒。然亦有正气虽虚而不甚,邪气虽郁而较微者。当正气恢复,与邪激争,欲驱邪外出时,则可见眩冒加重,随之则汗出邪退阳气达表而自愈。若自汗出表解之后,尚有大便秘结,心烦,发热等阳明燥热,里气不和之证,可酌用调胃承气汤以和胃气。
〔临证意义〕“冒家汗出自愈”,是正气祛邪外达而自解的过程。临证见到一些眩晕患者,在眩晕剧作时,突见汗出,面色苍白,一时间颇感痛苦,待汗出透后,则眩晕自解,诸证悉除,其机理可能与本条所述相类。临证遇到这类情况,应想到这一机转,而不要盲目投用药物,以免干扰正气。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慄汗出而解(1)。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2)。一云用大柴胡汤。[94]
〔讲解〕本条主要辨战汗作解和汗、下作解的不同脉诊。
(1)太阳病未解,……而解:“阴阳”指尺、寸脉。“脉阴阳俱停”指寸关尺三部脉皆隐伏不出,如同停顿。这是太阳病未解,气血被邪气郁遏,正气为积蓄抗邪力量,暂时屈而不伸,未能外达的反映。“振慄”指周身振动与心里寒㦗,这是气血被邪气郁遏,郁极乃发,奋起与邪气激烈抗争。在正气未胜邪气时,则必先战慄不止,一旦正胜邪却,正气得伸,则见发热,随之汗出而解。这种经过战慄、发热、汗出三个阶段而使邪气作解则叫“战汗作解”。因此,“脉阴阳俱停”,应是战汗发生前的一时性反映,也可以说是战汗的前兆,见此脉证,则可知战汗将要发生,战汗之后,脉即复常。
(2)但阳脉微者,……气汤:“阳脉微”,指寸脉微,寸候上而主外,为表气被邪气所郁,暂时屈而不达的反映。正气祛邪,当先从汗解。如不能自汗出愈,当用药物发汗。“阴脉微”,指尺脉微,尺候下而主内,为里气被实邪郁遏,暂时屈而不伸的反映。正气祛邪,当通过自下利而解。如不能自利而愈,当用药物泻下。泻下,以选调胃承气汤清热和胃润燥去实为宜。《脉经》“调胃承气汤”作“大柴胡汤”,该方有调畅气机,表里两解之功,用之似更适宜。
〔临证意义〕
(1)战汗作解是正气奋力抗邪,正胜邪却而自解的一种现象,伤寒、温病、温疫、湿温等多种外感病都可发生这种情况。有的是自然发生,有的则是服药以后发生,不独用解表药可以诱发,用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栀子豉汤,甚至服硝黄泻剂亦有诱发者。在战汗发生时,当告诉患者见战勿惧,并当注意避风寒,保温暖,以待汗出。如同时伴有口渴、饥饿感的,可令其稍进稀软饮食,如稀粥、热汤、热水之类,助正气以祛邪。
(2)战慄、发热、汗出,是战汗的三个阶段,凡能战汗作解者,多是正气不衰,正邪相争激烈,因此战振有力,随之发热汗出而解。亦有战而不汗,不能自解的,多是正气尚虚,不足以拒邪,其战振也多无力,此时轻者可试予粥、汤等助正气,如张景岳医案有战而不汗,经进食炖烂的羊肉而使汗出之例。又如,曾治一产后高热患者,扪其肌肤干热灼手,脉来洪大,舌见黄苔,大渴欲饮。时值炎夏,家人以产后避风为戒,密闭门窗,并使病人身着棉衣,又不允饮水。审此情况,即命开窗启户,并嘱产妇畅饮凉水。饮后片刻,寒战大作,脉见沉伏。其家人惊惶不已,向余问罪,指为误治。但未料病人战后汗出,竟热退身凉而愈,联系前后病情分析,此患者原是产后邪热伤津,无源作汗,今饮水后增其汗源,益其津液,故促使了战汗作解。但若表邪重而正气弱,久战不汗,当用药物来发汗祛邪,不要等特观望过久,使正气过耗。
(3)从“阳脉微”汗出而解,“阴脉微”下之而解,可以启迪医者临证治病当顺其病势,因势利导,给邪以出路。凡逆其势而行,当汗反下,当下反汗,或闭门留寇,皆为误治。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1)者,宜桂枝汤。[95]
〔讲解〕本条补述太阳中风营弱卫强的病机。讲解参太阳上篇〔2〕条、〔12〕条。
(1)欲救邪风:“救”,止也,禁也,在此作“解”讲。“邪风”即风邪,“欲救邪风”就是欲解除风邪。
小结
从第〔82〕条至〔95〕条,论述了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麻黄汤的禁忌证;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冒家汗出自愈及战汗作解的机理等等。还补述了太阳中风的病机。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真武汤证的因、机、证、治。
2.麻黄九禁为何?
3.试论战汗、冒家汗出的机制与证候表现?
电子版注:
1、94条有“脉阴阳俱停”字样,这里的“停”在教材中认为是“停顿”之意,胡希恕胡老认为是“停当、宁静”,依据是河南南阳方言的“停”有合适之意思,可供参考。 2、92条“张璐玉”,张璐,字路玉,一般写作“张璐”。纸版书的“张璐玉”存疑。纸版书的“精神萎糜”应为“精神萎靡”之错讹,电子版径改,在此出注。 3、94条“一但”应写作“一旦”。纸版书存疑,电子版径改,在此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