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温病条辨讲解》的方法

《温病条辨》是集温病学说之大成的医学著作,内容非常丰富,既有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又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深入理解《温病条辨》原文要旨、概念、原理,又必须紧密联系医疗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温病条辨》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学习《温病条辨讲解》,一般说来,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以阅读原文为主

《温病条辨》是在《内经》、《伤寒论》理论的指导下,在吴又可、叶天士等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并结合吴氏自己的临证经验而撰成的。本书所论之温病,有风温、温热、温疫、湿温、秋燥、暑温、冬温、伏暑、温毒、温疟,每种温病之下,细设条文,条文之中,首立病所、病因,次述脉证,继明治则,再列方药,且自注此病病机,鉴别要点及遣方用药之理,所以,是温病学说中辨证论治完整、理法方药俱备的专著,也是学习温病学的教科书。由於本书成书至今仅有190年,文字易懂,不必训诂,便能理解原文。因此,以阅读原文为主,凭藉读者(或学员)的文化知识和中医理论知识,自能从原文中掌握第一手材料,直接了解作者的原意,这是当前学习中医药学非常重要的一点。

二、以阅读"讲解”为辅

在读通原文、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要注意前后贯通,相互类比,把握原文的内在联系,力求对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了解。阅读“讲解”的目的有三点:第一,对原文的理解,出现了难点疑点,可以阅读“讲解”的有关内容;第二,帮助读者举一反三,深入理解原文;第三,帮助读者联系临床实践。在这里,提出以阅读"讲解”为辅,是因为"讲解”旨在阐发原文的精神实质,只有在读通原文的基础上阅读“讲解”,才是学习《温病条辨讲解》教材的正确方法。千万要防止本末倒置,自以为阅读“讲解”通俗易懂,而忽视阅读原文的重要性。

三、联系临床实践

《温病条辨》一书的实用性、实践性很强,学习本书不能只停留在泛泛的理论问题上,而应该以温病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为重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并且注意临床病例的分析,这对于加深原文的理解,验证温病学说的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参阅各家著作

温病学说发展到明、清时代已渐趋成熟,并形成了温病学派,其中许多医家在总结、继承前人有关温病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践体会,从病因、病机、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创立了新理论,制订了新治法,进一步充实了温病学的内容,提高了温病的临床疗效。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著作,是学习温病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兹扼要介绍如下:

1、《温热论》

本书为清•叶桂著,书凡一卷。主要內容:①论述温病感受途径、传变规律、治疗大法;②创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诊治纲领;③论舌、齿、斑疹、白㾦的辨析方法及其诊断意义;④论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

叶氏认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且“热变最速”。温邪侵入人体之后,可出现两种传变情況,即由肺直接“逆传心包”,或由卫分渐次“顺传”至气分,进而入营分,最后入血分。简明扼要地论述了温病的病因性质、感受途径和传变规律。同时,叶氏对温病在卫、气、营、血四个不同阶段的病证、病机、治则均作了非常精辟的阐述。所以,本书实为温病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本书据传为叶天士口授,其门人顾景文笔录而成。有两种传本,其一见于华岫云《续选临证指南医案》和王孟英《温热经纬》中,名《外感温热篇》;另本见于《吴医汇讲》卷一,名《温证论治》,章虚谷对此本加注,名《叶天士温热论》,并收入《医门棒喝》中。

2、《温疫论》

本书为明•吴有性著,凡二卷。卷一,载论文五十余篇,主要阐发温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这几方面论温疫与伤寒的区别。卷二,载论文三十三篇,着重叙述了温疫的各种兼挟证,其中还设立了多篇有关温疫名实及疫疠证治的辨论文章。

吴氏认为,温疫病因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为天地之间的“异气”,属“杂气”之一。由于“异气”致病可以传染,“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故又名“疫”,"因其恶疠,又谓之疠”。吴氏还观察到,疫疠感人,可“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

故此,述证之时,将温疫与伤寒详作鉴别,论治之际,除与伤寒互参异同之外,尚据“九传”和兼挟之异而各立方药,其中吴氏自创的方剂有疏通膜原的达原饮、表里分消的三消饮、升散温毒的举斑汤,均切临床实用。

吴有性(约1582—1652年),字又可,明代江苏震泽(吴江县)人。为明末著名的温病学家。对温病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我国传染病学的理论。

3、《温热经纬》

本书为清•王士雄编著,书凡五卷。卷一,为"内经伏气温热篇”,选辑《内经》中有关温病的原文;卷二,为“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伏气热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仲景湿温篇”、“仲景疫病篇”;卷三,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卷四,为“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和“余师愚疫病篇”;卷五,为“方论",详述本书所载诸方的药性和方义,共计一百一十三方。

书中所选典籍原文,分条辑录,逐条注释析义。其释义内容,多采历代医家的精论,并参以王氏己见。故本书对理解温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种类、诊断、治疗等甚有裨益。

王士雄(约1808—1867年),字孟英,晚号梦隐。清代盐官(今浙江省海宁县)人。生于歧黄世家,其曾祖父王学权精于医学,颇有盛名。士雄继承家学,对温病的证治和理论有独到见解,是我国著名温病学家之一,对霍乱的辨证论治有较丰富的经验。著有《温热经纬》、《霍乱论》、《归砚录》和《王氏医案》等。

4、《疫疹一得》

本书为清•余霖著,共上、下两卷。卷上,论疫疹病源、诊治要点、常见症状(计五十二症)辨析。卷下,述疫疹差后诸证(计二十症)的治疗、斑疹形色的辨别、疫疹诸方(计二十八方)析义。后附余霖亲治的十一例疫疹重症验案。

所谓“疫疹",实为一类以皮肤现斑疹为主症的瘟疫的统称。此类疾病,既与一般瘟疫有所不同,而又“有别于麻疹、风疹、暑疹”之类发疹性疾病。本书对疫疹现症的论述很详细,尤详于疫疹之危重症候。书中还设有专篇论述斑疹的形色,从斑疹的外观变化来预测疫疹的吉凶顺逆。由于余氏认为“火者疹之根,疹者火之苗”,故其立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为疫疹的治疗大法,主张用大剂石膏清泄胃中火热,创制了“清瘟败毒饮”这一有效方剂。余氏还根据疫疹不同的现症,设立了此方五十二种加减法。

余霖,字师愚,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医家。乾隆年间(1736—1795),因其父染时疫,为群医所误而亡,于是精研医学,经三十年临证,而撰成《疫疹一得》,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5、《湿热条辨》

本书为清•薛雪著,凡书一卷,设四十六条条文分论湿热诸证证治,每条之下均附有薛氏自己的注解。

本书详论湿热性质、为病特点、感人途径、湿热主证、变证的治则方药等,并于最后详析湿热所致的痉、厥、疟、痢的辨治,薛氏在对湿热病进行辨证时,综合运用了八纲、脏腑经络、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各种辨证方法,水乳交融,互相阐发。所以,本书对于统一中医辨证纲领是很有启发的。

通观全书,本书立论严谨,论理详明,述症确凿,方药精当,是一本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温病典籍。

本书撰年不详,首刊于舒松摩《医师秘籍》中,凡三十五条,后王孟英《温热经纬》中所载称其为湿热病篇,增为四十六条,其中増加了痢疾、湿温、暑月病证等内容。

薛雪(1681—1770年),字生白,号一瓢,清代医家,江苏吴县人。因母亲多病而钻研医学,博览群书,精于医术,与当时名医叶天士齐名,所撰《湿热条辨》一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湿热病的辨证施治,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6、《痧胀玉衡》

本书为清•郭志邃撰,书凡三卷(加卷后则为四卷)。上卷,载“痧症发蒙论”和"玉衡要语”,以明痧证的病因、病理、诊法和治法。中卷,述各种痧证的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为治痧方药。卷后,为"痧胀看法”及"痧胀兼证及变证”,同时,附以治疗验案。书中对痧证的诊法及治法论述颇详,例如在“玉衡要语”中有“治痧三法”、“放痧有十“、"刮痧法”、“用针说”、“用药大法”等专题论治法。"玉衡要语”及“玉衡脉法”中有"唇舌辨"、“痧脉十二经辨”、"痧脉要诀"、“痧脉有似阴证辨”、“痧脉似气血有余辨”、“痧脉诀生死法”等专题论舌、脉诊法。书中载各种痧证的病证达四十五条之多,共载汤、丸、丹、散剂等五十六方。另载便用七方及绝痧方,治痧药物达七十余种。书中对痧胀兼证和变证的论述亦甚详悉,如麻疹兼痧胀、痧胀兼麻疹、痧类阴症、呃逆痧、盘肠痧、口舌兼痧、筋骨疼痛痧等有三十七种之多。所以本书是一部痧证全书。故主庭序云:"右陶治痧之法于是书乎圣,而世人将读是书以治痧”。

郭志邃,字右陶,清代槜李(浙江嘉兴县)人。痧证的记载始见于明末,而无专书。郭氏博览医书,收集前人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在甲寅岁(1674年)著成《痧胀玉衡》一书。本书对后世影响颇深,譬如《松峰说疫》中所记载的刮莎放痧等治疗方法,多渊源于郭氏。

7、《寒温条辨》

本书为清•杨璿撰,书凡六卷。卷一,论伤寒和温疫的区别,载医论二十余篇,从伤寒、温疫的病因、脉法、证候、治法等方面,一一予以详辨。卷二和卷三,记载并分析了瘟疫病可能出现的发热、恶寒、恶风、头痛等七十余种症候。卷四和卷五,为医方辨,载方剂二百余首。卷六,为本草辨,载常用药一百八十余种。

本书禀承《内经》和《伤寒论》的旨意,推崇吴又可《温疫论》和张璐《缵论》的学说,对温疫进行了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杨氏认为寒温不仅根源有别,而且脉证、治法、方药赤迥然有异。书中所列七十余种证候,一一予以剖析辨别,从而提出治温病应以辛凉和苦寒清泻之法则,杨氏受刘河间的双解散和三黄汤等方的启发,创制出升降散、神解散、清化汤、芳香饮、大小复苏饮、大小清凉散、加味凉膈散、加味六一顺气汤、增损大柴胡汤、增损普济消毒饮、解毒承气汤、增损双解散、增损三黄汤计十五方。其制方别具一格,用药独有心裁,如升降散中用僵蚕、蝉衣、姜黄、大黄相配伍,以升清降浊,散肿消毒,的确为巨匠高手。因此,本书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如周魁的《温证指归》在评价《寒温条辨》时说:“治温病一法,可谓集诸说之大成,而包罗万有,总汇众流者也”,现代医家蒲辅周先生对本书也十分推崇。

杨氏自称本书是“集群言之粹,择千失之零星,采辑参以管见”。“务辨出温病与伤寒另为一门,其根源、脉证、治法、方论、灿然昌明于世”,实为一部论瘟疫之佳作。

杨璿,字玉衡,号栗山,清代江苏溧水县(今江苏省溧阳县)人。著《寒温条辨》一书,又名《伤寒温疫条辨)

8、《松峰说疫》

本书为清•刘奎著,书凡六卷。卷一,为“述古",综述《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关于瘟疫之论,卷二,为“论治”。卷三,论葡萄疫、捻颈瘟等诸杂疫。卷四,辨疫证之疑难问题。卷五,为“诸方”。卷六,论运气天时对瘟疫发生和流行的影响。

本书对瘟疫的论治提出统治八法和六经治法。瘟疫统治八法,即解毒(药物煎剂)、针刮(针法、挑刮法)、涌吐、罨熨、助汗、除秽、宜忌、善后等八法;瘟疫六经治法,即遵《伤寒论》六经辨证而分类,如太阳经分头痛热渴、身热脉紧烦躁无汗、烦热燥渴证;阳明经分目痛鼻干、呕吐泄痢、阳明腑证等证;少阳经分胁痛耳聋等证;太阴经分腹痛嗌干证;少阴经分干燥发渴证;厥阴经分烦满囊缩、厥阴发斑等证。此外,对瘟疫兼暑、兼湿、兼痢、妊娠瘟疫、小儿瘟疫也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书中所载疫病的种类甚为可观,仅在卷三“杂疫”中就载有葡萄疫、虾蟆瘟、刺蟊瘟痧等十九种;狼掐翻、扁担翻等八种;麻雀挣、牛毛挣等二十一种;其它如赤膈类伤寒、乌痧章、谷眼、羊毛疔等又二十一种。并一一指出治疗方法。故本书又可称之为论疫的全书。书中治疫方药甚多,且简便易行,其中集录了不少民间治疫行之有效的秘方、验方。如大蒜、橘叶、桃叶浴法、涂脐散、刮痧法等。

本书在不少问题上受了吴又可《瘟疫论》的影响,但其论疫的广度则超过了吴氏。故刘嗣宗序中云:"《说疫》一书……其三才融贯而包括殆尽,古今毕举而搜罗无遗,真足解千百年之疑团、开瘟疫门之觉路”。

9、《时病论》

本书为清•雷丰著,全书共分八卷。依次论述了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夏伤于暑秋病痎疟、秋伤于湿、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伤于寒八类时令病。各类之中,均本经文之旨,先阐明大意,次分述各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特点、立法依据。再列作者自拟的“诸法”及选用先哲诸书的常用方剂,且于每法之后,详加注释,以使读者能既通学理,又明方药之性,灵活变通,而不致于拘泥于成方。最后附以作者自己的临床验案,作为印证。由此可见,途《内经》之旨,阐明四季时令病,力求理之有据,法之切用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尤其是作者对治疗大法的拟定,方剂的选用,均颇具匠心。此外,卷末所附的十三篇大论,也多击中医界时弊,确实有益于医界。由于本书能紧密联系实际,理法方药俱全,治法、方药多切实用,疗效较高,且文笔通畅,条理清晰,故一向为近代医家所推崇。不失为一部有实用价值的临床之作。

雷丰,字少逸,清末医家,浙江衢县人。其父习医于程共田,他继承父业,也以医术闻名。长于温病学。著有《时病论》一书,所载治法和成方,多俱疗效,流传很广。

小结

一、总论介绍了中医学对于传染病的一般认识(包括病因认识、病机认识、诊断治疗认识、预防认识)。论中以《内经》为依据,兼及历代发展状况,以此说明中医学对于传染病认识的源和流,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并正确认识中医对急性传染病的理论认识和一般临床处理方法。

二、总论介绍了当前仍然存在着的伤寒与温病学派之争(包括论争源流、论争焦点、论争剖析),并就这个问题把读者所学习过的《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与《温病条辨》的学习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理论体系及其临床运用的系统性、继承性和不断发展,并使读者能够正确分析和认识中医学中的各家学说。

三、总论介绍了温病学著作中具有代表性和集大成的论著《温病条辨》的基本内容(包括理论基础、证候分类、治则治法等),以此说明本书的继承性、完整性和进步性,使读者在学习原著之前对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为下一步学好原著打下基础。

四、总论介绍了学习《温病条辨讲解》的方法,使学员把握住学习各论的重点和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医学中所说的急性热病多属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传染病范围?

2.为什么中医学中所说的急性热病在《内经》的认识基础上以后又形成为伤寒与温病两大学派?这两派的主要论点及争论焦点是什么?你的看法如何?

3.请述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