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疾
疳疾,是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饮食反常,腹部膨胀,精神萎靡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
“疳”字的含义为二:一是“疳”者“甘”也,指发病原因,小儿恣食肥甘生冷,损伤脾胃,积滞中焦,日久形成疳证;二是“疳”者“干”也,是指病机和病症,如气阴耗伤过重,形成干瘦而成疳证。
本病多见五岁以下的婴幼儿。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营养物质极为重要,所以本病久延失治,往往影响小儿的生长和发育。
〔病因病机〕
小儿乳贵有时,食贵有节,若乳食无度,或恣食肥甘生冷,壅滞中焦,损伤脾胃,运化失常,形成积滞,积滞日久,纳运无权,乳食精微无从运化,以致脏腑肢体缺乏濡养,渐至身体嬴瘦,气液亏损,终成疳证。或饮食不洁,感染虫疾,耗夺血气,不能濡养脏腑筋肉,日久成疳。
〔辨证论治〕
体针
(一)脾胃虚弱
症状 形体干枯羸瘦,头发稀疏,肌肤甲错,大便溏泄,完谷不化,腹部凹陷如舟,四肢不温,睡卧不宁,露睛,甚至伴有发育障碍,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治则 调理脾胃,培中化滞。取俞募、足太阴、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 中脘 章门 脾俞 胃俞 足三里 公孙 四缝
方义 疳证的主要病理在于脾胃虚弱和积滞,用中脘、章门、脾俞、胃俞,是俞募配穴法;足三里、公孙以调补脾胃;四缝穴消食导滞,是治疗疳证的有效穴。 如积滞加建里培中化滞,腹胀、便溏加下腕、天枢、气海以健脾理气止泻,四肢不温加气海以补脾阳,睡卧不宁加间使镇静安神。
治法 亳针浅刺、补法,1日1次,四缝用三棱针刺出少量黄水。
(二)感染虫疾
症状 除形体干枯羸瘦,精神疲惫,面色萎黄,头发稀疏,肌肤甲错外,兼见食欲异常,或嗜食无度,不知饥饱,或嗜食异物,脘腹胀大,青筋暴露,经常腹痛,睡中咬牙,舌质淡,脉细弱。
治则 消积驱虫。取任脉、足阳明经穴为主。
处方 巨阙 中脘 天枢 足三里 百虫窝
方义 巨阙行气降逆,配中脘、天枢疏通胃肠积滞,足三里培中健脾,百虫窝是经外奇穴,是驱虫要穴。如脘腹胀大加章门、气海以理气消滞。
治法 亳针刺先泻后补。不留针,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
取穴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华佗夹脊穴(7~17 椎)、足三里、四缝。
刺法 轻叩刺,每日叩10~30 分钟,隔日1 次。
割治
方法 取鱼际部位,纵切约0.4厘米,取出脂肪0.3克左右,然后包扎。
〔应用例案〕
张××,男,5岁。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年余,近两月症状加重,睡觉惊厥,盗汗,曾多方治疗无效。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无华,肌肉松弛,腹胀如鼓,精神萎靡,大便呈蛋花祥,奇臭。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治疗:点刺四缝,针中脘、天枢、足三里、捻转手法,短促行针。针1 次后,腹胀减轻,大便好转。针3次,腹胀消失,大便成形,食欲增加,共计5 次,症状消失。半年后追访,体重增加5 公斤,体壮活泼(《针灸临证集验》)。
〔文献摘录〕
羸瘦骨立:百劳、胃俞、腰俞、长强(《类经图翼》)。
疳疾:上脘、足三里、四缝(放血)(《针灸处方集》)。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疾220例。取四缝穴(位于食、中、无名指及小指的中节横纹中),上四缝穴(位于四缝穴的远端指节横纹中),下四缝穴(位于四缝穴近端指节横纹中)。操作时用钢针1枚在上述穴位点刺(左右同刺)约1分深,以出黄色液体为度。每日1次,至痊愈为止。一般刺7~8次即可,不用其他药物。结果治愈205例,占83.18%,未愈15例,占6.8%(《上海中医药杂志》)。
针刺四缝穴后,从钡剂胃肠道的观察中,可以看出针刺改善了肠胃运动功能。葡萄糖耐量曲线得到改善。血红蛋白、嗜酸球、血清蛋白及白血球吞噬能力、血清蛋白结合碘测定均有增加。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患者,针刺四缝后,发现血清钙、磷增高,碱性磷酸酶降低(《针灸临床经验辑要》)。
复习思考题
1.何谓小儿疳疾?发病原因是什么?
2.脾胃虚弱和感染的疳疾与症状有何不同?
3.简述脾胃虚弱疳疾的针灸治则、处方、方义和治法。
4.虫疾疳疾在针灸治疗上有哪些特点?一般选取哪些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