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参

骑马参,中药材名。本品为兰科舌唇兰属植物舌唇兰Platantherajaponica(Thumb.)Lindl.,以带根全草入药。夏季采挖,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润肺,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喘咳。
别名 水麦冬、龙爪参、阔叶长距兰。
药味
药性
归经 甘,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润肺,祛痰止咳。
主治 用于肺热咳嗽,喘咳。
骑马参
  • 骑马参
  • 骑马参
  • 骑马参
骑马参
拼音注音
Qí Mǎ Shēn
别名

水麦冬、龙爪参、阔叶长距兰

来源

兰科舌唇兰属植物舌唇兰Platanthera japonica (Thumb.) Lindl.,以带根全草入药。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润肺,祛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喘咳。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骑马参

功效作用

功能
润肺,祛痰止咳。
主治
用于肺热咳嗽,喘咳。
用法用量
3~5钱。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舌唇兰植株高35-70厘米。根状茎指状,肉质、近平展。茎粗壮,直立,无毛,具(3-)4-6枚叶。叶自下向上渐小,下部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成抱茎的鞘,上部叶片小,披针形,先端渐尖。总状花序长10-18厘米,具10-28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3-5毫米;子房细圆柱状,无毛,扭转,连花梗长2-2.5厘米;花大,白色;中萼片直立,卵形,舟状,长7-8毫米,宽5-6毫米,先端花瓣直立,线形,长6-7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线形,长1.3-1.5(-2)厘米,不分裂,肉质,先端钝;距下垂,细长,细圆筒状至丝状,长3-6厘米,弧曲,较子房长多;药室平行;药隔较宽,顶部稍凹陷;花粉团倒卵形,具细而长的柄和线状椭圆形的大粘盘;退化雄蕊显著;蕊喙矮,宽三角形,直立;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穴内。花期5-7月。钝或急尖,具3脉;侧萼片反折,斜卵形,长8-9毫米,宽4-5毫米,先端急尖,具3脉。
分布区域
分布于长江流域各地,广泛而零星,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3500m处的山坡林下或草丛中。
生长见习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繁殖方式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栽培技术

湿度

栽培基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舌唇兰的根就会腐烂,叶子变黄,严重的会死亡。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如浇水后水苔长期过湿,可把植株脱下,露在空气中,待植株稍干后再把植株重新栽培。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最好,也可以用喷雾器向叶面喷洒细雾,但要注意,不要将水雾喷到花朵上。春天是舌唇兰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应及时补水。

施肥

舌唇兰除了需要氮、磷、钾外,还需要其它元素,故宜选用养分全面的肥料,如兰花专用肥料、鱼肥、复合化肥等。春天一般施1000倍的液体肥料,开花时不施肥。花期过后,株基长出新根时才开始继续施用液体肥料,每7天1次。春末新叶长出后少量施用油渣和骨粉混合成的固体有机肥。夏季施1500-2000倍的液体肥,每7天1次。秋季继续施用1000倍的液体肥料,每7天1次,直到10月上旬为止。

移栽

对下叶掉落、生长衰退的舌唇兰均需移栽。通常2-3年移栽1次。在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施肥、灌水、新鲜水苔要经过一定时间浸泡或消毒,脱水至八成干后方能用于移栽使用。移栽时,将植株完好地拔出,但不要伤及根部。移栽后半个月内,要把舌唇兰放置在温度高的半阴处,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而是先喷1次杀菌剂。大约7天后,新根开始长出时,才可以用低浓度的肥水灌透1次,以后进行正常化管理。

病虫防治

舌唇兰属植物的防病工作是经常性的工作,如栽培环境通风良好,植料、空气湿度适宜,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百菌清、好生灵等药防病。灰霉病、炭疽病、白绢病等真菌性病害,可施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锌锰乃浦、炭疽立克等药剂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可施用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蓟马、介壳虫、螨类等,可喷速扑杀、氧化乐果等防治。蝶蛾幼虫喷万灵、敌敌畏、杀虫环等防治。

鞘锈菌

通常在叶的上下表面,较少在茎上出现凸起的小疱,内含黄色、橙色、锈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状孢子。锈病并不致命,叶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长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叶外,可用65%代森锌粉剂500-600倍液或含铜杀菌剂喷洒。

白绢病

多发生于霉雨季节。初发病时、叶基布满白色茵丝.导致根茎腐烂。防治方法:去掉带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剂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风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严重的病株要烧毁。

炭疽病

终年都有,高温多雨季节更为猖撅,而以建兰感染尤多。病斑先从叶尖向根茎处延伸,初为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许多干黑点,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积极改菩环境条件外,在发病期内,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治,每7-10天一次;然后再辅以1%等量式波尔多液,每半月一次,连续喷3-5次。

介壳虫

俗称“兰虱”。在高温多湿、空气流动不畅的情况下,繁殖最快。可于孵化期内用1%氧化乐果或1500倍50%马拉硫磺喷治。如盆数不多,亦可人工刷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