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奴

桃奴,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Batsch自落的幼果。具有止痛,止汗的功效。主治胃痛,疝痛,盗汗。
别名 气桃,瘪桃干,桃干,阴桃子,鬼髑髅,枭景,干桃,桃枭,桃奴
药味 苦,酸
药性
归经 肺经,肝经
分类 收涩药
产地 江苏,浙江,安徽等
功能 止痛,止汗。
主治 胃痛,疝痛,盗汗。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 桃奴
桃奴
拼音注音
Táo Nú
别名

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Prunus persica (L.)Batsch自落的幼果。夏初拣落地的幼果,晒干。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止痛,止汗。用于胃痛,疝痛,盗汗。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桃奴

功效作用

功能
止痛,止汗。
主治
胃痛,疝痛,盗汗。
用法用量
用量9-15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初拣落地的幼果,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蔷薇科植物桃。
形态特征
乔木,高3-8m;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cm,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cm;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cm,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分布区域
原产中国,各省区广泛栽培。世界各地均有栽植。
繁殖方式
以嫁接为主,也可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