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舌草

雀舌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石竹科雀舌草StellariaalsineGrimm.[S.uliginosaMurr.],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
别名 合掌草,跌水草,地耳草,蛇查口,七寸金,斑鸠窝,雀舌草
药味 苦,甘
药性
归经 胃经,肺经,肝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
功能 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
主治 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 雀舌草
雀舌草
拼音注音
Què Shé Cǎo
别名

滨繁缕从、石灰草、抽筋草

来源

石竹科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S. uliginosa Murr.],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东北、西南、华南。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雀舌草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散寒,续筋接骨,活血止痛,解毒。
主治
主治伤风感冒,风湿骨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骨折,蛇咬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鲜草适量捣烂敷。

植物学信息

分布区域
东北、西南、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