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油

鹈鹕油,中药名。为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philippensis Gmelin的脂肪。具有消痈肿,袪风湿,通经络的功效。主治痈疮肿毒,风湿腰腿痛。
别名 斑嘴鹈鹕、淘鹅油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痈肿,袪风湿,通经络。
主治 痈疮肿毒,风湿腰腿痛。
鹈鹕油
  • 鹈鹕油
  • 鹈鹕油
  • 鹈鹕油
鹈鹕油
拼音注音
Tí Hú Yóu
别名

斑嘴鹈鹕、淘鹅油

来源

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脂肪入药。

生境分布

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部地区。

炮制

鹈鹕油采制法:剥取脂肪,炼油,盛于嗉囊内贮存。放阴凉通风处。

功能主治

消痈肿,袪风湿,通经络。主治痈疮肿毒,风湿腰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匙;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鹈鹕油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痈肿,袪风湿,通经络。
主治
痈疮肿毒,风湿腰腿痛。
用法用量
每服1匙;外用适量。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
形态特征
斑嘴鹈鹕的体形比白鹈鹕和卷羽鹈鹕都小,体长为134-156cm,体重5kg以上。嘴长而粗,呈粉红的肉色,上下嘴的边缘具有一排蓝黑色的斑点,这也是它与卷羽鹈鹕的区别之一。虹膜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有不明显的褐色。喉囊的颜色也与白鹈鹕和卷羽鹈鹕不同,为紫色,脚为黑褐色。夏季的羽毛上体为淡银灰色,后颈的羽毛为淡褐色,较长而蓬松,像马鬃一样,到枕部则更为延伸,形成短的冠羽。飞羽主要为黑色,尖端色泽较淡。下体的羽毛为白色,腰部、两胁、肛周和尾下覆羽等处都缀有葡萄红色。冬季头部、颈部、背部的羽毛为白色;腰部、下背、两胁和尾下覆羽也是白色,但露出黑色的羽轴。翅膀和尾羽为褐色。下体均为淡褐色。
分布区域
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迁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