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子七

钮子七,中药材名。本品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大叶三七Panaxmajor(Burk.)Ting,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功能主治为:祛瘀生新,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别名 珠子参、大叶三七、竹节人参、扣子七、疙瘩七、盘七。
药味 苦、微甘
药性 微温
归经 苦、微甘,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瘀生新,止痛止血。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钮子七
  • 钮子七
  • 钮子七
  • 钮子七
钮子七
拼音注音
Niǔ Zǐ Qī
别名

珠子参、大叶三七、竹节人参、扣子七、疙瘩七、盘七

来源

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大叶三七Panax major (Burk.)Ting,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

苦、微甘,温。

功能主治

祛瘀生新,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细敷伤口。

备注

(1)钮子七的叶称为“参叶”或“七叶”,有生津止渴的功能。治暑热伤津,头晕,目眩。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钮子七

功效作用

功能
祛瘀生新,止痛止血。
主治
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胃痛;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研细敷伤口。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长,横走,节部膨大,呈串珠状。茎直立,单一,无毛。叶为掌状复叶,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5-7,倒卵状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且下延,边缘具细锐重锯齿,两面无毛或仅边缘具刚毛。伞形花序单个顶生,总花梗较叶长;苞片小,三角状披针形;花萼杯状,边缘具5个三角形小齿;花瓣5,黄绿色;雄蕊5;子房2室,花柱2。花期6-7月。
分布区域
我国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
生长环境
多生于阴坡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