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中药名。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mairei(Lemee.et LevI.)S.Y.Hu的种子。具有消食,杀虫,止泻,止血,抗癌的功效。主治食积,蛔虫。
别名 红豆杉、美丽红豆杉、海罗杉、紫杉
药味 味酸、涩
药性
归经 味酸、涩,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食,杀虫,止泻,止血,抗癌。
主治 食积,蛔虫。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南方红豆杉
拼音注音
Nán Fānɡ Hónɡ Dòu Shān
别名

海罗杉、美丽红豆杉

来源

红豆杉科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Rehd.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Cheng et L. K. Fu(T. speciosa Florin),以种子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功能主治

驱虫。主治食积,蛔虫病。

用法用量

3~6钱,炒热,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南方红豆杉

功效作用

功能
消食,杀虫,止泻,止血,抗癌。
主治
食积,蛔虫。
用法用量
内服煎剂:10-20g;或研末,作丸、散。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肠风下血:扁杉根20g,水煎服。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为红豆杉科植物南方红豆。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高达20m,胸径达1m。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状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2列。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1.5-2.5cm,宽2.5mm,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1胚珠,胚珠卵形、淡红色,直生。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6mm,直径5mm。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成杯状,浓红色,肉质,富浆汁。头1年形成花苞,第2年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分布区域
贵州海拔700m以上山区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疏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