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木

黄瑞木,中药名。为山茶科杨桐属植物黄瑞木Adinandra millettii(Hook.et Am.)的根及嫩叶。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衄血,尿血,传染性肝炎,腮腺炎,疖肿,蛇虫咬伤,癌肿。
别名 乌珠子、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
药味 味甘、微苦
药性
归经 味甘、微苦,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 衄血,尿血,传染性肝炎,腮腺炎,疖肿,蛇虫咬伤,癌肿。
黄瑞木
  • 黄瑞木
  • 黄瑞木
  • 黄瑞木
  • 黄瑞木
黄瑞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瑞木

别名

乌珠子、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

来源

山茶科红淡属植物毛药红淡Adinandra millettii (Hook. et Arn.) Benth. et Hook. f.,以根、嫩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嫩叶夏秋采,鲜用。

性味

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根:用于鼻衄睾丸炎,腮腺炎。

鲜叶:外用治疖肿,毒蛇咬伤,毒蜂螫伤。

用法用量

根0.5~1两。外用适量,根磨洗米水搽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瑞木

拼音注音
Huánɡ Ruì Mù
别名

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黄瑞木的根及嫩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dinandra millettii(Hook.et Arn.)Benth.et Hook.f.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嫩叶夏、秋采,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1200m的山地林荫处或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黄瑞木 灌木或小乔木,高约5m。嫩枝和顶芽疏生柔毛。单叶互生;叶具短柄;叶片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长4.5-9cm,宽2-3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边缘全缘,少有在上半部略有细牙齿,幼时有密集的柔毛,后变无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约2cm,有贴伏短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外面被贴伏短毛,边缘近于膜质,有细腺齿和睫毛;花冠裂片5,无毛;雄蕊约25枚,花药密生白色柔毛;子房上位,3室,有白色柔毛,花柱无毛。浆果近球形,直径7-8mm,有柔毛或近于无毛。种子细小,黑色,光亮。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解毒消肿。主衄血;尿血;传染性肝炎;腮腺炎;疖肿;蛇虫咬伤;癌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酌加。外用:适量,以鲜叶捣敷,或以根磨淘米水擦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黄瑞木

功效作用

功能
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主治
衄血,尿血,传染性肝炎,腮腺炎,疖肿,蛇虫咬伤,癌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酌加。外用:以鲜叶捣敷;或以根磨淘米水擦患处。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挖根,晒干或鲜用。夏、秋采嫩叶,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山茶科杨桐属植物黄瑞木。
形态特征
黄瑞木灌木或小乔木,高约5m。嫩枝和顶芽疏生柔毛。单叶互生;叶具短柄;叶片厚革质,长圆状椭圆形,长4.5-9cm,宽2-3cm,先端短尖,基部渐狭,边缘全缘,少有在上半部略有细牙齿,幼时有密集的柔毛,后变无毛。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长约2cm,有贴伏短毛,萼片5,卵状三角形,外面被贴伏短毛,边缘近于膜质,有细腺齿和睫毛;花冠裂片5,无毛;雄蕊约25枚,花药密生白色柔毛;子房上位,3室,有白色柔毛,花柱无毛。浆果近球形,直径7-8mm,有柔毛或近于无毛。种子细小,黑色,光亮。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1200m的山地林荫处或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