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树

海桐树,中药名。为海桐科海桐属植物花海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P.sahnianum Gowda】和光叶海桐P.glabratum Lindl.,以根、叶和种子入药。根: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叶:解毒,止血;子:涩肠固精。主治根: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骨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叶: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子:肠炎,白带,滑精。
别名 山枝条、山枝仁、山栀茶、柞木仁、满山香
药味 根:味苦、辛
药性
归经 根:味苦、辛,性温;子:味苦,性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根: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叶:解毒,止血;子:涩肠固精。
主治 根: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骨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叶: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子:肠炎,白带,滑精。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 海桐树
海桐树
拼音注音
Hǎi Tónɡ Shù
别名

山枝条、山枝仁[四川]、山栀茶[贵州]、柞木仁、满山香[广西]

来源

海桐科植物崖花海桐Pittosporum illicioides Makino和光叶海桐P. glabratum Lindl.,以根、叶种子入药。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随时可采,可鲜用。11月采果,晒至足干,使果皮脆硬,成棕褐色,击破果壳,筛取种子。

性味

根:苦、辛,温。

子:苦,寒。

功能主治

根:祛风活络,散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骨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

叶:解毒,止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

子:涩肠固精。用于肠炎,白带,滑精。

用法用量

根0.5~1两;子1.5~3钱;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海桐树

功效作用

功能
根: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叶:解毒,止血;子:涩肠固精。
主治
根: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骨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叶: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子:肠炎,白带,滑精。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随时可采,可鲜用。11月采果,晒至足干,使果皮脆硬,成棕褐色,击破果壳,筛取种子。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海桐科植物崖花海桐和光叶海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