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中药名。为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的尾状刺及其腹内道珠。鲎尾炭:止血。主治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粉:清热解毒。主治咽喉痛。
别名 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药味 鲎尾炭:味咸
药性
归经 鲎尾炭:味咸,性温;鲎珠:味涩,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鲎尾炭:止血。鲎珠:清热解毒。
主治

鲎尾炭:治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粉:治咽喉痛。

鲎
  • 鲎
  • 鲎
鲎
拼音注音
Hòu
别名

三刺鲎、鲎鱼、中国鲎、三叶虫、王蟹

来源

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洗净晒干。

性味

鲎尾炭:咸,温。

鲎珠:涩,凉。

功能主治

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

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

用法用量

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

鲎珠:1~2分,水冲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鲎

功效作用

功能

鲎尾炭:止血。鲎珠:清热解毒。

主治

鲎尾炭:治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粉:治咽喉痛。

用法用量

鲎尾炭:治肺结核咯血、胃出血,用量3-6g;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粉:治咽喉痛,用量0.3-0.6g,水冲服。

化学成分

鲎血液内含铜质(多食可能发生中毒现象)。

药理作用

鲎试剂对体内外内毒素有很强的中和或抑制作用,可抑制内毒素对家免的致死作用。鲨试剂对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有显著疗效。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肺结核咯血:鲎尾炭3-6g,冲温水送服。

2、胃出血:旱莲草、扁柏叶各30g,水煎后,加鲎尾炭6-9g冲服。

3、外伤出血:鲎尾炭适量,外敷患处。

附注

此种动物在古代的泥盆纪即出现,而且曾繁盛一时,到现代,它们的形态和古代所产者,并无任何改变,所以称为活化石。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捉后取鲎尾及腹内鲎珠,洗净晒干备用。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
形态特征
形态近似蟹类,最大者体长可达60cm以上。体由头胸部(前体部)及腹部(后体部)组成。前后两体部的背面皆覆以硬甲,其背面为凸形,腹面为凹形,体末端突出一长大而成剑形的尾状刺。尾刺能自由运动,当动物腹面向上、背部贴地时,常用此尾使身体翻转或撑起身体而跳跃。前体部背甲即头胸甲的背面,自其前缘至左右两侧缘成半圆形,两侧后端部向后突出成刺。又有正中线及纵走于左右两侧的隆起线,其上备有1-2个刺突起,正中线的前端有一对中央眼(单眼),隆起线的中央刺突起外侧,各有一个侧眼(复眼)。正中线与两侧隆起线的中间,各有1条纵沟。后体部背甲与头胸甲的交接处,有1关节,可使腹部稍向前屈曲。两侧缘呈锯齿状,左右各有可动关节的棘状突起6个。由头胸甲的腹面可见6对附属肢,第一对为螯肢,较小,其余5对较大,司步行及捕食。腹部的腹面生有6对附肢。雌雄异体,雌者较大。鲎的幼虫与三叶虫甚相似,故又称三叶虫。
分布区域
分布只限于南方,北自浙江宁波起,南至广东汕头,其中福建厦门一带以集美及刘五店的产量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