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根:咳嗽,小便不利,热病口渴,干血痨,带下。
芒茎:小便不利,虫兽咬伤。
芒花: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净,半身不遂。
芒气笋子:妊娠呕吐,精枯阳痿。
大巴尔生、马二杆、笆茅
禾本科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以花序、根状茎、气笋子(幼茎内有寄生虫者)入药。
全国各地。
甘,平。
花序:活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半身不遂。
根状茎:利尿,止渴。主治小便不利,热病口渴。
气笋子:调气、补肾、生津。主治妊娠呕吐,精枯阳萎。
花序1~2两;根状茎2~3两;气笋子5~7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芒
芒根:止咳,利尿,止渴,活血。
芒茎:清热利尿,解毒,散血。
芒花:活血通经。
芒气笋子:调气,补肾,生津。
芒根:咳嗽,小便不利,热病口渴,干血痨,带下。
芒茎:小便不利,虫兽咬伤。
芒花:月经不调,闭经,产后恶露不净,半身不遂。
芒气笋子:妊娠呕吐,精枯阳痿。
芒根:内服:煎汤,60-90g。
芒茎:内服:煎汤,3-6g。
芒花:内服:煎汤,30-60g。
芒气笋子:内服:煎汤,5-10g;或研末。
芒根: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忌服。”
芒茎:
本品无毒,可煎汤代茶常饮之。
芒茎:
茎含三酰甘油,酚酸,甾醇酯,游离甾醇,游离脂肪酸,蜡,n-石蜡,糖醇,单糖,双糖及多糖。
芒花:
花穗含黄酮糖苷:洋李苷和芒花苷等。
芒花: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芭芒花穗水提取物对小鼠IgE形成具有抑制作用,成分MSIS(一种不可透析成分,相对分子质量>50000D)对IgE形成有很强的抑制作用。MSIS腹腔注射或鼻腔内给药,对注射二硝基苯基,卵清蛋白抗原引起的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芒根:
1、《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淋症,女子带症。”
2、《国药提要》:“为利尿、止渴剂。”
3、《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小便不利,热病口渴。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气血,治妇女干病。”
芒茎:
1、《本草拾遗》:“主治人、畜为虎、狼等伤,恐毒入肉者。取茎杂葛根浓煮服之,亦取汁。”
2、《纲目》:“煮汁服,散血。”
3、《动植物民间药》:“利尿,解热,解毒。治风邪。”
芒花:
1、《草木便方》:“治产后恶露胀,月闭血竭,去瘀。”
2、《全国中草药汇编》:“活血通经。主治月经不调,半身不遂。”
芒气笋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调气,补肾,生津。主治妊娠呕吐,精枯阳痿。”
芒花:
治半身不遂:芒花序60-90g,瘪桃干30g。水煎,冲烧酒服,早晚各1次。(《浙江药用植物志》)
芒气笋子:
1、治肾虚阳痿:芒气笋子5-7个。水煎服;或烧存性,开水冲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妊娠呕吐:芒气笋子5-7个,猪肉适量。同煮熟,食肉服汤。(《浙江药用植物志》)
芒根:8-11月采收,晒干。
芒茎:7-10月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芒花:9-11月采收。
芒气笋子:6-8月采收,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