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柏

沙地柏,中药材名。为柏科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以枝叶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皮肤瘙痒。
别名 臭柏、阿尔叉
药味 味苦、辛
药性
归经 味苦、辛,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皮肤瘙痒。
沙地柏
  • 沙地柏
沙地柏
拼音注音
Shā Dì Bǎi
别名

臭柏、阿尔叉[蒙名]

来源

柏科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以枝叶入药。

生境分布

内蒙古、陕西。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祛风湿,活血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配方煎汤洗浴。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沙地柏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布氏杆菌病,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浴。内服:煎汤,9-15g。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枝叶,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柏科圆柏属沙地柏。
形态特征
匍匐灌木,高不及1m,稀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枝密集,枝皮灰褐色,裂成薄片;一年生枝的分枝圆柱形,径约1mm。叶二型:幼树上常为刺叶,长3-7mm,上面凹,下面拱圆,中部有长椭圆形或条状腺体;壮龄树上多为鳞叶,背面中部有椭圆形或长圆形;雌球花曲垂,或初期直立,随后俯垂。球果生于向下弯曲的小枝顶端,倒三角状球形或叉球形,长5-8mm,径5-9mm,熟时褐色、紫蓝色或黑色,稍有白粉。种子1-4(-5),多为2-3,微扁,长4-5mm,先端钝或微尖,有纵脊和树脂槽。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100-2800(-3300)m的多石山坡或针叶树、阔叶树林中,也生于沙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