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嘴

老鸦嘴,中药名。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Thunbergiagrandiflora(Roxb.exRottll.)Roxb.的根。具有祛风通络,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
别名 老贯筋,老牛筋,老鹳嘴,老鸦嘴,贯筋
药味 苦,辛
药性 平,微寒
归经 脾经,肾经,肝经
分类 祛风湿药
产地 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及湖北、湖南、四川等
功能 祛风通络,散瘀止痛。
主治 风湿痹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 老鸦嘴
老鸦嘴
别名

大青[广东]、大花老鸦嘴、老鸦杓

来源

爵床科山牵牛属植物大花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 (Roxb. ex Rottl.) Roxb.,以根皮、茎、叶入药。夏秋采根,刮去表皮,去掉木心,鲜用或晒干;同时收集剩下的茎叶,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消肿拔毒,排脓生肌,止痛。根皮: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茎、叶:蛇咬伤,疮疖。叶:治胃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老鸦嘴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通络,散瘀止痛。

主治
风湿痹痛,痛经,跌打肿痛,骨折,小儿麻痹后遗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汤洗患处。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药志》:“祛风,驳骨。治风湿,跌打。”

2、《广西本草选编》:“舒筋活络,散瘀消肿。治经期腹痛,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小儿麻痹后遗症,外伤出血。”

3、《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跌打损伤,骨折。”

4、《广西民族药简编》:“煎水服或浸酒服,治脱肛,子宫脱垂。”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稍肉质,长短不一,直径3-10mm,表面灰黄色,具明显纵皱纹,有的皮部横向断离出木部。质韧,内皮淡紫色,易与木部剥离。木部坚韧,黄棕色或黄白色,直径2-6mm。气微,味微甘。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
形态特征
缠绕木质藤本,茎粗壮,长达7m以上,单叶对生,阔卵形,具3-5条掌状脉,叶缘有缺刻或浅裂,两面粗糙,被毛,叶柄无翼,花大,腋生,数朵成下垂总状花序,叶状苞片2枚,初合生,后一侧开裂成佛焰状苞状,有微毛,花萼退化,花冠漏斗状,初开蓝色,以后色渐浅,末花时近白色。花期5-11月,蒴果下部近球形,上部具长喙,开裂时似乌鸦嘴。
分布区域
原产中国西南部至印度。
道地产区
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自产自销。
生长见习
喜温暖,不耐寒,喜光照,稍耐荫,喜湿润、通风处,宜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栽培技术
春季扦插繁殖,极易生根,雨季移植后翌年可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