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楠

大叶楠,中药名。为樟科植物大叶楠MachilusleptophyllaHand.-Mazz.的根。具有消肿解毒的功效。主治疮疖。
别名 尖箬肚(浙江),薄叶楠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肿解毒。
主治 疮疖。
大叶楠
  • 大叶楠
大叶楠
拼音注音
Dà Yè Nán
别名

华东楠

来源

樟科大叶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以入药。

生境分布

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广东、广西。

功能主治

消肿解毒。主治疮疖。

用法用量

外用鲜根适量,捣烂外敷,或用根磨汁外擦。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叶楠

功效作用

功能
消肿解毒。
主治
疮疖。
用法用量
外用鲜根适量,捣烂外敷,或用根磨汁外擦。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掌心生疮(俗称蟹脐):根加米饭汤和盐卤,置粗钵内磨成浆糊状敷患处。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冬季均可采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樟科植物大叶楠。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8m。小枝粗壮,暗棕褐色,无毛。叶互生,近革质,倒卵状椭圆形,长12-24cm,宽3.5-7cm,基部狭楔形或楔形,顶端短渐尖或长渐尖成尾状,全缘,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苍白色,初时被银白色绢毛,于叶脉处较密,后渐脱落变光滑,中脉在表面凹陷、背面隆起,羽状侧脉14-20对,在两面均微隆起,略带红色,具细微的网脉;叶柄长1-8cm,上部有浅沟相,无毛。花两性,黄绿色,腋生圆锥花序,花被6深裂,雄蕊9枚,花药4室;雌蕊1枚,子房近球形。浆果球形,直径约1cm,具向外反折的宿存花被。
分布区域
产我国长江以南至南部各省;江西南北丘陵山地有分布。
生长环境
多生于山坡、山谷、溪沟常绿阔叶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