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树

朴树,中药名。为榆科朴属植物朴树Celtis tetrandra Roxb.subsp.sinensis(Pers.)Y.C.Tang的树皮、根皮、果实、叶。树皮:祛风透疹,消食化滞。主治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根皮:祛风透疹,消食止泻。主治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食积泻痢。果实:清热利咽。叶:清热,凉血,解毒。主治漆疮,荨麻疹。
别名 拨树、千粒树、朴榆、桑仔、朴子树、小叶牛筋树、沙朴
药味 根皮:味苦、辛
药性
归经 根皮:味苦、辛,性平;果实:味苦、涩,性平;叶:味微苦,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树皮:祛风透疹,消食化滞。</p><p>根皮:祛风透疹,消食止泻。</p><p>果实:清热利咽。</p><p>叶: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树皮: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

根皮: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食积泻痢。

叶:漆疮,荨麻疹。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 朴树
朴树
拼音注音
Pò Shù
别名

小叶牛筋树

来源

榆科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以根皮、树皮、叶入药。

生境分布

华南、华东各省。

功能主治

主治腰痛。外用治漆疮。

用法用量

鲜根皮(或树皮)4~5两,鲜苦参2~3两,水煎冲黄酒服,早晚各1次。外用叶捣汁涂。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朴树

功效作用

功能

树皮:祛风透疹,消食化滞。

根皮:祛风透疹,消食止泻。

果实:清热利咽。

叶: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树皮: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

根皮:麻疹透发不畅,消化不良,食积泻痢。

叶:漆疮,荨麻疹。

用法用量

树皮:内服:煎汤,15-60g。

根皮: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捣敷。

果实:内服:煎汤,3-6g。

叶:外用:鲜品捣敷;或捣烂取汁涂敷。
禁忌

果实:孕妇忌服。

化学成分

树皮含生物碱及皂苷。

相关论述

树皮:

1、《浙江药用植物志》:“祛风透疹,健脾活血。主治麻疹,消化不良,腰痛。”

2、《中国药用植物图鉴》:“调经,治麻疹。”

根皮:

1、《浙江药用植物志》:“祛风透疹,健脾活血。主治麻疹,消化不良,腰痛。”

2、《广西本草选编》:“散瘀止泻。”

3、福建药物志》:“清热凉血。治月经不调,白带,疝气。”

叶:

1、《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叶汁可治漆疮。”

2、《福建药物志》:“清热凉血,治漆过敏。”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腰痛:(朴)树皮120-150g,苦参60-90g。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空腹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2、治感冒风寒,咳嗽声哑:(朴树)果6g。水煎服。

3、治痔疮下血,食滞腹泻,久痢不止:(朴树)根皮30g。水煎,调姜汁少许服。《广西本草选编》)

4、治跌打扭伤:(朴树)鲜根皮捣烂外敷,或取根皮30-60g炖瘦猪肉服。(《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树皮:5-9月采剥,切片,晒干。

根皮:7-10月采收,刮去粗皮,鲜用或晒干。

果实:11-12月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叶:5-7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树皮:呈板块状,表面棕灰色,粗糙而不开裂,有白色皮孔;内表面棕褐色。气微,味淡。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榆科朴属植物朴树。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平滑;一年生枝密被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叶片革质,通常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偏斜,中部以上边缘有浅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沿脉及脉腋疏被毛;基出3脉。花杂性,同株,1-3朵,生于当年枝的叶腋,黄绿色,花被片4,被毛,雄蕊4,柱头2。核果单生或2个并生,近球形,熟时红褐色;果核有凹陷和棱脊。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贵州、陕西、台湾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沟、丘陵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