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花

蚌花,中药名。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Rhoeodiscolor(L’Herit.)Hance的花。具有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
别名 蚌兰花、紫万年青花、荷包兰、蚌兰衣、菱角花、红蚌兰花
药味 味甘、淡
药性
归经 味甘、淡,性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
主治

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

蚌花
  • 蚌花
  • 蚌花
  • 蚌花
  • 蚌花
  • 蚌花
  • 蚌花
  • 蚌花
蚌花
拼音注音
Bànɡ Huā
来源

鸭跖草科紫万年青属植物紫万年青Rhoeo discolor (L’Her.) Hance,以花叶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或将花蒸约10分钟,晒干。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凉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百日咳,淋巴结结核,痢疾,便血。

用法用量

鲜叶1~2两,或干花20~30朵。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蚌花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化痰,凉血止血,解毒止痢。

主治

肺热咳喘,百日咳,咯血,鼻衄,血痢,便血,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化学成分

花药中含多糖,酸性多糖,淀粉,愈创葡聚糖,果胶。

相关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便血,咳血,和猪肉煮汤服之;治血痢,则煎水饮之。”

2、《广东中药》:“止咳,去痰火、衄血。主治痨伤吐血,肺燥热咳,小儿生积,痰火核。“配寮刁竹,治脾肿大。腹胀宜加陈皮少许。”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肺化痰,凉血止痢。主治感冒咳嗽,咳痰带血,百日咳,鼻衄,菌痢。”

4、《广西中草药》:“凉血解毒,化痰止咳。主治菌痢,便血,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鼻衄。”

5、《香港中草药》:“清热润肺。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肺热咳嗽,咯血:紫万年青15g,麦冬15g,黄芩9g,百部9g,石枣子12g,竹林霄12g,甘草6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2、治急性支气管炎:蚌花9g。如适量冰糖炖服。(《香港中草药》)

3、治便血:紫万年青花15g,猪直肠适量。水煎,饭前服。(《福建药物志》)

4、治湿热泻痢:紫万年青30g,马齿苋30g,车前草15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摘,晒干,或蒸10min后再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茎较粗壮,肉质。节密生,不分枝。叶基生,密集覆瓦状,无柄;叶片披针形或舌状披针形,长10-30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扩大成鞘状抱茎,上面暗绿色,下面紫色。聚伞花序生于叶的基部,大部藏于叶内;苞片2,蚌壳状,大而扁,长3-4m,淡紫色,包围花序,花多而小,白色;萼片3,长圆状披针形,分离,花瓣状;花瓣3,分离,卵圆形;雄蕊6,花丝被长毛;子房3室。蒴果2-3室,室背开裂。花期5-7月。
分布区域
人工栽培于庭园、花圃。我国南方各地可露天种植,其他地区多温室栽培。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荫环境,不耐寒。宜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
繁殖方式
常用扦插和分株繁殖法。
栽培技术
1、扦插繁殖:春季,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截取长15-20cm的母株主茎扦植。2、分株繁殖:春季,挖取母株,分成带根的分株数蔸,按行株距50cm×40cm开穴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