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藤

鲫鱼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萝藦科鲫鱼藤SecamonelanceolataBlume,以花、叶入药。功能主治为:主治瘰疬。
别名 黄花藤。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主治瘰疬。
主治 主治瘰疬。
鲫鱼藤
  • 鲫鱼藤
鲫鱼藤
别名

黄花藤

来源

萝藦科鲫鱼藤Secamone lanceolata Blume,以花、叶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

主治瘰疬。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鲫鱼藤

功效作用

主治
主治瘰疬。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藤状灌木,高约2米,具乳汁,除花序外全株无毛;枝土灰色,直径3毫米。叶纸质,有透明腺点,椭圆形,长4-7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尾状渐尖,基部楔形;侧脉不明显;叶柄长3毫米。聚伞花序腋生,着花多朵;花序梗曲折,两叉,长6厘米,被柔毛;花梗长3毫米,被柔毛;花小;花萼裂片卵圆形,外面被柔毛,花萼内面基部具有腺体;花冠黄色,辐状,花冠筒短,裂片长圆形;雄蕊上的副花冠5裂,裂片长圆状镰刀形,向外伸出;花药顶端具有膜片;花粉块每室2个,相邻2室的4个花粉块连结在着粉腺上;子房无毛,心皮离生,胚珠每室多个,柱头长圆状,伸出花药顶端膜片之外。蓇葖广歧,披针形,基部膨大,长5-7厘米,直径1厘米,无毛;种子褐色,顶端截平,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3厘米。花期7-8月,果期10月-翌年1月。
分布区域
产于云南、广西和广东等省区。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柬埔寨等。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下山谷疏林中,攀援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