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毛娃儿藤

绵毛娃儿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萝藦科通脉丹TylophoramollissimaWight,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全叶:治哮喘。根:清肺热,止咳。
别名 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根:清肺热,止咳。
主治 全叶:治哮喘。
绵毛娃儿藤
  • 绵毛娃儿藤
  • 绵毛娃儿藤
  • 绵毛娃儿藤
  • 绵毛娃儿藤
  • 绵毛娃儿藤
绵毛娃儿藤
别名

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

来源

萝藦科棉毛娃儿藤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广东、广西。

功能主治

全叶:治哮喘。

根:清肺热,止咳。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绵毛娃儿藤

功效作用

功能
根:清肺热,止咳。
主治
全叶:治哮喘。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柔弱缠绕藤本;茎、叶柄、叶的两面、花序梗及花梗均被黄锈色长软毛。叶卵圆状长圆形,长2.5-5.5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急尖,具短尖头,基部近心形;侧脉不明显,每边约4条;叶柄长0.5-1厘米。聚伞花序腋生,着花数朵;花序梗与叶等长或比叶为短;花小,浅绿色,直径约5毫米;花萼外面被柔毛,内面基部有5枚腺体;花冠辐状,裂片长圆形,外面无毛,内面有微毛;副花冠裂片卵圆形,贴生在合蕊冠上,背面隆肿,顶端高达花药一半;花粉块每室1个,圆球形,平展;花药顶端有圆形薄膜;心皮离生,无毛;柱头五角状,顶端凸起。蓇葖双生,成160°叉开,披针状,长4.5厘米,直径5毫米,顶端具长尾尖,末端弯,无毛;种子长圆形,有边缘,长5毫米,宽2毫米,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厘米。花期5-8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广东、广西。分布于印度。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500米以下山地疏密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