窿缘小叶桉

窿缘小叶桉,中药材名。本品为桃金娘科窿缘小叶桉EucalyptusexsertF.V.Muell.,以叶入药。功能主治为:主治风湿及皮肤病,煎水洗;并用作引赤防腐药。又作农药及灭蛆、孑孓用药。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
别名 露缘桉、风吹柳。
药味 辛、苦
药性
归经 辛、苦,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主治风湿及皮肤病,煎水洗;并用作引赤防腐药。又作农药及灭蛆、孑孓用药。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
主治 主治风湿及皮肤病,煎水洗;并用作引赤防腐药。又作农药及灭蛆、孑孓用药。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
窿缘小叶桉
  • 窿缘小叶桉
窿缘小叶桉
拼音注音
Lónɡ Yuán Xiǎo Yè ān
别名

露缘桉、风吹柳

来源

桃金娘科窿缘小叶桉Eucalyptus exsert F. V. Muell.,以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辛、苦,温。

功能主治

主治风湿及皮肤病,煎水洗;

并用作引赤防腐药。又作农药及灭蛆、孑孓用药。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窿缘小叶桉

功效作用

主治
主治风湿及皮肤病,煎水洗;并用作引赤防腐药。又作农药及灭蛆、孑孓用药。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
用法用量
外用:30-60克,捣敷。或水煎洗。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乔木,高10米以上。树皮灰褐色,粗糙而有裂纹,常呈片状脱落。叶狭披针形,长8~15厘米,有时更长,稍呈镰状而渐尖,下部的常卵形,稍厚,侧脉多数,边脉稍离叶缘。伞形花序腋生或侧生,有花3~8朵;萼筒半球形,宽约4毫米,帽状体半球形或圆锥状,长约为萼筒的3~4倍,渐尖;雄蕊多数,长约6毫米或更长,花药卵形。蒴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果缘阔而高,突起,几成圆锥状,果瓣突出。花期秋、冬。
分布区域
广西。
繁殖方式
用播种、嫁接、扦插和茎尖组织培养等方法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