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汤子

饭汤子,中药材名。本品为忍冬科饭汤子ViburnumsetigerumHance,以果实、根入药。功能主治为:果:健脾。主治脾胃虚弱,胃纳呆钝。饭汤子果、山楂根、仙鹤草、六月雪、珍珠菜各5钱,白术4钱,水煎服。根:破血通经,止血。
别名 跑路杆子、水茶子。
药味 根:微苦。
药性 根:微
归经 根:微苦。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果:健脾。根:破血通经,止血。
主治 果:主治脾胃虚弱,胃纳呆钝。饭汤子果、山楂根、仙鹤草、六月雪、珍珠菜各5钱,白术4钱,水煎服。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 饭汤子
饭汤子
别名

跑路杆子、水茶子

来源

忍冬科饭汤子Viburnum setigerum Hance,以果实、根入药。

生境分布

华东、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性味

根:微苦。

功能主治

果:健脾。主治脾胃虚弱,胃纳呆钝。饭汤子果、山楂根、仙鹤草、六月雪、珍珠菜各5钱,白术4钱,水煎服。

根:破血通经,止血。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饭汤子

功效作用

功能
果:健脾。根:破血通经,止血。
主治
果:主治脾胃虚弱,胃纳呆钝。饭汤子果、山楂根、仙鹤草、六月雪、珍珠菜各5钱,白术4钱,水煎服。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3米;幼枝无毛,小枝淡黄色,后为灰褐色,冬芽长达6毫米,具2对外鳞片,最外一对长为冬芽之半至2/3。叶卵状矩圆形,长7-12厘米,顶端渐尖,下面近基部两侧有少数腺体;侧脉6-8对,近平行而直,伸达齿端。花序复伞形状,直径2.5-3.5厘米;萼筒长约1.5毫米,萼檐具5微齿;花冠白色,长约2.5毫米,辐状,裂片长于花冠筒;雄蕊5,长为花冠之半至等长。核果球状卵形,红色;核扁,长8-10毫米,凹凸不平。
分布区域
华东、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生长环境
生林下或灌丛中,海拔800-1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