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花

荠菜花,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菜Capsellaebursa-pastoris(L.)Medic.的花序。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之功效。主治崩漏,尿血,吐血,咯血,衄血,小儿乳积,痢疾,赤白带下。
别名 荠花《植物名实图考》,地米花《贵州民间方药集》。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性凉。入肝、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主治 崩漏,尿血,吐血,咯血,衄血,小儿乳积,痢疾,赤白带下。
荠菜花
  • 荠菜花
  • 荠菜花
  • 荠菜花
  • 荠菜花
荠菜花

《中药大辞典》:荠菜花

拼音注音
Jì Cài Huā
别名

地米花(《贵州民间方药集》)。

出处

《履巉岩本草》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花序

性味

《履巉岩本草》:"性暖,无毒。"

功能主治

治痢疾,崩漏。

①《日华子本草》:"阴干,研末,枣汤日服二钱,治久痢。"

②《植物名实图考》:"能消小儿乳积;烧灰治红白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

治崩漏:鲜荠菜花一两,煎水服;或配丹参二钱,当归四钱,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荠菜花

拼音注音
Jì Cài Huā
别名

荠花、地米花。

英文名
Flower of Shepherdspurse
出处

出自《履巉岩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Capsellae bursa-pastoris(L.)Medic.的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sellae bursapastoris (L.)Medic.

采收和储藏:4-5月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

原形态

荠菜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被外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项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均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总状花序轴较细,鲜品绿色,干品黄绿色;小花梗纤细,易断;花小,直径约2.5mm,花瓣4片,白色或淡黄棕色;花序轴下部常有小倒三角形的角果,绿色或黄绿色,长5-8mm,宽4-6mm。气微清香,味淡。

归经

大肠经

性味

甘;凉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主痢疾;崩漏;尿血;叶血;咯血;衄血;小儿乳积;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

复方

治崩漏:鲜荠菜花一两,煎水服;或配丹参二钱,当归四钱,煎水服,(江西《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日华子本草》:阴干,研末,枣汤日服二钱,治久痢。

2.《植物名实图考》:能消小儿乳积;烧灰治红白痢。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荠菜花

功效作用

功能
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主治
崩漏,尿血,吐血,咯血,衄血,小儿乳积,痢疾,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
相关论述
《植物名实图考》:“能消小儿乳积,烧灰治红白痢。”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久痢,(荠菜花)阴干研末,枣汤日服二钱。(《纲目》引《日华子》)

2、治崩漏,鲜荠菜花30g,水煎服;或配丹参6g,当归12g。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3、治吐血,咯血,鼻出血,齿龈出血,荠菜花、白芨各15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高血压,眼底出血,荠菜花15g,墨旱莲12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5、预防流感,荠菜花30g,水煎代茶,可隔日或3d服1次,连服2-3星期。(《饮食治疗指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5月采收,晒干。
炮制方法
取原药材,抢水洗净,切段,干燥。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1、药材性状:总状花序轴较细,鲜品绿色,干品黄绿色;小花梗纤细,易断;花小,直径约2.5mm,花瓣4片,白色或淡黄棕色;花序轴下部常有小倒三角形的角果,绿色或黄绿色,长5-8mm,宽4-6mm。气微清香,味淡。

2、饮片性状:参见药材性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十字花科荠属植物荠菜。
形态特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0-50cm。茎直立,有分枝,稍有分枝毛或单毛。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具长叶柄,达5-40mm;叶片大头羽状分裂,长可达12cm,宽可达2.5cm,顶生裂片较大,卵形至长卵形,长5-30mm,侧生者宽2-20mm,裂片3-8对,较小,狭长,呈圆形至卵形,先端渐尖,浅裂或具有不规则粗锯齿;茎生叶狭披针形,长1-2cm,宽2-15mm,基部箭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两面有细毛或无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果期延长达20cm;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匙形或卵形,长2-3mm,有短爪。短角果倒卵状三角形或倒心状三角形,长5-8mm,宽4-7mm,扁平,无毛,先端稍凹,裂瓣具网脉,花柱长约0.5mm。种子2行,呈椭圆形,浅褐色。花、果期4-6月。
生长环境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